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7582发布日期:2023-11-16 09:4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变形门外板加工,特别涉及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而防变形门外板时常见的汽车配件之一。

2、在汽车防变形门外板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电泳涂装。电泳涂装是一种特殊的涂膜形成方法,它是将具有导电性的防变形门外板浸渍在用纯水稀释的、固体份较低的电泳槽中作为阳(或阴)极,电泳槽中另设有与其相应的阴(或阳)极,两电极间通直流电到一定时间,在防变形门外板的表面析出均一、不溶于水的涂膜。而现有防变形门外板加工使用的电泳槽内部温度升高后,会使电泳液的粘稠度下降,导致工件表面涂设的漆膜出现不均匀的情况,降低电泳漆膜成型后的质量。

3、因此,提出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防变形门外板加工使用的电泳槽内部温度升高后,会使电泳液的粘稠度下降,导致工件表面涂设的漆膜出现不均匀的情况,降低电泳漆膜成型后的质量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系统,包括电泳箱,所述电泳箱侧壁的内部开设有环腔,所述电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电泳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与环腔连通,所述注液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水冷循环组件,所述水冷循环组件包括泵体、第一输液管、冷却箱、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分别分布在电泳箱的两端,所述泵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底部的上表面,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底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泵体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与冷却箱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一端与泵体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与环腔连通,所述第三输水管的一端与冷却箱连通,所述第三输水管的另一端与环腔连通。

3、优选的,所述电泳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电泳箱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

4、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竖板、第一顶板、第一螺纹杆、第一电机和第一方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在电泳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远离电泳箱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一底板呈l型分布,所述第一顶板位于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顶板与第一竖板呈l型分布,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方板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上。

5、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底板、第二竖板、第二顶板、第二螺纹杆、第二电机和第二方板,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在电泳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竖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板远离电泳箱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竖板与第二底板呈l型分布,所述第二顶板位于第二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二竖板呈l型分布,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在第二顶板与第二底板之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顶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二方板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上。

6、优选的,所述第一方板与第二方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同侧两个支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板,两个第一连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板呈对称分布。

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滑轨,所述第一电动滑轨的底部滑动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块,所述第一电动滑块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电动滑块呈对称分布,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板,四个第一电动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板上表面的四角处。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支板上开设有供第三电机驱动轴穿过的圆孔,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杆呈矩阵状分布,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二支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支板,多个第一圆板均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板的上表面。

9、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滑轨,所述第二电动滑轨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电动滑轨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二电动滑轨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第三电动滑轨,同端的两个第三电动滑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支板,两个第五支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板,两个第四支板交错分布,且两个第四支板均与同侧的第五支板呈l型分布,所述第四支板朝向第三支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滑块,所述第二电动滑块位于第四支板远离第五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动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二电动滑轨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五支板背向第三支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夹板,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呈弧形状结构,两个橡胶垫相互靠近的一面均为凹陷面,两个第四支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第三支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两个第四支板之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齿板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其中一个第四支板上固定连接有推板,对应的第三支板的内部开设有供推板滑动的滑动通道,所述推板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上。

11、本发明还公开了防变形门外板的智能加工方法,包括有第一步、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一顶板与第一竖板的配合下,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方板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二竖板与第二底板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方板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框架带动两个夹板和橡胶垫向上移动;第二步、然后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伸出,并在齿轮与两个齿板配合下,使得两个夹板背向移动;第三步、将防变形门外板使用叉车移动至电泳箱的上方,并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接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回收,并在齿轮与两个齿板配合下,使得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实现对防变形门外板的夹持固定;第四步、再次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一顶板与第一竖板的配合下,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方板向下移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二竖板与第二底板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方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板带动防变形门外板向下移动至电泳箱的内部,接着进行电泳操作;第五步、启动泵体和冷却箱,泵体通过第三输水管对环腔内部的水进行抽吸,冷却箱对水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后的水被泵体通过第二输水管输送至环腔的内部,实现对电泳箱的降温冷却。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泵体通过第三输水管对环腔内部的水进行抽吸,冷却箱对水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后的水被泵体通过第二输水管输送至环腔的内部,实现对电泳箱的降温冷却;

14、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圆板转动,第二圆板转动带动第二支板转动,第二支板转动通过支杆带动第三支板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的方向,便于将防变形门外板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

15、将防变形门外板使用叉车移动至电泳箱的上方,并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接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回收,并在齿轮与两个齿板配合下,使得两个夹板相向移动,实现对防变形门外板的夹持固定;

16、第三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圆板转动,第二圆板转动带动第二支板转动,第二支板转动通过支杆带动第三支板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板的方向,便于将防变形门外板与电泳箱的位置对应;

17、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一顶板与第一竖板的配合下,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方板向下移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并在第二竖板与第二底板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方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板带动防变形门外板向下移动至电泳箱的内部,接着进行电泳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