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阳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181发布日期:2022-06-21 20: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素阳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用碳素阳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素阳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碳素阳极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生产的炭块,用作预焙铝电解槽做阳极材料;这种炭块已经过焙烧,具有稳定的几何形状,所以也称预焙阳极炭块、习惯上又称为铝电解用炭阳极。
3.目前,碳素阳极的生产工艺大致为:先配制骨料,根据生产需求选用不同规格和品种的骨料进行混合、预热;然后在成型车间将预热后的骨料与液体粘结剂沥青一起加入混捏锅中进行混捏成糊料,混捏完成后再利用台式振动成型机等设备将糊料振动成型,最后成型炭块冷却后即为阳极生块,阳极生块经输送系统输送到炭块库贮存。最后,阳极生块在焙烧车间由机器填入焙烧炉中进行焙烧,从而得到最终的阳极熟块,制备好的阳极熟块再由输送系统输送到炭块库贮存,以便生产时随时取用。
4.目前对成型炭块进行运输的输送系统主要由悬链输送系统及板链输送系统构成,随着工艺的发展,炭块尺寸和重量不断增加,悬链输送系统和板链输送系统严重超负荷,导致输送带的减速机频繁拉断底脚和轴头,双排链和机头机尾的轴承座也频繁拉断;因此现有的输送系统故障频繁,维修时间长,影响碳块运输效率;此外,现有的输送系统占地空间大,严重增加了厂房的面积,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碳素阳极输送系统来应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素阳极输送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悬链输送系统和板链输送系统,故障率低,提高了运输效率;且占地空间小,能够在小厂房中进行系统性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碳素阳极输送系统,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通风箱,所述通风箱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所述通风箱靠近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开合门;
9.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所述第一推动装置用于将第一输送带上的多个炭块从开合门处推入通风箱中;所述通风箱中设置有吹风组件,用于向多个炭块表面吹风进行除尘和冷却;所述通风箱中还设置有第二推动装置,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将通风箱中除尘后的多个炭块推出到第二输送带上;
10.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与第二输送带连接的第三输送带和相互间隔连接在第三输送带上的码块输送架,所述第二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推块小车,所述第二推块小车将炭块推动到第三输送带上;所述码块输送架包括码块架和可沿码块架移动的搬运组件,所述搬
运组件将炭块从第三输送带上取下并码放。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上还设置有第一推块小车,所述第一推块小车和第二推块小车分别沿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推块小车和第二推块小车均包括移动架和设置在移动架上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位于炭块两侧用于夹持炭块。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炭块底部两端均设置在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上;所述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之间还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所述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沿着通风箱长度方向输送炭块,所述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沿着通风箱宽度方向输送炭块。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推板和驱动第一推板移动的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一推板呈l形,包括第一竖直板和连接在第一竖直板靠近通风箱一侧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与第一推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与炭块抵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推板和驱动第二推板移动的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二推板呈l形,包括第二竖直板和连接在第二竖直板靠近第二输送带一侧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推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与炭块抵接。
1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箱中还设置有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所述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沿着通风箱宽度方向输送炭块。
16.进一步的,所述吹风组件包括沿着通风箱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沿着通风箱宽度方向移动;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若干吹风气嘴。
17.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箱的底部还设置有可转动的清扫辊,所述清扫辊上具有毛刷,用于对炭块底面灰尘进行清扫。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上靠近第三输送带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炭块表面是否具有裂纹的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包括若干用于扫描炭块表面的扫描镜头。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还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可转动的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输送带分别与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对接,用于传递炭块。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1.1、通过设置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通风箱,以及设置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二推动装置来推动传递多个炭块,以及设置第三输送带和多个码块输送架,可以起到减小碳素阳极输送系统的占地空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炭块的输送效率的效果。
