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8931发布日期:2023-11-16 11:4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属于金刚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干法上砂技术,主要分为上砂剂涂覆、金刚石微粉附着两个部分。在上砂涂覆环节,通过特定装置和自动涂覆技术在母线基体上形成上砂剂附着点,并使上砂剂厚度小于金刚石微粉的直径;在金刚石微粉附着环节,金刚石微粉从自动加砂装置持续进入上砂槽,通过与上砂剂的物理结合,无取向地、快速地附着在母线表面,再进一步地通过预镀和加厚镀,使金刚石微粉固结在母线基体表面,形成切割力。

2、在金刚石微粉附着环节,存在固结不牢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即使通过预镀和加厚镀也无法有效固结,形成最终的切割能力,同时,固结不牢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容易在预镀和加厚镀环节脱落,导致镀液被污染。因此,在金刚石微粉附着环节之后,需要用高速水流将固结不牢固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去除,再进入后续工艺。

3、高速水流去除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具有很大的回收再利用价值,但由于金刚石微粉颗粒度很小,难以通过传统的过滤装置收集,即回收效率不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传统过滤器无法有效过滤冲洗水中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反过来,冲洗水中悬浮的金刚石颗粒会对循环泵和过滤器造成一定的刮擦损伤。因此,针对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金刚砂回收方便快捷,金刚砂回收效率高,减少循环泵损伤,延长泵头使用寿命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

2、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包括母槽和子槽,所述子槽位于母槽上方,所述母槽包括母槽体,所述母槽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溢流板,所述分隔溢流板将母槽体内部分隔为搅动区和静置区;所述搅动区内底部设有搅动导流板,所述静置区内底部设有静置导流板,所述搅动导流板和静置导流板均为漏斗形板件,所述母槽体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泵头位于搅动导流板的底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安装有供水阀门,所述母槽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搅动区连通,所述静置区内上部设有回水导流板,所述回水导流板为折弯导流板,所述回水导流板的前后两端与母槽体前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水导流板的下边缘与母槽体左侧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为进水通道,所述子槽包括子槽体,所述子槽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穿线槽孔,所述穿线槽孔内贯穿有金刚线,所述子槽体底部设有子槽排砂口和子槽溢流管,所述子槽体右侧设有喷水嘴,所述喷水嘴通过子槽供液软管与供水阀门连接,所述回水导流板上方设有回水导流管,所述回水导流管的两端贯穿母槽体前后侧壁并通过子槽回水管与子槽溢流管连接,所述回水导流管的下端面沿轴向设置一条出水口,所述静置导流板底部设有安装在母槽体前侧的静置排砂管,所述静置排砂管通过子槽排砂管与子槽排砂口连接,所述静置排砂管上安装有排砂阀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水嘴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子槽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喷水嘴朝向贯穿穿线槽孔内的金刚线,所述喷水嘴的喷水口为扇形形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槽溢流管的上端面高于子槽体内的内底面,所述子槽溢流管的上端面低于穿线槽孔的下底面。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槽排砂口的上端面低于子槽体内的内底面,所述子槽排砂口处设置有软塞。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板上开设有静置区观察口和搅动区观察口,所述静置区观察口上设置有静置区盖板,所述搅动区观察口上设置有搅动区盖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溢流板上端面低于封板下端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水导流板的折弯角度为120-150°,所述进水通道的宽度为1-4mm。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动区底部设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处设有排空阀门。

11、本发明的优点是:

12、1、通过进水管给母槽搅动区注入纯水,打开供水阀门并启动循环泵,金刚线以一定速度在穿线槽孔内连续运动,喷水嘴的扇形喷水口正对金刚线喷出高速水流,将金刚线表层固结不牢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去除形成砂水混合液进入子槽体内,随着子槽体内液位升高,达到子槽溢流管上表面处,开始溢流回到母槽,子槽为第一级砂水分离装置,由于子槽内液面大部分为静态液面,只有喷水嘴喷溅到的局部区域为动态液面,且子槽内液体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子槽内会有部分金刚砂沉积到子槽底部,液面处部分金刚砂被水流带出子槽进入母槽内,在第一级砂水分离过程中,金刚砂沉淀率预计为35%。

13、2、母槽静置区内,从子槽溢流管溢流出的含砂水流,经子槽回水管分为两路后从回水导流管两端流入回水导流管,再从回水导流管上沿轴线设置的细长条形出水口缓慢流出,缓慢流出的含砂水流淋落到回水导流板的斜面上,含砂水流被进一步减速后从回水导流板的进水通道进入母槽静置区。该处进水通道紧靠母槽体左侧板内壁,缓慢的水流进入母槽静置区后会沿母槽体左侧板内壁流动,含砂水流经过多次减速后,流速几乎接近零速;

