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4984发布日期:2022-12-24 00:4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牙科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牙种植体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种植牙的核心关键在于种植体部分,种植体部分相当于真牙的牙根,对于整个牙齿的固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牙种植技术已经普及,中国每年两百万颗的速度在进行中,随之而来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也同步上升。
3.临床上只要骨吸收没有少于植体总长的1/2时植体需要清理后gbr保留,但生长于口腔中的植体污染表面清理起来的要求是不可损伤表面结构又力求100%清洁,现有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利用清理器具清除时费时费力,而且清理效果不佳,所以急需一种对人体无损伤、清除效果好的表面污染物清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电解液的制备
7.称取双氧水、磷酸、偶联剂、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在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电解液备用;
8.步骤二:电解液的灌注
9.将步骤一中的电解液灌注到种植体周围,使得电解液与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接触;
10.步骤三:污染物的清除
11.利用正、负电极棒分别置于种植体的两个不同位置,通电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和电解液将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电解清除。
1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电解液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双氧水2-4%、磷酸20-30%、偶联剂1-3%、氯化钠溶液25-35%、去离子水35-45%。
1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磷酸的浓度为3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1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正、负电极棒与种植体表面的电解液接触,且所述正、负电极棒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0-14v。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利用电解技术对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先在种植体表面喷洒电解
液,然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对电解液和污染物进行电解,能够使得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分解,实现种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无损伤清除,本发明能够安全快速清洁种植体表面污染物,而且不损伤种植体表面,对人体无毒无害,操作非常便捷。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本发明提供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一:电解液的制备
21.称取双氧水、磷酸、偶联剂、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在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电解液备用;
22.步骤二:电解液的灌注
23.将步骤一中的电解液灌注到种植体周围,使得电解液与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接触;
24.步骤三:污染物的清除
25.利用正、负电极棒分别置于种植体的两个不同位置,通电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和电解液将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电解清除。
2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一电解液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双氧水2%、磷酸26%、偶联剂1%、氯化钠溶液28%、去离子水43%。
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磷酸的浓度为3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2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三中正、负电极棒与种植体表面的电解液接触,且所述正、负电极棒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2v。
29.实施例2:
3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所述步骤一电解液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双氧水3%、磷酸25%、偶联剂2%、氯化钠溶液27%、去离子水43%。
31.实施例3:
3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所述步骤一电解液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双氧水4%、磷酸25%、偶联剂3%、氯化钠溶液26%、去离子水44%。
33.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电解技术对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进行清理,先在种植体表面喷洒电解液,然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对电解液和污染物进行电解,能够使得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分解,实现种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无损伤清除,本发明能够安全快速清洁种植体表面污染物,而且不损伤种植体表面,对人体无毒无害,操作非常便捷。
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解液的制备称取双氧水、磷酸、偶联剂、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在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电解液备用;步骤二:电解液的灌注将步骤一中的电解液灌注到种植体周围,使得电解液与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接触;步骤三:污染物的清除利用正、负电极棒分别置于种植体的两个不同位置,通电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和电解液将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电解清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电解液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双氧水2-4%、磷酸20-30%、偶联剂1-3%、氯化钠溶液25-35%、去离子水35-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浓度为3%,磷酸的浓度为30%,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正、负电极棒与种植体表面的电解液接触,且所述正、负电极棒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为10-14v。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化学清除种植体周围炎和植体表面污染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解液的制备,称取双氧水、磷酸、偶联剂、氯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在反应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电解液备用;步骤二:电解液的灌注,将步骤一中的电解液灌注到种植体周围,使得电解液与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接触;步骤三:污染物的清除,利用正、负电极棒分别置于种植体的两个不同位置,通电后利用正、负电极棒和电解液将种植体表面的污染物电解清除。本发明能够安全快速清洁种植体表面污染物,而且不损伤种植体表面,对人体无毒无害,操作非常便捷。操作非常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 腾静 顾莹 王希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冠美口腔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