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9213发布日期:2022-08-06 03:5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解条件下,电极的极化作用降低了油与溶液的界面张力,溶液对零件表面的润湿性增加,使油膜与金属间的黏附力降低,使油污易于剥离并分散到溶液中乳化而除去在电化学除油时,不论是制件作为阳极还是阴极,其表面上都有大量气体析出,电解时金属与溶液界面所释放的氧气或氢气在溶液中起乳化作用,因为小气泡很容易吸附在油膜表面,随着气泡的增多和长大,这些气泡将油膜撕裂成小油滴并带到液面上,同时对溶液起到搅拌作用,加速了零件表面油污的脱除速度,小油滴在液面上,当零件取出时表面也有可能沾有油滴,因此,需要一种除油的电解除油槽。
3.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822241291.x中公开了一种电镀生产线用的电解除油槽,该装置包括电解除油槽、阴极不锈钢钢网、阳极铜管和除油框,所述电解除油槽后端面内侧开设有呈左右分布的滑槽,所述电解除油槽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呈左右分布的阴极不锈钢钢网和阳极铜管,所述电解除油槽右端面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电解除油槽内部设有除油框,所述除油框下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该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除油框、滑动杆、绝缘把手和滑动板,保证除油槽的正常使用,不会使零件表面再沾有油滴,保证零件的正常使用,这种设置保证零件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效益,值得推广使用。该装置的连接杆以及挡板位于通孔内腔的上端,封堵的位置为通孔的中部,通孔内腔的下端内壁也会沾附油滴,因此该装置不能确保油滴全部除去,除油效果较差。
4.因此,提出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包括电解除油槽,所述电解除油槽的内腔上端插设有除油框,所述除油框内腔的底部阵列开设有第一进油通孔,所述除油框的底部贴合有阻隔薄片,所述阻隔薄片的外表面阵列开设有第二进油通孔,所述阻隔薄片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贴合有连接顶板,两个所述连接顶板底部的相远离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滤油网板,两个所述连接顶板上表面相靠近一端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拉杆,所述阻隔薄片上表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拉杆,所述阻隔薄片外表面前端的左右两侧对
称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除油框内腔底部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除油框内腔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除油框顶部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块,两个所述顶块的中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两个所述调节丝杆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卡块。
8.优选的,两个所述卡块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调节丝杆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两个卡块的底部与电解除油槽顶部的左右两端壁体贴合,并且两个卡块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相背一侧壁体贴合。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油通孔的数量和第一进油通孔的数量相同,并且多个第二进油通孔分别与多个第一进油通孔一一对应。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通槽的内腔右端,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除油框的内腔,并且第一限位块的底部壁体与除油框内腔的底部壁体贴合。
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三通槽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通槽的内腔,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除油框的内腔,并且第二限位块的底部与除油框内腔的底部壁体贴合。
12.优选的,所述阻隔薄片的厚度为两毫米,并且阻隔薄片的长度小于除油框的底部长度。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通过设置的阻隔薄片、第二进油通孔、第一滑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通槽、第一绝缘拉杆、第三通槽、第一通槽、第二绝缘拉杆、第二限位块、第二滑块、连接板、滤油网板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将油滴除去,在第一进油通孔的底部进行封堵,配合滤油网板的进一步除油可大大增加除油效果,双重保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快捷。