14、母槽静置区为第二级砂水分离装置,由于含砂水流流速缓慢,也就是说,水流内的金刚砂的运动速率很小,同时母槽静置区槽体相对较深,金刚砂具备了很好的沉积条件,随着母槽静置区液位的升高,槽底部分积水越平静,越利于金刚砂沉积;当液面与分隔溢水板平齐时,液面处水流开始溢流进入母槽搅动区,溢流速度仍然很慢,且只发生在液面处。此过程中,水中的金刚砂由于密度较大而缓慢沉积,这就导致母槽静置区内表层水的含沙量最低,且越靠近分隔溢流板,含砂量越低,母槽静置区内,靠近分割溢流板处的水含砂量最低;回水导流板处的回水通道可低于分隔溢流板上表面,相对平静的水中,金刚砂只会沉积,这就从结构上保证了金刚砂不发生向上翻滚,并溢流入搅动区;因此,母槽静置区有效沉积了更多金刚砂,从而保证进入母槽搅动区的金刚砂处于很低的水平,在第二级砂水分离过程中,金刚砂沉淀率预计为60%。

15、3、母槽搅动区设计为漏斗形槽体,容易聚集少量残余的金刚砂并被循环泵吸附,经过多次的循环,使金刚砂综合回收率达到95%以上,达到金刚砂沉淀回收的目的。

16、4、子槽槽体及母槽静置区内积砂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在机台保养或金刚线下盘时回收金刚砂,排砂阀门处,外接盛砂容器,先打开排砂阀门,将母槽静置区内砂水混合液一起排出;打开子槽内子槽排砂口软塞,将子槽内砂水混合液一起排出;冲洗子槽内部及子槽排砂管、子槽回水管,冲洗完成后将子槽排砂口软塞安装好;打开母槽静置区盖板,冲洗静置区内壁、回水导流管、回水导流板、静置区导流板等,冲洗完成后,关闭排砂阀门,关闭静置区盖板;通过搅动区的进水管再补充适量纯水,即可开始下一次制线及金刚砂回收任务。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槽和子槽,所述子槽位于母槽上方,所述母槽包括母槽体,所述母槽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溢流板,所述分隔溢流板将母槽体内部分隔为搅动区和静置区;所述搅动区内底部设有搅动导流板,所述静置区内底部设有静置导流板,所述搅动导流板和静置导流板均为漏斗形板件,所述母槽体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泵头位于搅动导流板的底部,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安装有供水阀门,所述母槽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搅动区连通,所述静置区内上部设有回水导流板,所述回水导流板为折弯导流板,所述回水导流板的前后两端与母槽体前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回水导流板的下边缘与母槽体左侧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为进水通道,所述子槽包括子槽体,所述子槽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穿线槽孔,所述穿线槽孔内贯穿有金刚线,所述子槽体底部设有子槽排砂口和子槽溢流管,所述子槽体右侧设有喷水嘴,所述喷水嘴通过子槽供液软管与供水阀门连接,所述回水导流板上方设有回水导流管,所述回水导流管的两端贯穿母槽体前后侧壁并通过子槽回水管与子槽溢流管连接,所述回水导流管的下端面沿轴向设置一条出水口,所述静置导流板底部设有安装在母槽体前侧的静置排砂管,所述静置排砂管通过子槽排砂管与子槽排砂口连接,所述静置排砂管上安装有排砂阀门;所述喷水嘴通过安装法兰安装于子槽体的右侧壁上,所述喷水嘴朝向贯穿穿线槽孔内的金刚线,所述喷水嘴的喷水口为扇形形状;所述子槽溢流管的上端面高于子槽体内的内底面,所述子槽溢流管的上端面低于穿线槽孔的下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槽排砂口的上端面低于子槽体内的内底面,所述子槽排砂口处设置有软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上开设有静置区观察口和搅动区观察口,所述静置区观察口上设置有静置区盖板,所述搅动区观察口上设置有搅动区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溢流板上端面低于封板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导流板的折弯角度为120-150°,所述进水通道的宽度为1-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区底部设有排空口,所述排空口处设有排空阀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金刚线金刚砂回收装置。包括母槽和子槽,子槽位于母槽上方,母槽包括母槽体,母槽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溢流板,分隔溢流板将母槽体内部分隔为搅动区和静置区;搅动区内底部设有搅动导流板,静置区内底部设有静置导流板,搅动导流板和静置导流板均为漏斗形板件,母槽体上端设有封板,封板上安装有循环泵,子槽包括子槽体,子槽体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穿线槽孔,穿线槽孔内贯穿有金刚线,子槽体底部设有子槽排砂口和子槽溢流管,子槽体右侧设有喷水嘴正对金刚线。本发明结构简单,金刚砂回收方便快捷,金刚砂回收效率高,减少循环泵损伤,延长泵头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杜路鹏,周坤,王彦龙,沈婷,朱玉祥,叶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原轼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