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6420发布日期:2022-12-20 21:2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消毒杀菌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


背景技术:

2.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由于臭氧具有比较强的氧化能力,常用于水、食品等的杀菌消毒,臭氧经杀菌消毒后会被还原成氧气,氧气排到外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消毒杀菌气体。目前,臭氧已经广泛应用到饮用水、医疗用水和城市污水等的处理以及应用到食品消毒杀菌、空气净化等各个方面。然而,由于臭氧很难储存,非常容易分解,因此在使用臭氧时,普遍是现制现用。
3.相关技术中,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包括阴极水箱、阳极水箱、公共水箱以及臭氧发生器;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的底端均连通有进水软管,两个进水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臭氧发生器底端的两个管嘴,两个进水软管分别连通于臭氧发生器的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公共水箱底面连通有两个连通软管,两个连通软管分别连通于两个进水软管上,臭氧发生器顶端连通有两个出气软管,两个出气软管分别与臭氧发生器的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连通,两个出气软管分别连通于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的顶部。阴极水箱和阳极水箱分别向臭氧发生器内供入纯净水,臭氧发生器电解水制备臭氧和氢气,将阴极电解槽和阳极电解槽产生的臭氧和氢气分别经两个出气软管导出,臭氧和氢气分别进入阳极水箱和阴极水箱;在制备臭氧的过程中阴极水箱中的水的液位逐渐升高,阳极水箱中的水的液位逐渐降低,通过公共水箱将阴极水箱内过多的水及时补充到阳极水箱内。
4.申请人在先研发了如申请号为cn202111659504.0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所公开的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臭氧发生传送装置,其包括上部盒体、下端盖和上端盖;下端盖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下端盖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均贯穿下端盖的两端,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的同一端设置有公接口,则另一端设置有母接口,下端盖上的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下端盖上的母接口内;上端盖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上端盖上设置有气体管,气体管贯穿上端盖的两端,气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公接口和母接口,上端盖上的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上端盖上的母接口内。
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下端盖上的公接口可以密封连接于相邻下端盖上的母接口内;上端盖密封连接于上部盒体的顶端端面,下端盖的公接口和上端盖的公接口连接时,上端盖的连接面和下端盖的连接面会紧贴着横向搓动摩擦,摩擦时接触面的软胶会形变,甚至破坏阴极横向连通管和阳极横向连通管的结构,影响后续的密封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包括上部盒体、臭氧发生器以及将上部盒体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转接架,上部盒体底部安装有第一端盖以及依次穿过第一端盖和转接架的连通管,转接架可沿着连通管滑动,转接架和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成型于转接架底面并供臭氧发生器嵌入的嵌合槽,转接架安装有可摆动的安装手柄,安装手柄外侧壁成型有第一连接部以及内侧壁成型有第二连接部,第一端盖向下延伸地成型有与安装手柄的第一连接部转动安装的侧板,转接架成型有供安装手柄的第二连接部导向滑动的活动槽,安装手柄绕着第一连接部摆动时第二连接部与活动槽滑动配合,与转接架连接的臭氧发生器纵向升起与上部盒体的连通管密封连接。
