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2190发布日期:2024-05-17 12:5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引线框架输送,具体涉及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1、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大致分为铜一铁系、铜一镍-硅系、铜一铬系、铜一镍一锡系(jk--2合金)等,三元、四元等多元系铜合金能够取得比传统二元合金更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铜一铁系合金的牌号最多,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抗应力松弛特性和低蠕变性,是一类很好的引线框架材料。

2、电镀过程中需要对引线框架进行上料和下料输送,大部分的输送机构在输送时,都是采用皮带输送件进行支撑,皮带输送件两侧设置有输送挡板,引线框架位于两个输送挡板之间并由皮带输送件作为支撑,随后进行前进输送;当引线框架的宽度增加时,无法放入到两个输送挡板之间,当引线框架的宽度减少时,两个输送挡板的间距过大,引线框架会从中掉落,不易于输送。

3、由此申请此前研发了如公告号为cn219566654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引线框架加工设备的可调轨道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第一输送板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带输送件,第二输送板安装有多个输送滚轮,输送滚轮和带输送件横向对齐;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底部导向件以及调节驱动件;需要前进输送的引线框架置于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之间,底面分别与带输送件以及输送滚轮贴合,带输送件前进运动地带动引线框架前进输送;当引线框架的尺寸发生变化后,可通过调节驱动件带动第二输送板沿着底部导向件滑动,使得第二输送板与第一输送板间距发生变化,使得不同尺寸的引线框架能够被前进输送,不会出现掉落或者卡料的现象发生。

4、而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引线框架,除了输送轨道的间隙需要调整,对待移送至输送轨道上的层叠的引线框架的护板也需要调整,以及输送轨道上的对引线框架进行阻挡定位的挡块位置也需要调整,现有技术分别对各个模块单独调整,调整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不协调误差。尤其是申请人目前应用的镀锡生产线,要求调整响应速度快。

5、再者,电镀过程中需要对引线框架进行上料和下料,专利号为cn201811397007.6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的拨动移送装置及方法,装置及方法用于自动移动拨送引线框架进行预热,通过所述传动模块控制所述拨杆进行运动,所述拨杆带动所述拨爪将排列好的引线框架从所述上料平台上拨动移送至所述预热台,从而实现引线框架的拨送移动及预热处理。

6、如申请人此前研发的公开号为cn219566761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抓取式转动上料机构,包括移送模组和夹料机构,移送模组包括往复移动的驱动座,驱动座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转动驱动件;夹料机构包括一对相向、相背运动的夹持抓手,夹持抓手包括沿抓手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抓手驱动板,抓手驱动板安装有一个以上的纵向布置的抓手驱动条,抓手驱动条安装有对引线框架底部板边提起支撑的夹料手指;需要夹持的引线框架可先贴住抓手底板底部,可对不同宽度尺寸的引线框架配合,提高了夹持稳定性的同时,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引线框架;随后通过移送模组和转动驱动件驱动下,夹料机构可转动180°,随后可横向移送到其中一处进行下料或上料。

7、如申请人此前研发的公开号为cn219216699u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的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设备的往复移送机构,包括用于夹取引线框架的驱动座以及与驱动座传动配合的驱动轴,驱动轴传动连接有传动件,驱动轴沿长度方向环绕成型有外螺纹槽,其中驱动轴的外螺纹槽的中间部分的螺距大于所述外螺纹槽两端部分的螺距,驱动座安装有在驱动轴的外螺纹槽内滑动的滑动块;对引线框架夹取后,传动件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座上的滑动块与驱动轴上的外螺纹槽滑动配合使得驱动座往复移动,在移动时,滑动座在两端的移动速度较慢,在中间部分的移动速度较快,在直线移送时的速度可发生变化,在保证安全输送的前提下提升移送速度,从而提高移送效率。

8、现有技术对于引线框架的夹料手指,针对不同尺寸规格的引线框架,夹料手指调节复杂,降低取放料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包括机台、以及安装在机台上的用于输送横躺姿态的引线框架的主输送机构,主输送机构包括并列布置的定板架和动板架,定板架和动板架分别设置有共同托住引线框架朝后输送的皮带组件,定板架固定于机台,动板架可朝远离/靠近定板架方向移动,机台设置有驱动动板架移动的带宽调节机构;其特征是:

4、位于主输送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叠料工位,叠料工位设有围住引线框架长边的第一护板和围住引线框架宽边的第二护板,第二护板与动板架相连接以同步调节;机台设置有驱动第一护板朝远离/靠近引线框架移动的护板调节机构;定板架和动板架之间设置有挡料模块,用于升起挡住引线框架,挡料模块与第一护板连接;

