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5401发布日期:2023-09-02 18:3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解制氢,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槽。


背景技术:

1、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氢气因其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碱性电解水制氢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将直流电通过碱性水溶液,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易于操作,不易产生环境污染。

2、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通常在电解槽内进行,电解槽往往采用压滤式水电解槽(又称双极式电解槽)。压滤式电解槽包括规律叠压的多个电解小室,每个电解小室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设置在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的隔膜,每个电解小室的阳极板同时是紧邻的电解小室的阴极板,每个电解小室的阴极板同时也是紧邻的电解小室的阳极板。然而,上述电解槽的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槽,用于提高电解槽的密封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解槽,其包括:

4、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压板和第二端压板;

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彼此朝向的表面上的第一端极板和第二端极板,且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均具有外伸于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的外环;

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之间的中间极板;

7、双极性极板,所述第一端极板与所述中间极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端极板与所述中间极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双极性极板;

8、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压板、所述第二端压板、所述第一端极板、所述第二端极板、所述中间极板和所述双极性极板;

9、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的外环,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端压板、所述第二端压板、所述第一端极板、所述第二端极板、所述中间极板和所述双极性极板压紧。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拉紧螺杆,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紧螺杆两端的第一拉紧螺母和第二拉紧螺母;

11、所述第一拉紧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端压板、所述第二端压板、所述第一端极板、所述第二端极板、所述中间极板和所述双极性极板,且所述第一拉紧螺母和所述第二拉紧螺母分别压合在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彼此背离的表面上。

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压板、所述第二端压板、所述第一端极板、所述第二端极板、所述双极性极板以及所述中间极板均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形成第一通孔组,所述第一通孔组内的各所述第一通孔穿设有同一个所述第一拉紧螺杆;

13、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朝向所述中间极板的表面、所述中间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双极性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套设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上,且相对应的所述环形槽与所述第一通孔不相连通。

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组沿虚拟圆形轨迹周向间隔排布;

15、所述第一拉紧螺杆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组内穿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拉紧螺杆。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拉紧螺杆,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拉紧螺杆两端的第三拉紧螺母和第四拉紧螺母;

17、所述第二拉紧螺杆贯穿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的外环,且所述第三拉紧螺母和所述第四拉紧螺母分别压合在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彼此背离的表面。

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槽还包括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19、所述第一端极板与所述双极性极板之间、相邻的所述双极性极板之间、所述双极性极板与所述中间极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套设在所述第一密封垫外,所述第一密封垫套设在所述第一拉紧螺杆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垫和所述第一密封垫分别位于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和内侧。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槽还包括环形隔膜;

21、所述第一端极板与所述双极性极板之间、相邻的所述双极性极板之间、所述双极性极板与所述中间极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环形隔膜,所述环形隔膜覆盖所述环形槽的开口,且所述环形隔膜的内侧边缘与外侧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相接触。

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槽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底部的底脚;

23、所述底脚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压板和所述第二端压板的外周面上,所述底脚包括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齐平。

2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性极板和所述中间极板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

25、所述中间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进液通孔的第一进液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出液通孔的第一出液通道;

26、所述双极性极板的所述进液通孔与所述环形槽不相连通,所述双极性极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出液通孔的第二出液通道;

27、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朝向所述中间极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进液通孔相对,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出液通孔相对;

28、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的外周面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二进液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三出液通道。

2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双极性极板和所述中间极板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出氧通孔和出氢通孔,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双极性极板和所述中间极板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出氧通孔的第一出氧通道,另一个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出氢通孔的第一出氢通道;

30、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所述第二端极板朝向所述中间极板的表面均设置有出氧盲孔和出氢盲孔,所述出氧盲孔与所述出氧通孔相对,所述出氢盲孔与所述出氢通道相对;

31、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或所述第二端极板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氢盲孔连通的第二出氢通道,所述第一端极板和/或所述第二端极板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氧盲孔连通的第二出氧通道。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包括穿设于第一端压板、第二端压板、第一端极板、第二端极板、中间极板和双极性极板的第一紧固件,以及穿设于第一端压板和第二端压板的外环的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一紧固件将第一端压板、第二端压板、第一端极板、第二端极板、中间极板和双极性极板压紧。第一紧固件相较于第二紧固件靠近电解槽端面的中心位置,通过增加第一紧固件,增加了电解槽两端的压力,可以增加电解槽的密封性,减少漏液。此外,增加第一紧固件可以使得电解槽受力均匀,减少第一端压板和第二端压板中间应力集中向外变形,从而防止氢氧串气,也便于减少第二紧固件、第一端压板和第二端压板的尺寸。

3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