9.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为圆柱状的第一凸块,侧板分别成型于第一端盖两侧,侧板成型有用于对第一凸块转动安装的第一转动孔;第二连接部包括圆柱状的第二凸块以及成型于第二凸块外端面的第三凸块,其中第三凸块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凸块的横截面面积;
10.所述活动槽成型于转接架外侧壁,活动槽成型有供第二凸块导向滑动的第一滑动槽以及供第三凸块转动的第二滑动槽,第一滑动槽连通于第二滑动槽外端,第一滑动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凸块的直径且小于第三凸块的直径。
11.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槽呈倒“l”字型结构;转接架包括与第一端盖接触的顶部座以及成型于顶部座底部的底部座。
12.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底部均成型有开口,第二凸块以及与第二凸块一体成型的第一凸块可同时沿着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滑动地与转接架分离。
13.进一步的:第一端盖安装有多根纵向布置的导向杆,转接架成型有与导向杆同轴配合且与导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孔以及成型有供连通管穿过所述转接架的通过孔,臭氧发生器顶部安装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成型有与连通管同轴对齐的连通孔。
14.进一步的:连通管包括一对阳极连接管和阴极连接管,连通孔包括一对与阳极连接管密封连接的阳极连接孔以及与阴极连接管密封连接的阴极连接孔;臭氧发生器包括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左电解槽顶部和右电解槽顶部均安装有密封垫板,阴极连接孔成型于左电解槽顶部的密封垫板,阳极连接孔成型于右电解槽顶部的密封垫板。
15.进一步的:臭氧发生器还包括用于安装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的定位座,定位座连接于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之间,且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的顶部之间成型有间隙;嵌合槽顶壁成型有凸起的并与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之间的所述间隙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块。
16.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块两端均成型有弧形部,第二端盖分别安装于左电解槽和右电解槽顶部,第二端盖侧壁向外延伸,嵌合槽的槽壁横向凸起成型有与第二端盖的底壁止挡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17.进一步的:定位座背部安装有用于导电的电极板,转接架成型有纵向布置的导电座,导电座纵向贯穿地成型有与嵌合槽连通的且垂直于嵌合槽的导电槽,导电槽内可拆卸地嵌入有模块转接板,模块转接板上安装有与电极板导电接触的导电片。
18.进一步的:安装手柄包括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端盖以及转接架两侧的一对连接部件,还包括驱动安装手柄绕第一连接部摆动的手把,手把与连接部件一体成型,手把弯曲地向外延伸,两个手把的外端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手把侧壁成型有多个内凹的腔体。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臭氧发生器与上部盒体连接时,先将臭氧发生器嵌入到嵌
合槽内,随后通过摆动安装手柄绕着侧板转动,成型于安装手柄的第二连接部会沿着转接架的活动槽滑动,滑动时转接架会相应地上移,使得臭氧发生器可与连通管实现密封连接;
20.一方面可以保证臭氧发生器与上部盒体的连通管的连接密封性,降低气水泄露的概率,工作稳定性有效得到保证;另一方面,臭氧发生器在滑入至嵌合槽时并未与连通管接触,随后通过安装手柄的摆动实现升降式地密封连接,可避免臭氧发生器在滑动安装时与连通管直接摩擦接触,降低了安装时损坏连通管的概率,还降低了对嵌合槽槽壁的摩擦磨损,维护连接结构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上部盒体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第一端盖、转接架以及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转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安装手柄与第一端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第一端盖、转接架以及安装手柄相连接的局部放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包括:
