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3659发布日期:2022-12-10 05: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镁主要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溶液,镁离子不断被富集,且较难净化分离,给湿法炼锌系统造成诸多的影响和危害。主要是电解液中镁离子浓度含量较大时可增大溶液粘度,进一步增大溶液电阻而增加电耗。因此,在锌电积时,镁离子浓度应控制在10-12g/l以下,若浓度过高,需对镁离子进行净化除杂。常规的除镁方法是将电解液倒入至容器中,然后向其中加入除镁剂,使得镁离子结晶沉淀。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个问题,生成的结晶物容易粘附在容器壁上,一方面会阻缓后续结晶物的形成,另一方面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费时费力还容易清理不干净,从而造成电解液除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包括桶体和搅拌杆,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为粗糙状,在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安装有三相电机,在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搅拌杆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刮板,所述刮板贴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
6.在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空隙的二分之一宽度,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二楔形块,在所述第二楔形块与所述凹槽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弹簧,在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二楔形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空隙的二分之一宽度,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斜面相互平行。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楔形块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楔形块的数量为一个。
8.进一步的,所述三相电机悬置于所述桶体的正上方,在所述三相电机与所述桶体之间设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与所述三相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
9.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相对于所述桶体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
10.倾斜设置的刮板对桶体内侧壁上粘附的结晶物的刮除效果更佳,刮除下来的结晶物能够顺着刮板倾斜的方向滑落。
11.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数量为三个。
12.三个刮板共同起到支撑作用,能够有效保证套筒稳定地位于桶体中心处。
13.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刮板以所述套筒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
14.进一步的,在靠近所述桶体的内底部处设有环状收纳槽,所述环状收纳槽沿所述
桶体的内周壁设置,所述环状收纳槽的槽口位于所述刮板的正下方。
15.环状收纳槽的作用在于收纳被刮下的结晶物。
16.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收纳槽的底部未与所述桶体的内底部接触,在所述环状收纳槽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液孔。
17.如此设置,使得在将电解液从桶体内排出时,环状收纳槽中不会残留液体。
18.进一步的,在所述环状收纳槽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环状收纳槽贴合,在所述活动块上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安装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
19.活动块的作用在于使得环状收纳槽内的结晶物被收拢到一堆,便于转移出去。
20.进一步的,在所述桶体上分别设有排液口和排渣口,所述排液口贯穿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排液口处设有第一球阀,所述排渣口依次贯穿所述桶体的侧壁和所述环状收纳槽的侧壁,在所述排渣口处设有第二球阀。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通过设置在搅拌杆上的第一楔形块与设置在套筒内壁的第二楔形块相互配合,使得搅拌杆在正向转动时,第一楔形块遇到第二楔形块时能够将其压下,从而使得搅拌杆转动而套筒不转动,仅起到搅拌作用,刮板不动,当需要对桶体内壁进行清理时,调控三相电机控制搅拌杆反向转动,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相互卡住,使得第一楔形块推动第二楔形块,从而驱动套筒转动,套筒带动刮板转动,对桶体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三相电机正向转动时搅动液体,反向转动时刮除桶体内壁的结晶物,方便高效,且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所示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中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1所示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中的套筒与搅拌杆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28.图5为图4中a处的截面图;
29.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标:1-桶体,11-环状收纳槽,111-漏液孔,112-活动块,1121-第二连杆,12-排液口,121-第一球阀,13-排渣口,131-第二球阀,2-搅拌杆,21-第一楔形块,3-三相电机,31-弯杆,4-套筒,41-第一连杆,42-凹槽,43-第二楔形块,44-弹簧,5-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包括桶体1和搅拌杆2,桶体1的内侧壁为粗糙状,在搅拌杆2的顶部安装有三相电机3,该三相电机3悬置于桶体1的正上方,在三相电机3与桶体1之间设有弯杆31,弯杆31的一端与三相电机3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在桶体1的外侧壁上,在搅拌杆2上套设有套筒4,套筒4的内壁与搅拌杆2的外壁之间留有空隙,在套筒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杆41,在第一连杆41的端部设有三个刮板5,三个刮板5以套筒4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刮板5贴于桶体1的内侧壁,该刮板5相对于桶体1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在靠近桶体1的内底部处设有环状收纳槽11,环状收纳槽11沿桶体1的内周壁设置,环状收纳槽11的槽口位于刮板5的正下方,环状收纳槽11的底部未与桶体1的内底部接触,在环状收纳槽11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液孔111,在环状收纳槽11内设有活动块112,活动块112与环状收纳槽11贴合,在活动块112上安装有第二连杆1121,第二连杆1121的端部安装于套筒4的外侧壁上,在桶体1上分别设有排液口12和排渣口13,排液口12贯穿桶体1的底部设置,在排液口12处设有第一球阀121,排渣口13依次贯穿桶体1的侧壁和环状收纳槽11的侧壁,在排渣口13处设有第二球阀131;
35.在搅拌杆2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楔形块21,第一楔形块21的高度大于空隙的二分之一宽度,在套筒4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42,在凹槽42内设有一个第二楔形块43,在第二楔形块43与凹槽42的内底部之间设有弹簧44,在弹簧44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二楔形块43的高度大于空隙的二分之一宽度,第二楔形块43的斜面与第一楔形块21的斜面相互平行。
36.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湿法炼锌电解液用除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37.将待除镁的电解液倒入至桶体1内,加入除镁剂,本实施例采用氟化钠作为除镁剂,氟离子与电解液中的镁离子形成氟化镁,从而达到除镁的效果,在加入除镁剂后,开启三相电机3使其正向转动,搅拌杆2随之正向转动,由于第二楔形块42的斜面与第一楔形块21的斜面相互平行,当搅拌杆2上的第一楔形块21遇到第二楔形块42以后,会将第二楔形块42压进套筒4上的凹槽41内,从而套筒4不会转动,此时刮板5不工作;当需要对桶体1内侧壁进行清理时,首先开启第一球阀121,将桶体1内的液体排掉,随后调整三相电机3,使其反向转动,此时,第一楔形块21的高端与第二楔形块42的高端相互抵住,第一楔形块21推动第二楔形块42,从而搅拌杆2带动套筒4转动,与套筒4连接的刮板5随之转动,即开始对桶体1内部进行清理,刮下的结晶物顺着倾斜的刮板5落入到下方的环状收纳槽11内,在环状收纳槽11中,活动块112在套筒4的带动下一起移动,将结晶物收拢到一起,当清理完成后,打开第二球阀131,从排渣口13处将结晶物取出即可。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