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9492发布日期:2022-05-07 14:1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刚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


背景技术:

2.电镀金刚石线是以钢丝线为基体,金刚石微粉为磨料,通过电沉积工艺制得的一种线切工具,刚线主要用于晶体硅、蓝宝石、精密陶瓷等高硬脆材料的切割加工,电镀金刚石线切割锋利、污染少、节能环保等优点推动了其大规模量化生产,进而推动了生产设备的技术革新和升级换代。上砂设备是电镀金刚石线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能否快速均匀、持续稳定的完成上砂任务,是衡量电镀金刚石线设备优劣的重要指标。现有的加砂完全采用人工方式,每隔0.25~1小时加砂一次,劳动强度高且容易引起上砂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实现了自动加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砂的均匀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混砂桶、蠕动泵、上砂桶、上液泵、回液槽和上液槽,所述混砂桶内设有搅拌器,且混砂桶通过加砂软管和蠕动泵与上砂桶连接,上砂桶通过回液槽与上液槽连接,上液槽与上液泵连接,上液泵还分别通过上砂桶上进液管和上砂桶下进液管与上砂桶连接,上砂桶的下端设有下导电钢轮,上端设有上导电钢轮。
6.优选地,所述上砂桶内设有加砂管和三根及以上的呈圆形分布的钛管。
7.优选地,所述上液泵还通过镀液上液管和镀液上液软管与加砂管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上砂桶通过上砂桶溢流管与回液槽连接,回液槽通过回液管与上液槽连接。
9.优选地,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电机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蠕动泵加砂,提高了加砂的均匀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且提高了金刚线上砂均匀性,避免微粉堆积聚团,提高电镀质量,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12.2、镀液循环保证镀液性质和温度的稳定,保证砂的活性;
13.3、电机搅拌装置保证砂的均匀性,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加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砂的均匀性,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砂桶的剖面示意图。
18.图中:1、搅拌电机;2、搅拌电机支架;3、搅拌器;4、混砂桶;5、加砂软管;6、蠕动泵;7、上砂桶盖;8、加砂管;9、钛管;10、上砂桶;11、上砂桶溢流管;12、上砂桶上进液管;13、大锥体压板;14、大锥体支撑板;15、大锥体;16、镀液上液管;17、镀液上液软管;21、下导电钢轮;22、上导电钢轮;23、上液泵;24、上液槽出液管;25、万向冷却管;26、上砂桶下进液管;27、金刚线基体;28、机架;29、回液槽;30、回液管;31、上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2所示,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包括机架28,所述机架28上设有混砂桶4、蠕动泵6、上砂桶10、上液泵23、回液槽29和上液槽31,上砂桶10通过大锥体压板13和大锥体支撑板14安装在机架28上,所述混砂桶4内设有搅拌器3,且混砂桶4通过加砂软管5和蠕动泵6与上砂桶10连接,上砂桶10通过回液槽29与上液槽31连接,上液槽31通过上液槽出液管24与上液泵23连接,上液泵23还分别通过上砂桶上进液管12和上砂桶下进液管26与上砂桶10连接,上砂桶10的下端设有下导电钢轮21,上端设有上导电钢轮22。上导电钢轮22、上砂桶10和下导电钢轮21在同一条直线上。上砂桶10中充满镀液,镀液中悬浮着均匀分布的金刚石微粉,金刚线基体27绕过下导电钢轮21和上导电钢轮22,由下而上穿过上砂桶10,且上砂桶10的材料为透明亚克力材料。
22.实施例2:
23.如图3所示,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所述上砂桶10内设有加砂管8和三根及以上的呈圆形分布的钛管9,钛管9通过上砂桶盖7安装在上砂桶10内,钛管9内装满镀镍用的镍珠,钛管9连接电源正极,下导电钢轮21和上导电钢轮22并联后连接电源负极,电源为直流电源。
24.所述上液泵23还通过镀液上液管16和镀液上液软管17与加砂管8上部连接,对加砂管8内的积砂进行冲洗。万向冷却管25连接上液泵23和下导电钢轮21,对下导电钢轮21上的积砂进行冲洗。
25.所述上砂桶10通过上砂桶溢流管11与回液槽29连接,回液槽29通过回液管30与上液槽31连接。
26.所述搅拌电机1通过搅拌电机支架2安装在机架28上,搅拌电机1的输出端与搅拌器3连接。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工作时,下导电钢轮21和上导电钢轮22带动金刚线基体27自下而上穿过上砂桶10,下导电钢轮21和上导电钢轮22连接电源负极,使金刚线基体27作为阴极,装有镍的阳极钛管9作为阳极,通电后,金刚线基体27在上砂桶10中穿行,在电化学作用下使金刚石微粉均匀电镀在金刚线基体27上;搅拌电机1带动搅拌器3不断地对混砂桶4中的金刚砂进行搅
拌,保证含砂镀液混砂均匀;蠕动泵6控制搅拌好的的含砂镀液等量、均匀地通过加砂软管5进入加砂管8,实现自动加砂动作。加砂管8中的含砂镀液流入在大锥体15中,在上砂桶上进液管12和上砂桶下进液管26的镀液冲刷下镀液中的金刚石微粉上涌,使镀液中的金刚石微粉均匀分散于上砂桶10内;上液泵23驱动上液槽31、上砂桶10和回液槽29中的电镀液循环往复,保证上砂镀液的温度和含量稳定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包括机架(28)和搅拌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8)上设有混砂桶(4)、蠕动泵(6)、上砂桶(10)、上液泵(23)、回液槽(29)和上液槽(31),所述混砂桶(4)内设有搅拌器(3),且混砂桶(4)通过加砂软管(5)和蠕动泵(6)与上砂桶(10)连接,上砂桶(10)通过回液槽(29)与上液槽(31)连接,上液槽(31)与上液泵(23)连接,上液泵(23)还分别通过上砂桶上进液管(12)和上砂桶下进液管(26)与上砂桶(10)连接,上砂桶(10)的下端设有下导电钢轮(21),上端设有上导电钢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桶(10)内设有加砂管(8)和三根及以上的呈圆形分布的钛管(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泵(23)还通过镀液上液管(16)和镀液上液软管(17)与加砂管(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砂桶(10)通过上砂桶溢流管(11)与回液槽(29)连接,回液槽(29)通过回液管(30)与上液槽(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1)通过搅拌电机支架(2)安装在机架(28)上,搅拌电机(1)的输出端与搅拌器(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刚线生产用自动加砂装置,其属于金刚线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人工加砂存在的劳动强度高且容易引起上砂波动的缺陷。其主体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混砂桶、蠕动泵、上砂桶、上液泵、回液槽和上液槽,所述混砂桶内设有搅拌器,且混砂桶通过加砂软管和蠕动泵与上砂桶连接,上砂桶通过回液槽与上液槽连接,上液槽与上液泵连接,上液泵还分别通过上砂桶上进液管和上砂桶下进液管与上砂桶连接,上砂桶的下端设有下导电钢轮,上端设有上导电钢轮。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金刚线生产用加砂。新型主要用于金刚线生产用加砂。新型主要用于金刚线生产用加砂。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刚 李阳 黄福利 赵安 刘凯凯 于海涛 袁洪峰 王金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山田新材科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