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还原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

文档序号:37349735发布日期:2024-03-18 18: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还原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染料化工中间体制造,具体涉及一种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间-(β-羟乙基砜)苯胺是一种重要的乙烯砜型活性染料中间体,其主要用于生产活性kn-r、活性kn-b及活性翠蓝kn-g。与其他类型的活性染料相比,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具有以下优点:(1)水溶性好。由于活性基本身是β-羟乙基砜硫酸酯,在碱作用下脱去硫酸酯基,成为真正有反应能力的乙烯砜,这样活性基本身带入了附加的水溶性。(2)乙烯砜染料在上染的条件下有高亲和力,在染色后,水解的结果使烯砜基转化成β-羟乙基砜,亲水性很大,易于洗净。(3)在正常的洗涤条件下,乙烯砜基的染料-纤维化学键则很稳定,即使在含10%过硼酸钠氧化剂的洗涤液中、95℃温度下,染色织物仍显示良好的牢度。

2、目前,合成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主要有:(1)铁粉还原法:该法产率低,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铁泥,生产设备庞大,动力及能源消耗较大,所以基本被淘汰。对于书籍(《活性染料》,化工工业出版社,侯毓汾、程侣伯主编)中使用铁粉还原生成间-(β-羟乙基砜)苯胺,不仅产生大量的铁渣,而且产物的纯度不高。(2)催化加氢还原法:该法收率高,但反应需要在高压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且催化剂使用成本高。公开号为cn102952054b报道了一种以体积百分数为90%-99%的甲醇水溶液为溶剂,以纳米镍为催化剂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但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需要加入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工艺繁琐。对于文献合成间-(β-羟乙基砜)苯胺(天津化工,2011,25(01):23-24+27)中作者使用水相加氢还原法,raney-ni催化剂,在温度90℃、3mpa的氢气压力下,反应4~5h。该方法反应条件苛刻,能耗高。对于文献催化加氢制间-(β-羟乙基砜)苯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0,(02),208-211)中作者使用贵金属pd/c为催化剂,催化剂经重复使用5次后得率为81.5%,贵金属pd/c为催化剂成本高,而且不能回收,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成本的浪费。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成本低廉,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污染,高收率和高纯度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合成方法所存在的产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收率、高纯度、高电流效率、低成本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合成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解还原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在双室电解槽中分别加入酸性水溶液,阳极室中酸性水溶液浓度为0.1~5.0mol/l,阴极室中浓度为0.1~5.0mol/l,在阴极室中加入原料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gl-1~1000gl-1,通电电解,控制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恒定,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获得含有所述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电解液;

5、其中,通电时间按下述公式计算:

6、

7、t:通电时间,h;

8、n:加入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的摩尔量,mol;

9、z:实际通电量,f/mol;

10、f:法拉第常数,c/mol;

11、i:电流,a;

12、其中,酸性水溶液为选自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高氯酸中的一种,反应温度为20~100℃,电流密度为100~1000a/m2。

13、所述的阳极室和阴极室由阳离子交换膜隔开,阳离子交换膜为全氟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羧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硬脂酸型阳离子交换膜、溴化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硅酸盐基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

14、所述的阳极室的阳极板为镀铱钛电极、钌铱钛板电极、钌钛电极、石墨电极、二氧化铅电极中的一种,阴极室的阴极板为不锈钢电极、铅电极、铜电极、钛电极中的一种。

15、优选的,酸性水溶液为硫酸,阳极室中硫酸浓度为0.5~2mol/l;阴极室中硫酸浓度为0.5~3mol/l。

16、优选的,反应温度为50~80℃,电流密度为200~500a/m2。

17、优选的,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5gl-1~50gl-1。

1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9、①反应生成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收率高,可达到98%。②该反应过程除析氢反应外,无其他副反应,产物纯度高。③采用电化学合成的方法,以电子为还原剂,工艺过程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还原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双室电解槽中分别加入酸性水溶液,阳极室中酸性水溶液浓度为0.1~5.0mol/l,阴极室中浓度为0.1~5.0mol/l,在阴极室中加入原料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gl-1~1000gl-1,通电电解,控制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恒定,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获得含有所述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电解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室和阴极室由阳离子交换膜隔开,阳离子交换膜为全氟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羧酸型阳离子交换膜、硬脂酸型阳离子交换膜、溴化聚偏氟乙烯阳离子交换膜、硅酸盐基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室的阳极板为镀铱钛电极、钌铱钛板电极、钌钛电极、石墨电极、二氧化铅电极中的一种,阴极室的阴极板为不锈钢电极、铅电极、铜电极、钛电极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水溶液为硫酸,阳极室中硫酸浓度为0.5~2mol/l;阴极室中硫酸浓度为0.5~3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0~80℃,电流密度为200~500a/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在酸性水溶液中的浓度为15gl-1~50gl-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还原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制备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方法。电解还原在双室电解槽中进行,阳极室和阴极室由阳离子交换膜隔开,在阳极室加入酸性水溶液,阴极室加入酸性水溶液和间‑(β‑羟乙基砜)硝基苯。通电电解,控制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恒定,当通入电量达到目标电量后停止通电,获得含有所述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电解液。本发明反应生成的间‑(β‑羟乙基砜)苯胺的收率高,可达到98%,产物纯度高,且工艺过程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胡硕真,张晓灵,张新胜,任明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