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371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采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地下矿山的开采中,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产量占我国地下矿山开采总量的80%以上,该采矿方法以爆破分间为单元进行回采,分间的高、宽、厚三度尺寸为其主要的结构参数,分别称为分段高H、进路间距L、崩矿步距。回采出矿所放出的矿岩空间形态可近似地用椭球体描述,称为放出体。其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国内矿山受传统放矿理论的影响,一直沿用分段高H大于或等于进路间距L的结构参数,由于加大分段高度在凿岩、装药、爆破等工艺上的困难较大,所以结构参数始终大不起来,目前我国采矿主要采用小结构参数,劳动生产率低下,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加大结构参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根据分段高、进路间距、崩矿步距制定采矿参数的关系式,放出体为椭球状,其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其特征是以四个放出体为一基本组合,四个放出体在空间五点相切,采矿参数分段高H和进路间距L的比值满足H/L=3/6×a/b.]]>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大进路间距,提高了采矿强度,减少了采矿巷道,采矿成本可大幅下降,该发明也可用于对已有矿山的改造。


附图为本发明大间距平面模型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平面模型取四个放出体1为一组的最小的基本组合,四个放出体1在空间五点相切,放出体1下端为(进路)出矿点2,两个出矿点2的垂直距离为分段高H,水平距离即为进路间距L,分段高H和进路间距L的比值满足H/L=3/6×a/b.]]>具体实施以梅山铁矿为例,将原来采用的分段高×进路间距为15米×15米,改成15米×20米,进路间距加大33%,由此少掘进采矿巷道25%,可降低采矿成本10%以上。
权利要求
1.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根据分段高、进路间距、崩矿步距制定采矿参数的关系式,放出体为椭球状,其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其特征是以四个放出体为一基本组合,四个放出体五点相切,采矿参数分段高H和进路间距L的比值满足H/L=3/6×a/b.]]>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采矿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解决了目前采用小结构参数采矿造成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技术解决方案是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根据分段高、进路间距、崩矿步距制定采矿参数的关系式,放出体为椭球状,其长半轴为a,短半轴为b,其特征是以四个放出体为一基本组合,四个放出体在空间五点相切,采矿参数分段高H和进路间距L的比值满足H/L=/6×a/b。本发明主要用于地下矿山的开采。
文档编号E21C41/00GK1508391SQ02155080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董振民 申请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