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6593发布日期:2020-08-18 20:10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液制备领域,特别涉及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消毒剂,通常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来获得。电解法制备次氯酸钠过程会产生氢气,而氢气为可燃性气体,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后,存在爆炸的风险。请参考图1,传统的次氯酸钠制备过程中,次氯酸钠发生器100电解产生的气液混合物被输送到次氯酸钠储液罐200,通过排氢风机300向次氯酸钠储液罐200中通入空气稀释次氯酸钠储液罐200内的氢气以达到排放标准,然后进行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是仅仅针对次氯酸钠储液罐内的氢气进行了稀释和排放,却无法处理电解过程中可能向车间泄露的氢气,无法做到对次氯酸钠制备全过程进行排氢。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改善次氯酸钠制备装置的排氢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该装置包括箱体、次氯酸钠电解槽、排氢罐、进液管、输液管、出液管、输气管、排气管以及空气供应系统,箱体形成了密封的空间,该空间内设有次氯酸钠电解槽和排氢罐,进液管、次氯酸钠电解槽、输液管、排氢罐和出液管依次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延伸至箱体外,排气管的一端与排氢罐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外,输气管将排氢罐与空间连通,空气供应系统用于向空间内提供空气。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原料氯化钠溶液从进液管进入该装置,产物次氯酸钠溶液从出液管输出该装置,电解等中间过程在密封的箱体中进行,对于次氯酸钠电解槽制备次氯酸钠过程产生的可能进入箱体内的氢气被密封在箱体中,避免了氢气直接进入车间环境,提高了安全性。氢气在箱体内被空气供应系统所提供的空气稀释,并通过输气管进入排氢罐,随后从排气管被排放。

在某些实施方式,出液管连接于排氢罐的底部。有利于次氯酸钠溶液从出液管输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排气管连接于排氢罐的顶部。有利于空气从排气管排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输气管连接于排氢罐的顶部。有利于空气进入排氢罐。

在某些实施方式,空气供应系统包括风机,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延伸至空间。风机用于向空间内引入空气。风机吹出的风通过进气管导入到空间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输气管的入口位于排氢罐的下方。氢气密度小,将输气管的入口设置在低位可防止氢气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次氯酸钠制备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公开提供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请参考图2,该装置包括箱体1、次氯酸钠电解槽2、排氢罐3、进液管4、输液管5、出液管6、输气管7、排气管8以及空气供应系统。箱体1形成了密封的空间101,该空间101内设有次氯酸钠电解槽2和排氢罐3。进液管4、次氯酸钠电解槽2、输液管5、排氢罐3和出液管6依次连通,形成了钠盐溶液的流动通路。进液管4和出液管6分别延伸至箱体1外。排气管8的一端与排氢罐3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输气管7将排氢罐3与空间101连通。空气供应系统用于向空间101内提供空气。具体而言,进液管4的一端与次氯酸钠电解槽2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形成进液管4的进口端,该进口端用于连接外部的氯化钠溶液管路,进液管4与箱体1接驳位置密封;出液管6一端与排氢罐3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形成出液管6的出口端,该出口端连接外部的次氯酸钠溶液输送管道,出液管6与箱体1接驳位置密封;排气管8的一端与排氢罐3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箱体1外,且排气管8与箱体1接驳位置密封。

原料氯化钠溶液从进液管4进入次氯酸钠电解槽2,电解后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氢气的液气混合物通过输液管5进入排氢罐3。排氢罐3内的空间分为两部分,分别被次氯酸钠溶液和位于次氯酸钠溶液液面上方的空气所占据。当气液混合物进入排氢罐3后,氢气扩散到次氯酸钠溶液液面上方,产物次氯酸钠溶液可从出液管6排出。空气供应系统连续向空间101内输送空气,空间101内的气压大于排氢罐3气压,空间101内的空气通过输气管7进入排氢罐3而稀释排氢罐3内的氢气浓度,使排氢罐3内氢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排氢罐3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8排出,其中排气管8可连接外部管道,通过该外部管道将含氢空气高空排放。

原料氯化钠溶液从进液管4进入,产物次氯酸钠溶液从出液管6输出,电解等中间过程在密封的箱体1中进行,对于次氯酸钠电解槽2制备次氯酸钠过程产生的可能进入空间101的氢气被密封在空间101中,避免了氢气直接进入车间环境,提高了安全性。空气供应系统置换空间101内的空气,氢气在空间101内被空气稀释,并通过输气管7进入排氢罐3,随后从排气管8排放。

出液管6与排氢罐3连接位置低于排氢罐3内次氯酸钠溶液液面,排气管8与排氢罐3连接位置高于排氢罐3内次氯酸钠溶液液面。优选地,出液管6连接于排氢罐3的底部,排气管8连接于排氢罐3的顶部,便于次氯酸钠溶液和空气的排出。输气管7连接于排氢罐3的顶部,空气进入排氢罐3后与排氢罐3内的气体混合,迅速从排气管8排出。输气管7的入口位于排氢罐3的下方,因为氢气的密度小,输气管7的入口位于下方,可防止氢气倒流。

空气输送系统包括一风机9。风机9用于向空间101内引入空气。举例而言,风机9设置在箱体1外部,例如固定在箱体1的顶部,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进气管10,进气管10延伸至空间101内,风机9吹出的风通过进气管10导入到空间101。进气管10与箱体1接驳位置密封,防止气体泄漏。优选地,进气管10的出口与输气管7入口之间保留较大距离,有利于从进气管10新进的空气与空间101内的空气混合后再进入输气管7,避免了空气进入空间101后很快进入输气管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次氯酸钠电解槽、排氢罐、进液管、输液管、出液管、输气管、排气管以及空气供应系统;

所述箱体形成了密封的空间,该空间内设有次氯酸钠电解槽和排氢罐;

所述进液管、次氯酸钠电解槽、输液管、排氢罐和出液管依次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延伸至箱体外;

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排氢罐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外,输气管将排氢罐与空间连通;

所述空气供应系统用于向空间内提供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出液管与排氢罐连接位置低于排氢罐内次氯酸钠溶液液面,排气管与排氢罐连接位置高于排氢罐内次氯酸钠溶液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连接于所述排氢罐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排氢罐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连接于所述排氢罐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系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进气管,进气管延伸至所述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的入口位于排氢罐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全流程排氢的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该装置包括箱体、次氯酸钠电解槽、排氢罐、进液管、输液管、出液管、输气管、排气管以及空气供应系统,箱体形成了密封的空间,该空间内设有次氯酸钠电解槽和排氢罐,进液管、次氯酸钠电解槽、输液管、排氢罐和出液管依次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延伸至箱体外,排气管的一端与排氢罐连通,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外,输气管将排氢罐与空间连通,空气供应系统用于向空间内提供空气。原料氯化钠溶液从进液管进入,产物次氯酸钠溶液从出液管输出,电解等中间过程在密封的箱体中进行,空气供应系统不断置换箱体内的空气,实现了全流程排氢。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李建华;崔向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合利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