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0619发布日期:2021-11-29 19:5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银电解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目前银电解下放料槽多采用不同厚度塑料板材拼接而成,主要通过加热塑料焊条焊接的方式形成整体电解槽装置,对工人的焊接水平要求较高,焊接不均、未焊接等问题时有发生。每个槽体板材数量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槽内部很多部位人员操作难度较大,耗费大量的人员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解决了在工业生产中,目前银电解下放料槽多采用不同厚度塑料板材拼接而成,主要通过加热塑料焊条焊接的方式形成整体电解槽装置,对工人的焊接水平要求较高,焊接不均、未焊接等问题时有发生。每个槽体板材数量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槽内部很多部位人员操作难度较大,耗费大量的人员和时间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外侧壁套设有上端与槽体外侧壁封闭,下端与放料口之间不封闭的支撑板,所述槽体下端开设有放料口,上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的支撑板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支撑板和槽体之间相通的数组溢流口,所述的槽体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数组阴极板槽,所述的槽体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阴极板槽对应的阳极板槽。
5.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左右横向间隔设有数组烟气孔。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一、通过使用本发明来提高下放料银电解槽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量,增加系统强度,减少漏液情况发生;
8.二、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便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2.附图标记:1、槽体;2、支撑板;3、放料口;4、进液口;5、溢流口;6、阴极板槽;7、阳极板槽;8、烟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

3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
为参考。
14.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15.实施例一,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外侧壁套设有上端与槽体1外侧壁封闭,下端与放料口3之间不封闭的支撑板2,所述槽体1下端开设有放料口3,上端开设有进液口4,所述的支撑板2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支撑板2和槽体1之间相通的数组溢流口5,所述的槽体1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数组阴极板槽6,所述的槽体1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阴极板槽6对应的阳极板槽7。
16.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本装置包括槽体1、支撑板2、放料口3、溢流口5,采用注塑法一次成型,材料均匀,质量可靠,将阳极板、阴极板放入到阳极板槽7阴极板槽6中,利用循环泵将存电解液槽中的电解液存放到槽体1,现将下端的放料口3连接阀门,使其关闭,一边从进液口4进入槽体1内,电解液到达溢流口5位置时,从支撑板2和槽体1之间相通的数组溢流口5中流出槽体1外的存电解液槽中,在利用循环泵进入到槽体1中,进行循环,当电解完成后,在打开阀门将溢流口5以下的电解液放出,最终获取银。
17.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支撑板2前后横向间隔设有数组烟气孔8。
18.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利用支撑板2左右横向间隔设有数组烟气孔8方便槽体内外烟气流通收集。
19.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外侧壁套设有上端与槽体(1)外侧壁封闭,下端与放料口(3)之间不封闭的支撑板(2),所述槽体(1)下端开设有放料口(3),上端开设有进液口(4),所述的支撑板(2)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支撑板(2)和槽体(1)之间相通的数组溢流口(5),所述的槽体(1)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数组阴极板槽(6),所述的槽体(1)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阴极板槽(6)对应的阳极板槽(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前后横向间隔设有数组烟气孔(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银电解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在工业生产中,一种注塑成型下放料银电解装置,包括槽体,槽体外侧壁套设有上端与槽体外侧壁封闭,下端与放料口之间不封闭的支撑板,槽体下端开设有放料口,上端开设有进液口,支撑板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支撑板和槽体之间相通的数组溢流口,槽体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数组阴极板槽,槽体左右两内侧壁纵向间隔开设有与阴极板槽对应的阳极板槽。有与阴极板槽对应的阳极板槽。有与阴极板槽对应的阳极板槽。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展 衡振平 马帅 芦美堂 宋锦科 臧建超 王子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