5、位于机台的下方对应叠料工位处设置有用于撑起层叠的引线框架的抬片机构,抬片机构包括沿主输送机构宽度方向布置的移位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移位滑轨上的移位滑座、用于驱动移位滑座运动的移位驱动模组、竖立安装于移位滑座的抬片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抬片滑轨的抬片座、以及用于驱动抬片座升降运动的抬片驱动模组;

6、位于机台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引线框架逐片地在主输送机构与抬片机构之间转移的移料手组件,其包括持料模组和带动持料模组横向纵向移动的移动模组,持料模组包括持料底座和两组夹料机构,每组夹料机构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持料底座上的持料滑板、固定于持料滑板的夹料手指和用于驱动持料滑板移动的夹料气缸,以带动两组夹料手指相靠近或远离取放引线框架;持料底座还设有调节夹料气缸以及持料滑板初始位置的调位机构。

7、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第一护板的数量为两块,护板调节机构包括护板调节电机、护板调节丝杆和护板调节螺母,护板调节螺母固定于第一护板且套在护板调节丝杆外,两块第一护板对应的护板调节螺母的螺纹相反,以使得护板调节电机带动护板调节丝杆转动时,带动两块第一护板朝相反方向运动;第二护板位于两块第一护板之间。

8、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带宽调节机构包括带宽调节电机、带宽调节丝杆和带宽调节螺母,带宽调节螺母固定于动板架且套在带宽调节丝杆外,带宽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带宽调节丝杆的端部。

9、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挡料模块包括挡料气缸和挡料块,挡料块固定于挡料气缸的活塞杆,在该活塞杆伸出状态下,挡料块才挡住主输送机构上的引线框架;第一护板连接有延伸到主输送机构下方的第二接驳杆,挡料模块固定于第二接驳杆的端部。

10、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叠料工位还是有托片机构,托片机构包括托片板和驱动托片板横移至叠料工位中部的托片驱动气缸;托片板包括呈“[”形的第一托片部和呈“山”字形的第二托片部,第一托片部和第二托片部横向相向布置;第二护板的顶部开有供托片板穿过的穿板槽。

11、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抬片滑轨的上端固定连接移位滑座,抬片滑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位板;抬片驱动模组包括抬片电机和抬片丝杆,抬片丝杆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移位滑座和对位板,抬片座与抬片丝杆之间螺纹连接,抬片电机用于带动抬片丝杆转动;抬片座包括根基部、延伸部和抬片部,根基部设置有与抬片丝杆相螺纹连接的驱动部和供抬片滑轨穿过的导向孔,延伸部与根基部相互呈t形布置,抬片部固定于延伸部的远离根基部的一端,抬片部设置有支撑层叠引线框架的顶料面。

12、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机台设置有位于主输送机构上方的用于输送竖立姿态的引线框架的钢带输送机构、以及将引线框架逐片地在主输送机构与钢带输送机构之间转移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机台的托架、固定于托架的且相对主输送机构并列布置的随动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随动滑轨上的随动座、用于驱动随动座往复运动的随动驱动模组、可翻转地安装于随动座的翻转架、用于驱动翻转架转动的翻转驱动模组、安装于翻转架的夹料爪、用于驱动夹料爪张合的夹放驱动模组;动板架设置有供夹料爪穿过的让位通孔。

13、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持料底座设置持料滑轨,两组夹料机构的持料滑板分别设有与持料滑轨相适配的持料滑座;持料底座的顶部设有支撑臂和支座,支座可相对支撑臂滑动,夹料气缸的缸筒固定于支座,夹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持料滑板固定连接;调位机构包括调位螺杆,调位螺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臂,且支撑臂与支座之间螺纹连接;两组夹料机构分别为第一夹料组和第二夹料组,第一夹料组的支座固定于支撑臂,第一夹料组的支座固定有夹料滑杆,第二夹料组的支座可滑动地连接夹料滑杆,夹料滑杆与调位螺杆相并列布置。

14、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每组夹料机构的持料滑板对应的夹料手指数量为多个,多个夹料手指沿持料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5、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夹料手指的夹料侧为斜面,且斜面设置有卡料齿槽。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镀生产线的上料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

18、(1)当传输不同宽度的引线框架时,调整定板架和动板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带动了围住层叠的引线框架宽度方向的第二护板。当传输不同长度的引线框架时,调整围住层叠的引线框架的长度方向的第一护板的同时也带动定板架和定板架之间的挡料模块,因此只需要针对长度和宽度分别调整一次即可,无需单独多次调整。

19、(2)由于设置了调节夹料气缸以及持料滑板初始位置的调位机构,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被抓取引线框架,先操作调位机构调整夹料气缸的初始位置,使得两组夹料机构的夹料手指的初始距离与引线框架宽度适配,即可满足对应尺寸规格引线框架的取放,提高了取放料效率。

20、(3)移位驱动模组能够带动移位滑座以及抬片座退出或进入引线框架堆叠的工位,以便在上料过程中让出空间,更换下一叠引线框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