22.2、通过第一推块小车和第二推块小车的设置,可以起到推动炭块移动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指定位置的作用,从而可以将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设置成无动力辊输送带,从而能够降低设备成本,减少故障率,提高了输送的安全性和效率。
23.3、通过将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设置成由两侧的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以及位于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中间的可升降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组成,可以起到在两个方向上都能够同时输送多个炭块的作用,从而使得多个炭块能够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进行转向输送。
24.4、通过将第一推动装置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动装置的第二推板设置呈l形,包括一与炭块抵接的水平板,可以起到能够将炭块从第一输送带上完全推入到通风箱中,以及
从通风箱中完全推出到第二输送带上的效果,提高了炭块转运的安全性。
25.5、通过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和通风箱中的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的设置,可以使得炭块能够平稳地、安全地在第一输送带、通风箱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进行传递的效果。
26.6、通过将吹风组件设置成由可移动的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吹风气嘴组成,可以起到对炭块进行快速冷却,以及对炭块的表面灰尘进行清理的效果。
27.7、通过清扫辊的设置,可以起到对炭块底面灰尘进行清理的效果。
28.8、通过扫描装置的设置,可以起到对炭块表面进行扫描,从而能够快速识别炭块表面是否具有裂纹的作用。
29.9、通过转向装置的设置,可以起到将废块剔出,将合格熟块输送到第三输送带上以供码块架拾取码放的作用。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输送带、通风箱和第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推动装置和第一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一推动装置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风箱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通风箱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38.1、第一输送带;2、通风箱;3、第二输送带;4、转向装置;41、第四输送带;42、转动驱动装置;5、第三输送带;6、码块输送架;61、码块架;62、搬运组件;63、第一竖直驱动装置;64、夹爪;7、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8、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1、第二竖直驱动装置;9、第一推块小车;10、第二推块小车;11、移动架;12、夹持气缸;13、移动轨道;14、第一推动装置;141、第一推动件;142、第一推板;15、第一竖直板;151、第一水平板;16、第二推动装置;161、第二推动件;162、下压气缸;163、第二推板;17、开合门;18、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19、清扫辊;20、安装架;21、吹风气嘴;22、扫描装置;23、扫描镜头;25、炭块。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碳素阳极输送系统,包括相互平行
设置的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3和通风箱2,通风箱2设置在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之间,通风箱2靠近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开合门17。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推动装置14,第一推动装置14用于将第一输送带1上的多个炭块从开合门17处推入通风箱2中。通风箱2中设置有吹风组件和第二推动装置16(参照图7和图8),其中吹风组件用于向多个炭块表面吹风进行除尘和冷却,第二推动装置16将通风箱2中除尘后的多个炭块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上。本碳素阳极输送系统还包括与第二输送带3连接的第三输送带5和相互间隔连接在第三输送带5上的码块输送架6,第二输送带3将炭块输送到第三输送带5上,码块输送架6能够将炭块从第三输送带5上取下,并运输至码块区域进行码放。
41.在碳素生产过程中,焙烧车间一般由炭块编组站将若干阳极生块编为一组,并放置在编组架等装置上,借由产线上的多功能机组一次夹取一组或若干组装入焙烧炉中进行焙烧形成阳极熟块(图中未示出)。本碳素阳极输送系统能够与焙烧炉机组对接,一组焙烧完成的阳极熟块运输排列到第一输送带1上,然后借由第一推动装置14将一组阳极熟块同时推入到通风箱2中,通风箱2可以同时对多个炭块进行吹风除尘和冷却,然后将多个除尘冷却后的炭块同时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上,并最终输送至第三输送带5上,由码块输送架6输送到码块区域进行码放。与传统技术相比,本碳素阳极输送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个炭块进行输送、除尘、冷却和码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2.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炭块底部两端均设置在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之间还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其中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沿着通风箱2长度方向输送炭块,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沿着通风箱2宽度方向输送炭块。一组炭块经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输送排列到第一输送带1上相应位置后,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升将一组炭块同时从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顶起,然后第一推动装置14向通风箱2方向推动炭块,炭块在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滑动并进入到通风箱2中。炭块在通风箱2中除尘冷却后,通风箱2中的第二推动装置16将炭块向第二输送带3方向推动,炭块被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上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然后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下降从而将炭块放置到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由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和位于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之间的可升降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组成,可以起到在一条输送带上即可对多个炭块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运输,与传统技术相比,无需另外增加输送带来对炭块进行转向运输,减少了输送带的长度和数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碳素阳极输送系统的占地面积。
