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水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6278发布日期:2024-02-07 12: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水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水制氧机。


背景技术:

1、电解水制氧是获得氧气的重要途径,一些便携式的制氧设备也常采用电解水制氧,如公开号为cn214572260u、cn217039227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制氧设备都是基于电解水制氧。但是利用水电解产生氧气的技术一直存在产氧速度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氧气导出的过程中也存在氧气、水气、液态水(水汽)混合形成导致吸氧口喷水的问题。其中公开号为cn217039227u的中国专利中通过在导出氧气的第一气管设置隔水透气膜来解决水进入第一气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水制氧机,解决制氧速度慢及氧气口喷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解水制氧机,包括水容器、泵、气液分离器及电源,所述水容器内设有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阴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氢气气室,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阳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氧气气室,所述氧气气室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用于排出氧气,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泵供电。

3、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连接至所述水容器。

4、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由顶部向下延伸的内筒,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筒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体的相对两侧的顶部。

5、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出口连接至所述水容器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和单向阀。

6、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设有疏水透气膜。

7、进一步地,所述水容器为u型容器,所述氢气气室和所述氧气气室分别位于所述u型容器的两端。

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插电电源或蓄电池。

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0、采用泵和水气分离器结合,在阳极电极端形成负压可以大大提升水解产氧效率,并且可以导出高纯度氧气,同时增加水气分离容器可以帮助水蒸气冷凝,解决吸氧口喷水问题,产氧效率可达每分钟1-5升,氧气纯度达93%。将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至水容器使冷凝水回流,由于气泵运行,在阳极电极端的负压进一步协助水气分离容器底部的冷凝水回流,通过压力控制阀进一步增大水气分离器的压力,间接增大水容器内部和水气分离器之间的压力差,进一步促进水气的分离。与其他方式制氧相比,省去加水加湿的过程,减少了感染污染几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水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容器、泵、气液分离器及电源,所述水容器内设有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阴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氢气气室,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阳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氧气气室,所述氧气气室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用于排出氧气,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液体出口连接至所述水容器,所述液体出口连接至所述水容器的管路上设有压力控制阀和单向阀,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泵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由顶部向下延伸的内筒,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筒间形成环形腔体,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体的相对两侧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设有疏水透气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为u型容器,所述氢气气室和所述氧气气室分别位于所述u型容器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插电电源或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水制氧机,包括水容器、泵、气液分离器及电源,所述水容器内设有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阴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氢气气室,所述水容器内位于所述阳极电极的一端设有氧气气室,所述氧气气室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用于排出氧气,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阴极电极、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泵供电。本技术可提高氧气产出效率并解决吸氧口喷水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沛,徐伟,罗修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翔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