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文档序号:37311068发布日期:2024-03-13 21:0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级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固体氧化物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多级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1、目前,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依然是全球能源结构的主体,当前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的利用。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元凶”之一,碳排放的逐年增加导致了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高温、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频发。然而,化石能源的使用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被完全取代,因此有效利用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和热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将co2电解生成co,也可以结合电解水、甲烷偶联、甲烷部分氧化、乙烷脱氢等反应生成氢气、乙烷、乙烯等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soec运行所需的电能和热能可以由可再生能源和工业废热提供,更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

2、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中,电极材料是关键部件之一。常用的电极材料有ni-ysz或钙钛矿-萤石复合材料。因其具有更好的抗积碳性能和与大多数电解质材料的相容性,钙钛矿-萤石复合材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通常,钙钛矿材料提供电子电导和催化活性,萤石材料提供离子电导,电子导电相-离子导电相-气相三者的界面处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位点,称为三相界面(three phase boundary,tpb)。三相界面不足往往是制约催化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为电子离子混合导体,具有多级纳米结构,能够有效扩展三相界面,增加反应位点,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co2毒化性质,并且兼具析氧反应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能够既用作soec的阳极材料又用作阴极电极材料。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多级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述电极材料包括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和纳米颗粒;所述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pr1-xbaxco1-y-zfeytizo3-δ-ln0.2ce0.8o2-δ(pbcft-lndc),其中ln=gd、sm、la,0<x<1,0<y<1,0<z<0.5,δ为氧空位含量,纳米颗粒化学式为prcoo3-δ(pc),δ为氧空位含量;所述纳米颗粒的载量以质量分数计,为0-10wt.%,且不包括端点值0。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材料为prcoo3-δ/pr0.5ba0.5co0.7fe0.2ti0.1o3-δ-gd0.2ce0.8o2-δ(pc/pbcft721-gdc)。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材料纳米颗粒载量为6wt.%。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载体骨架平均粒径为100nm-1μm。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0-100nm。

8、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1)按照pr1-xbaxco1-y-zfeytizo3-δ的化学计量比,将镨前驱体、钡前驱体、钴前驱体、铁前驱体和钛前驱体溶于水中,加入络合剂形成混合溶液,在60-80℃加热搅拌蒸发形成溶胶,随后发生自蔓延燃烧得到初粉,转移至高温炉中800-1100℃煅烧2-5h,得到pr1-xbaxco1-y-zfeytizo3-δ粉末;

10、(2)按照ln0.2ce0.8o2-δ的化学计量比,将ln前驱体、铈前驱体溶于水中,加入络合剂形成混合溶液,在60-80℃加热搅拌蒸发形成溶胶,随后发生自蔓延燃烧得到初粉,转移至高温炉中800-1100℃煅烧2-5h,得到ln0.2ce0.8o2-δ粉末

11、(3)将步骤(1)中得到的pr1-xbaxco1-y-zfeytizo3-δ粉末和步骤(2)中得到的ln0.2ce0.8o2-δ粉末按照质量比为30:70-70:30研磨混合,加入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油墨状浆料;

12、(4)采用丝网印刷法、涂刷法或旋涂法将步骤(3)得到的浆料均匀涂在电解质表面,在1000-1200℃下焙烧2-5h,得到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骨架;

13、(5)按照prcoo3-δ化学计量比,将镨前驱体、钴前驱体溶于水中,得到浸渍液;

14、(6)将步骤(5)中得到的浸渍液浸渍到步骤(4)中得到的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骨架中,空气中800℃焙烧0.5-3h,得到所述多级结构复合电极材料。

1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镨前驱体为硝酸镨,钡前驱体为硝酸钡,钴前驱体为硝酸钴,铁前驱体为硝酸铁,钛前驱体为钛酸异丙酯;络合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甘氨酸、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的摩尔数与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1:1-3:1。

1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ln前驱体为硝酸盐,铈前驱体为硝酸铈;络合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甘氨酸、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的摩尔数与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1:1-3:1。

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ln0.2ce0.8o2-δ粉末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也可以为商品化粉末。

1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混合物中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7wt.%。

1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电解质为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或掺杂镓酸镧。

2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镨前驱体为硝酸镨、钴前驱体为硝酸钴。

21、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应用,作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阳极材料和/或阴极材料。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电极材料具有多级纳米结构,能够有效扩展三相界面,增加反应位点,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co2毒化性质,并且兼具析氧反应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既能够用作soec的阳极材料又可以用作阴极电极材料。

24、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浸渍液焙烧温度与电解反应温度相同,可与电解池升温过程相结合,简化流程,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结构的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包括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和纳米颗粒;所述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pr1-xbaxco1-y-zfeytizo3-δ-ln0.2ce0.8o2-δ,其中ln=gd、sm、la,0<x<1,0<y<1,0<z<0.5,δ为氧空位含量,纳米颗粒化学式为prcoo3-δ,δ为氧空位含量;所述纳米颗粒的载量以质量分数计,为0-10wt.%,且不包括端点值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骨架平均粒径为100nm-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0-100n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镨前驱体为硝酸镨,钡前驱体为硝酸钡,钴前驱体为硝酸钴,铁前驱体为硝酸铁,钛前驱体为钛酸异丙酯;络合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甘氨酸、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的摩尔数与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1:1-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ln前驱体为硝酸盐,铈前驱体为硝酸铈;络合剂为柠檬酸、柠檬酸铵、乙二胺四乙酸、甘氨酸、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络合剂的摩尔数与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1:1-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混合物中乙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7wt.%。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电解质为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或掺杂镓酸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镨前驱体为硝酸镨,钴前驱体为硝酸钴。

10.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阳极材料和/或阴极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结构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所述电极材料包括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和纳米颗粒;所述钙钛矿‑萤石结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Pr<subgt;1‑x</subgt;Ba<subgt;x</subgt;Co<subgt;1‑y‑z</subgt;Fe<subgt;y</subgt;Ti<subgt;z</subgt;O<subgt;3‑δ</subgt;‑Ln<subgt;0.2</subgt;Ce<subgt;0.8</subgt;O<subgt;2‑δ</subgt;,其中Ln=Gd、Sm、La,0<x<1,0<y<1,0<z<0.5,δ为氧空位含量,纳米颗粒化学式为PrCoO<subgt;3‑δ</subgt;,δ为氧空位含量;所述纳米颗粒的载量以质量分数计,为0‑10wt.%,且不包括端点值0。本发明电极材料具有多级纳米结构,能够有效扩展三相界面,增加反应位点,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CO<subgt;2</subgt;毒化性质,并且兼具析氧反应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能够既用作SOEC的阳极材料又可以用作阴极电极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雄,刘清雪,宋月锋,冯炜程,包信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