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料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8333发布日期:2023-03-24 17:3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料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流水线转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料小车。


背景技术:

2.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电镀的过程需要将料桶从滚桶线转运到夹桶线上,实现料桶的转线操作,现有的料桶转线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人工进行逐一搬运,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提高人力成本,所以提出一种转料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转料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电镀的过程需要将料桶从滚桶线转运到夹桶线上,实现料桶的转线操作,现有的料桶转线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人工进行逐一搬运,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提高人力成本,所以提出一种转料小车。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转料小车,包括两个平移轨道和两个提升轨道,两个所述平移轨道表面均对称滑动连接有平移滑板,两个所述平移轨道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四个平移滑板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内部设有平移机构,所述承载板顶部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设有料桶,所述放置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料桶配合使用的桶夹,所述料桶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桶夹配合使用的夹桶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提升轨道分别对两个平移轨道相远离的一侧设置,所述连接板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两个提升轨道顶部,所述顶板顶部设有与连接板配合使用的提升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位于顶板一侧设置,所述二号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顶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绕带辊,所述连接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吊环与对应的绕带辊之间通过抗拉布带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提升轨道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提升滑板,两个所述提升滑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两个转轴和安装框,所述一号电机位于承载板顶部设置,所述一号电机输出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所述转轴位于承载板内部对称设置且均与承载板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对应的平移滑板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
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平移轨道远离承载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框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顶部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其中一个转轴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设置的平移机构可以带动承载板沿着平移轨道移动,实现对料桶的平移输送效果,同时可以带动桶夹置于夹桶座上方,然后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与吊环配合带动连接板上移,因为桶夹与夹桶座的存在,可以将料桶吊起,实现对料桶的提升,方便对料桶进行转线操作。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平移轨道;2、平移机构;21、一号电机;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转轴;25、驱动齿轮;26、安装框;27、齿条;3、提升机构;31、二号电机;32、蜗轮蜗杆减速器;33、定位块;34、固定轴;35、绕带辊;36、抗拉布带;4、平移滑板;5、承载板;6、放置板;7、桶夹;8、料桶;9、提升轨道;10、顶板;11、连接板;12、吊环;13、支撑板;14、提升滑板;15、固定板;16、夹桶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
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料小车,包括两个平移轨道1和两个提升轨道9,两个平移轨道1表面均对称滑动连接有平移滑板4,两个平移轨道1之间设有承载板5,承载板5与四个平移滑板4均为固定连接,承载板5内部设有平移机构2,承载板5顶部放置有放置板6,放置板6顶部设有料桶8,放置板6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料桶8配合使用的桶夹7,料桶8上方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支撑板13,两个支撑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桶夹7配合使用的夹桶座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现将料桶8置于放置板6上,通过平移机构2带动承载板5沿着平移轨道1移动,平移完成后,桶夹7位于夹桶座16上方并在垂直方向实现重叠,再带动夹桶座16沿着提升轨道9移动,通过夹桶座16与桶夹7配合实现对料桶8的提升效果。
23.进一步的,两个提升轨道9分别对两个平移轨道1相远离的一侧设置,连接板11上方设有顶板10,顶板10固定安装于两个提升轨道9顶部,顶板10顶部设有与连接板11配合使用的提升机构3,工作时,通过提升机构3带动连接板11移动,连接板11通过支撑板13带动夹桶座16移动。
24.进一步的,提升机构3包括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31位于顶板10一侧设置,二号电机31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器32,顶板10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3,两个定位块33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34,固定轴34与蜗轮蜗杆减速器32输出端固定连接,固定轴34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绕带辊35,连接板1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吊环12,吊环12与对应的绕带辊35之间通过抗拉布带36连接,工作时,启动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31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32带动固定轴34转动,固定轴34带动两个绕带辊35转动,通过吊环12与抗拉布带36配合,实现对连接板11的提升。
25.进一步的,两个提升轨道9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提升滑板14,两个提升滑板14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3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提升滑板14使夹桶座16的提升更加稳定。
26.进一步的,平移机构2包括一号电机21、两个转轴24和安装框26,一号电机21位于承载板5顶部设置,一号电机21输出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主动齿轮22,两个转轴24位于承载板5内部对称设置且均与承载板5内壁转动连接,两个转轴24的两端与对应的平移滑板4均为转动连接,转轴24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与主动齿轮22啮合连接,安装框26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平移轨道1远离承载板5的一侧,安装框26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7,齿条27顶部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5,驱动齿轮25与其中一个转轴24固定连接,工作时,启动一号电机21带动主动齿轮22转动,主动齿轮22带动从动23转动,从动齿轮通过转轴24带动驱动齿轮25转动,因为齿条27的存在,从而实现承载板5的平移。
27.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现将料桶8置于放置板6上,启动一号电机21带动主动齿轮22转动,主动齿轮22带动从动23转动,从动齿轮通过转轴24带动驱动齿轮25转动,因为齿条27的存在,从而实现承载板5沿着平移轨道1的平移,平移完成后,桶夹7位于夹桶座16上方并在垂直方向实现重叠,再启动二号电机31,二号电机31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32带
动固定轴34转动,固定轴34带动两个绕带辊35转动,通过吊环12与抗拉布带36配合,实现对连接板11的提升,连接板11通过支撑板13实现对夹桶座16的提升,通过夹桶座16与桶夹7配合实现对料桶8的提升效果。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