43.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升降的装置为第二竖直驱动装置81,第二竖直驱动装置81可以设置为液压缸、气缸、电动推杆等常规驱动装置。第一推动装置14包括第一推板142和驱动第一推板142移动的第一推动件141,第二推动装置16包括第二推板163和驱动第二推板163移动的第二推动件161。第一推动件141和第二推动件161均采用电缸驱动,为了将炭块完全从第一输送带1上推入通风箱2中,以及将炭块完全从通风箱2中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上,可以将第一推板142和第二推板163设置呈l形。第一推板142包括第一竖直板15和连接在第一竖直板15靠近通风箱2一侧的第一水平板151,第一竖直板15与第一推动件141连接,第一水平板151与炭块抵接,从而可以将炭块完全推入到通风箱2中。第二推板163包括第二竖直板和连接在第二竖直板靠近第二输送带3一侧的第
二水平板(图中未标号),第二竖直板与第二推动件161连接,第二水平板与炭块抵接,从而可以将炭块完全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上,使炭块到达第二输送带3上时,其底部两端均能位于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在第一推板142和第二推板163上设置水平驱动件(如气缸)来推动炭块。本实施例中,第二推动装置16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推动件161上的下压气缸162,第二推板163固定在下压气缸162的活塞杆上,当需要推动炭块时,下压气缸162向下驱动第二推板163,然后第二推动件161带动下压气缸162和第二推板163移动,从而推动炭块。
44.如图3所示,通风箱2两侧的开合门17可以采用滑动门的形式,具体如可以采用气缸或电动推杆驱动开合门17滑动来实现开合。如图7和图8,为了方便炭块滑入和滑出通风箱2,在通风箱2底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18,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18的输送方向和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通风组件包括沿着通风箱2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架20,安装架20可沿着通风箱2宽度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采用电缸驱动安装架20移动。安装架20上设置有若干吹风气嘴21(通过设置吹风气嘴21的角度和数量,实现对炭块侧面和上表面进行吹风),当炭块进入到通风箱2中后,开合门17关闭,安装架20来回移动,吹风气嘴21向炭块表面进行吹风,从而对炭块进行除尘和快速冷却。在实际使用时,在通风箱2中还可以设置除尘系统(图中未示出),或通过管道与外部除尘设备或车间除尘系统连接。此外,还可以在通风箱2的底部设置可转动的清扫辊19,清扫辊19上具有毛刷,用于对炭块底面灰尘进行清扫;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清扫辊19还可以替代为设置在第三无动力辊输送带18的输送辊之间(即炭块底部)的吹风气嘴21,炭块底部从该吹风气嘴21上通过时,吹风气嘴21即可对炭块底面吹风除尘。
45.如图1-图3所示,第二输送带3上靠近第三输送带5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炭块表面是否具有裂纹的扫描装置22,扫描装置22包括若干用于扫描炭块表面的扫描镜头23,通过设置扫描镜头23的数量、位置和角度来对炭块的六面进行扫描,形成图像上传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比来识别出炭块表面是否存在裂纹,从而判断炭块是否为合格熟块。第二输送带3和第三输送带5之间还设置有转向装置4,转向装置4包括可转动的第四输送带41,第四输送带41分别与第二输送带3和第三输送带5对接,用于传递炭块。第四输送带41设置成由电机驱动的动力辊输送带,第四输送带41底部还连接有一转动驱动装置42,炭块经扫描装置22扫描后输送到第四输送带41上。若炭块合格,第四输送带41将其输送给第三输送带5,然后由码块输送架6将炭块输送到码块区域进行码放。若炭块不合格,则第四输送带41将其输送到废块下料区,由工作人员或产线上的搬运机组、机械手等装置将不合格废块从第四输送带41上取下。如本实施例中,第四输送带41接收到炭块后,若炭块合格,则转动驱动装置42驱动第四输送带41转动,第四输送带41将合格熟块输送给第三输送带5。若炭块不合格,则直接输送到废块下料区。
46.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均设置成无动力辊输送带,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上分别具有第一推块小车9和第二推块小车10。第一推块小车9和第二推块小车10均包括移动架11和设置在移动架11上的夹持气缸1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架11设置成龙门架形状,夹持气缸12分别设置在其两侧,使得夹持气缸12位于炭块两侧从而对炭块进行夹持。移动架11底部还设置有移动轨道13,移动架11可以由电机丝杆进行驱动移动。第一推块小车9将一组炭块(如图示,一组炭块数量以四个为例)分别
运输到第一输送带1上的相应位置,第二推块小车10将第二输送带3上的炭块依次向转向装置4方向推动,每个炭块经过扫描装置22扫描然后输送到第四输送带41上。通过第一推块小车9和第二推块小车10的设置,使得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可设置成无动力辊输送带,即可精确控制每个炭块的位置,并且能够对每个炭块进行独立输送,与传统板链和悬链输送带相比,大大提高了输送带的结构强度,使输送带故障率降低,且降低了成本。
47.如图1和图2所示,码块输送架6包括码块架61和可移动设置在码块架61上的搬运组件62,搬运组件62包括第一竖直驱动装置63和连接在第一竖直驱动装置63上的夹爪64。当炭块到达一码块输送架6位置处时,该码块输送架6的第一竖直驱动装置63驱动夹爪64下移,夹爪64抓取炭块然后复位,然后搬运组件62沿着码块架61移动以将炭块输送带码块区域进行码放。第三输送带5可以设置成由电机驱动的动力辊输送带,也可设置成如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3的无动力辊输送带,并在其上设置如第一推块小车9和第二推块小车10的推动单位来推动炭块运动。
4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第一推块小车9将焙烧炉机组烧制完成的一组炭块依次推动到第一输送带1上的相应位置,然后第二竖直驱动装置81驱动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升以将炭块从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顶起。然后第一推动装置14将一组炭块从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推动到通风箱2中,通风箱2的开合门17关闭,通风箱2中的通风组件对一组炭块进行吹风冷却和除尘。除尘结束后,开合门17打开,通风箱2中的第二推动装置16将炭块推出到第二输送带3的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上,第二无动力辊输送带8回落使得一组炭块降落在第一无动力辊输送带7上。
49.然后第二推块小车10依次推动炭块经过扫描装置22扫描、检测炭块表面是否存在裂纹,以初步判断炭块的合格度。然后炭块被第二推块小车10推动到转向装置4上,转向装置4依据炭块是否为合格熟块而将炭块输送给第三输送带5,或输送到废块下料区域。合格炭块在第三输送带5上运输至码块输送架6下方,码块输送架6拾取炭块并将其转移到码块区域进行码块存储。
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