28.1-上部盒体、
29.11-散热器、12-第一端盖、13-阳极连接管、14-阴极连接管、
30.15-导向杆、16-导向孔、17-侧板、18-第一转动孔、
31.2-转接架、
32.20-嵌合槽、21-第一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3-导电座、24-导电槽、
33.25-模块转接板、26-导电片、27-通过孔、28-卡扣、
34.3-安装手柄、
35.31-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第三凸块、34-第一滑动槽、
36.35-第二滑动槽、36-开口、37-手把、38-腔体、
37.4-臭氧发生器、
38.41-左电解槽、42-右电解槽、43-密封垫板、44-阳极连接孔、
39.45-阴极连接孔、46-定位座、47-滑槽、48-第二端盖、49-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41.如图1-6所示,一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单元,包括上部盒体1和臭氧发生器4,上部盒体1包括散热器11以及安装于上部盒体1底部的用于连接的第一端盖12。
42.第一端盖12底部安装有可升降的转接架2,上部盒体1底部安装有依次穿过第一端盖12和转接架2的连通管,转接架2可沿着连通管滑动,转接架2和第一端盖12之间设置有安装组件;转接架2包括与第一端盖12接触的顶部座以及成型于顶部座底部的底部座。
43.安装组件包括成型于转接架2底面并供臭氧发生器4嵌入的嵌合槽20,转接架2安装有可摆动的安装手柄3,安装手柄3外侧壁成型有第一连接部以及内侧壁成型有第二连接部,第一端盖12向下延伸地成型有与安装手柄3的第一连接部转动安装的侧板17,转接架2
成型有供安装手柄3的第二连接部导向滑动的活动槽,安装手柄3绕着第一连接部摆动时第二连接部与活动槽滑动配合,与转接架2连接的臭氧发生器4纵向升起与上部盒体1的连通管密封连接。
44.将臭氧发生器4与上部盒体1连接时,先将臭氧发生器4嵌入到嵌合槽20内,随后通过摆动安装手柄3绕着侧板17转动,成型于安装手柄3的第二连接部会沿着转接架2的活动槽滑动,滑动时转接架2会相应地上移,使得臭氧发生器4可与连通管实现密封连接;一方面可以保证臭氧发生器4与上部盒体1的连通管的连接密封性,降低气水泄露的概率,工作稳定性有效得到保证;另一方面,臭氧发生器4在滑入至嵌合槽20时并未与连通管接触,随后通过安装手柄3的摆动实现升降式地密封连接,可避免臭氧发生器4在滑动安装时与连通管直接摩擦接触,降低了安装时损坏连通管的概率,还降低了对嵌合槽20槽壁的摩擦磨损,维护连接结构的完整性。
45.优选的,臭氧发生器4包括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以及用于安装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的定位座46,定位座46连接于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之间,且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的顶部之间成型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为滑槽47;嵌合槽20顶壁成型有凸起的并与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之间的所述滑槽47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块21,第一限位块21两端均成型有弧形部,便于臭氧发生器4滑入,臭氧发生器4嵌入之前,转接架2与第一端盖12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使得连通管底部不会穿过嵌合槽20的顶壁。
46.臭氧发生器4在滑动插入至嵌合槽20时,臭氧发生器4顶部的滑槽47与第一限位块21滑动配合,可防止滑入后的臭氧发生器4出现左移右晃的现象发生。此外,第二端盖48分别安装于左电解槽41和右电解槽42顶部,第二端盖48侧壁向外延伸,嵌合槽20的槽壁横向凸起成型有与第二端盖48的底壁止挡配合的第二限位块22;继续滑入时,第二端盖48的侧壁与嵌合槽20的槽壁滑动配合,且第二端盖48的底面位于第二限位块22顶部,可防止滑入后的臭氧发生器4从嵌合槽20纵向掉落;嵌合槽20外端安装有卡扣28,臭氧发生器4安装到位后,卡扣28对臭氧发生器4的外壁卡接进行扣合,防止臭氧发生器4在嵌合槽20内滑动,进一步对臭氧发生器4的安装提供稳定的安装结构。
47.定位座46背部安装有用于导电的电极板49,转接架2成型有纵向布置的导电座23,导电座23纵向贯穿地成型有与嵌合槽20连通的且垂直于嵌合槽20的导电槽24,导电槽24内可拆卸地嵌入有模块转接板25,模块转接板25上安装有与电极板49导电接触的导电片26。臭氧发生器4沿着嵌合槽20滑动安装到位后,臭氧发生器4背部的电极板49恰好与安装在模块转接板25上的导电片26导电接触,实现电路连接。此外,该模块转接板25通过铜片向上延伸地与第一端盖12的电路结构导电连接。可根据电极片的安装位置,对模块转接板25的安装高度进行相应地调节,使得导电片26能够与嵌入后的电极板49横向对齐地导电接触。