16.2、该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通过设置的支撑板、顶块、调节丝杆、卡块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除油框的挂设,同时便于调节除油框的在电解除油槽内腔的高度,丝杆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出放大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阻隔薄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滤油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电解除油槽;2、除油框;3、第一进油通孔;4、阻隔薄片;5、第二进油通孔;6、连接顶板;7、连接板;8、滤油网板;9、第一通槽;10、支撑板;11、顶块;12、调节丝杆;13、卡块;14、第一绝缘拉杆;15、第二绝缘拉杆;16、第二通槽;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限位块;19、第一滑块;20、第三通槽;21、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4所示,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包括电解除油槽1,电解除油槽1的内腔上端插设有除油框2,除油框2内腔的底部阵列开设有第一进油通孔3,除油框2的底部贴合有阻隔薄片4,阻隔薄片4的厚度为两毫米,并且阻隔薄片4的长度小于除油框2的底部长度,阻隔薄片4的外表面阵列开设有第二进油通孔5,第二进油通孔5的数量和第一进油通孔3的数量相同,并且多个第二进油通孔5分别与多个第一进油通孔3一一对应,阻隔薄片4底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贴合有连接顶板6,两个连接顶板6底部的相远离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滤油网板8,两个连接顶板6上表面相靠近一端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1,两个第二滑块21的上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三通槽20并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通槽9的内腔,两个第二滑块2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两个第二限位块18位于除油框2的内腔,并且第二限位块18的底部与除油框2内腔的底部壁体贴合,两个第二限位块18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拉杆15,阻隔薄片4上表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9,两个第一滑块19分别位于两个第二通槽16的内腔右端,两个第一滑块19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7,两个第一限位块17位于除油框2的内腔,并且第一限位块17的底部壁体与除油框2内腔的底部壁体贴合,两个第一限位块17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绝缘拉杆14,阻隔薄片4外表面前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三通槽20,除油框2内腔底部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槽16,除油框2内腔底部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9,通过设置的阻隔薄片4、第二进油通孔5、第一滑块19、第一限位块17、第二通槽16、第一绝缘拉杆14、第三通槽20、第一通槽9、第二绝缘拉杆15、第二限位块18、第二滑块21、连接板7、滤油网板8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将油滴除去,在第一进油通孔3的底部进行封堵,配合滤油网板8的进一步除油可大大增加除油效果,双重保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快捷,除油框2顶部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两个支撑板10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块11,两个顶块11的中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12,两个调节丝杆12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卡块13,两个卡块13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调节丝杆12的底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两个卡块13的底部与电解除油槽1顶部的左右两端壁体贴合,并且两个卡块13的相对一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0的相背一侧壁体贴合,通过设置的支撑板10、顶块11、调节丝杆12、卡块13的相互配合可以方便除油框2的挂设,同时便于调节除油框2的在电解除油槽1内腔的高度,丝杆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镀用电解除油装置,使用时向左拉动两个第一绝缘拉杆14,两个第一绝缘拉杆14带动两个第一限位块17向左位移,两个第一限位块17带动两个第一滑块19向左位移,两个第一滑块19带动阻隔薄片4向左位移,直至第二进油通孔5与第一进油通孔3吻合,将除油框2放置于电解除油槽1的内腔上端,通过转动两个调节丝杆12带动两个卡块13向上或向下位移,从而除油框2在电解除油槽1的内腔向下或向上位移,直至液体淹没第一进油通孔3的内腔上端,电解产生的油滴会向上经过第二进油通孔5漂浮至第一进油通孔3的内腔上端,电解结束后向右拉动两个第一绝缘拉杆14带动阻隔薄片4向右位移,直至第二进油通孔5与第一进油通孔3完全错开,此时油滴被阻隔在第一进油通孔3的内腔上端,然后通过两个支撑板10向上提起除油框2,直至阻隔薄片4离开液面,此
时滤油网板8位于液体内部,然后相对拉动两个第二绝缘拉杆15带动两个第二限位块18相对位移,两个第二限位块18带动两个第二滑块21在两个第一通槽9以及第三通槽20的内腔相向滑动,两个第二滑块21带动两个连接顶板6相靠近位移,两个连接顶板6带动两个连接板7相靠近位移,两个连接板7带动两个滤油网板8相靠近位移,在两个滤油网板8相靠近的过程中可对阻隔薄片4底部以及从第一通槽9流下的油滴进行集中,直至两个滤油网板8的相对一侧贴合,最后向上将滤油网板8完全从电解除油槽1的内腔抽出,滤油网板8可对阻隔薄片4底部的少量油滴进一步收集阻隔,双重保障,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快捷。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