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7252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属石油采油设备中的修井机械类。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田在修井作业中经常使用的修井设备是汽车修井机,它的优点是通过汽车底盘在公路上有良好的运移性且作业准备工作量小,缺点是操作方式为行驶操纵与作业操纵分离,立放井架视野不好,安全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而轮式通井机底盘可将井架安装在驾驶室正前方对井口视线较好,操作直观,驾驶室位于中部。但是现技术中履带式通井机不能进行改造加以运用,而传统的履带式通井机特别适合在油田沼泽地以及路况较差的环境下施工,但随着油田发展,路面环境得到了改善因此这种履带通井机,已不适应施工需要,其主要原因是运移速度慢,装载运输困难,因此,现有履带式通井机改造已成为当今发展的方向。
经国内文献检索报道1介绍了自携井架(高18米)的TJ12/50A型轮式通井机,该机由液压系统,专用底盘绞车、驾驶室发动机井架组成;
文献2介绍了LTJ-H型轮式通井机。该机由液压千斤,车前架、铰接轴总成、滚轴及绞车架、滚筒及液路系统、驾驶室及控制系统该机绞车采用动力及传动系统组成,文献3介绍了TJ12型轮式通井机,用液压和气压两套车制动系统,操作灵活、作业安全。
文献4介绍了由底盘、发动机、驾驶室、绞车井架组成的轮式通井机。
文献5介绍了由车架、井架、发动机、滚筒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组成的轮式通井机。
文献6介绍了轮式通井机的改进与创新,采用液力机械传动自带伸缩式井架、正体钢性太梁、双驾驶室操作。综上所述设备均为轮式通井机而用履带式改造的胶轮通井机未见报道。(据辽宁科技情报所查新检索报告2002.6.28记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它是将现有履带式通井机改造机械传动、液压操纵的胶轮式通井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是由轮胎、驾驶室、发动机、=绞车、井架、底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井机轮胎是将履带改为四条宽基工程机械橡胶轮胎,所述的通井机为前桥液压转向,后桥驱动,驾驶室位于底座中部,井架底座安装在驾驶室正前方,操作台与行驶操作台同设在一个驾驶室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履带式通井机更换为四条宽基工程机械橡胶轮胎及采用液压转向前桥和后桥驱动,移动方便因此行驶速度快,方便作业,另外,该装置机械部位装有液压差速器,液压操作可降低作业机械故障率;另外,由于通井机顶部放置有18米的液压升降井架并带有自动锁,井架与通井机构成一体化,使油井作业更为方便、快捷、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中1轮胎、2驾驶室、3发动机、4绞车、5井架、6通井机底盘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该机是将现有履带式通井机改造成机械传动、液压操纵的轮式通井机。它由通井机底盘6、发动机3、驾驶室2、绞车4、井架5及轮胎1组成。驾驶室2位于通井机底盘6中部,作业操作台与行驶操作台同设在驾驶室内,共用一套操作机构,这样当作业与车辆行驶时都可以照应,视野开阔,工作时朝向同一方向,对井口非常便利、直观、作业准备工作量短、操作人员安全舒适。井架5为自背18米液压两节升降井架,带有井架固定自动锁,安装在驾驶室的正前方,对井口便利视线较好,直观、作业准备工作量小。通井机能配30吨底盘在底盘下配备四条宽基工程机械橡胶轮胎1,并选用后桥驱动前桥液压转向系统,特别适合野外作业。绞车4安装在驾驶室正前方。
该装置工作时,司机在驾驶室内操作液压系统使井架立起,并使绞车滚筒对准采油井口,绞车上面钢绳经井架天车滑轮下入井口内,便可进行油井作业,当工作完毕之后,车体可以较快速度在公路或沼泽地带行驶。
权利要求1.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由通井机轮胎(1)、驾驶室(2)、发动机(3)、绞车(4)、井架(5)、底盘(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井机轮胎为四条宽基工程机械橡胶轮胎(1),该通井机为前桥液压转向,后桥驱动,驾驶室(2)位于底盘(6)的中部,井架(5)的底座安装在加驾驶室正前方,作业操作台与行驶操作台同设在一个驾驶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改胶轮通井机,属石油采油修井机类。它由轮胎、驾驶室、发动机、绞车、井架、底盘组成,通井机轮胎为胶轮胎,采用液压转向,后桥驱动,驾驶室位于底盘中部,井架底座安装在驾驶室正前方,作业台与行驶操作台同设在驾驶室内,本装置还采用了机械传动液压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履带通井机改为胶轮通井机,因此,作业时操作方便、快捷、安全,能在任何路况条件下快速行驶,由于本装置结构简单,施工容易,特别适合用于现履带式通井机的改造。
文档编号E21B41/00GK2601301SQ03211449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
发明者赵纯忠 申请人:赵纯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