48.优选的,第一连接部为圆柱状的第一凸块31,侧板17分别成型于第一端盖12两侧,侧板17成型有用于对第一凸块31转动安装的第一转动孔18,安装手柄3可通过第一凸块31与第一转动孔18的转动配合实现转动;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外围,第二连接部包括圆柱状的第二凸块32以及成型于第二凸块32外端面的第三凸块33,其中第三凸块3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凸块32的横截面面积;当安装手柄3绕着第一转动孔18转动时,第二连接部相应地以第一转动孔18为轴心摆动。活动槽成型于转接架2外侧壁,活动槽成型有供第二凸块32导向滑动的第一滑动槽34以及供第三凸块33转动的第二滑动槽35,第一滑动槽34呈倒“l”字型结构,第一滑动槽34连通于第二滑动槽35外端,第一滑动槽34的宽度大于第二凸块32的直径且小于第三凸块33的直径。
49.第三凸块33在第二滑动槽35内运动,同时第二凸块32在第一滑动槽34运动,第三凸块33不会进入到第一滑动槽34,当安装手柄3绕着第一转动孔18转动时,第二连接部相应地以第一转动孔18为轴心摆动,摆动时,第二凸块32会沿着第一滑动槽34的路径滑动,初始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横向对齐,转接架2远离第一端盖12,当转动至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竖直方向对齐,且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上方时,此时,转接架2在第二凸块32和第一滑动槽34的滑动配合驱动下,会纵向运动地上升,不断地靠近第一端盖12;连通管不断地穿过通过孔27靠近插入至嵌合槽20的臭氧发生器4,直至与连通管实现密封连接;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嵌入式连接,密封性具有较大改善,能有效保护连接的结构不受磨损。
50.臭氧发生器4顶部安装有第二端盖48,第二端盖48成型有与连通管同轴对齐的连通孔,连通管包括一对阳极连接管13和阴极连接管14,连通孔包括一对与阳极连接管13密封连接的阳极连接孔44和与阴极连接管14密封连接的阴极连接孔45;此外,为保证管体和孔体连接的同轴度,第一端盖12安装有多根纵向布置的导向杆15,转接架2成型有与导向杆15同轴配合且与导向杆15滑动配合的导向孔16以及成型有供连通管穿过所述转接架2的通过孔27;在转接架2在受到安装手柄3的驱动升起时,转接架2会通过导向孔16与导向杆15滑动配合,使得穿过转接架2的一对阳极连接管13和阴极连接管14分别与阳极连接孔44和阴极连接孔45的同轴度保持稳定,不会偏移,上顶的时候,臭氧发生器4的孔位直接精准精确地与管件连接,管件插入到孔位内,实现稳定地密封连接;另外,当整体的设备出现晃动时,臭氧发生器4和散热器11之间会存在移位的现象,该导向杆15保持臭氧发生器4与散热器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易移位和偏移。
51.优选的,转接架2的第一滑动槽34和第二滑动槽35底部均成型有开口36,第二凸块32以及与第二凸块32一体成型的第一凸块31可同时沿着第一滑动槽34和第二滑动槽35滑动地与转接架2分离。当需要对安装手柄3进行拆卸时,先将第一凸块31与侧板17的第一转动孔18分离,随后将安装手柄3纵向下拉,第二凸块32和第三凸块33同时沿着第一滑动槽34和第二滑动槽35的开口36向外滑动,从转接架2脱落,实现拆卸,拆卸方式较为简便。
52.左电解槽41顶部和右电解槽42顶部均安装有密封垫板43,阴极连接孔45成型于左电解槽41顶部的密封垫板43,阳极连接孔44成型于右电解槽42顶部的密封垫板43;密封垫板43为软性硅胶材质加工成型,管件插入到密封垫板43上的阴极连接孔45和阳极连接孔44,会产生一定的形变,插入后,孔壁会对管件的管壁紧密贴合,保持密封性,保证工作稳定性。
53.优选的,安装手柄3包括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端盖12以及转接架2两侧的一对连接部件,还包括驱动安装手柄3绕第一连接部摆动的手把37,手把37与连接部件一体成型,手把37弯曲地向外延伸,通过摆动手把37使得连接部件绕着第一连接部转动,整体摆动,带动转接架2做升降运动,两个手把37的外端相互连接且一体成型,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手把37侧壁成型有多个内凹的腔体38,该腔体38能够减少安装手柄3的重量,在加工注塑时能够节约材料的使用,成本降低;在使用时较为省力。
54.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
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55.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