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举阀工作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8149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举阀工作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举阀工作筒,属井下管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举井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把气举阀直接固定在油管上的方法进行气举生产,该种方法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弊端1、气举井生产时,高压注入气通过阀套内部气流通道后,直接冲击油管内壁,易导致油管在此位置穿孔,形成串气,影响气举井正常生产;2、在修井起、下作业过程中,气举阀与套管内壁碰撞而造成气举阀损坏,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气举阀工作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气举阀工作筒的筒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套和阀套,保护套和阀套的轴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阀套内加工有内螺纹,阀套与筒体之间开有斜向上的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能增强气举阀固定的可靠性,保证气举阀起、下作业过程中不受损坏,工作正常,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安全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螺纹、2-保护套、3-筒体、4-阀套、5-气流通道、6-下螺纹;具体实施方式
气举阀工作筒是根据气举井生产原理设计发明的。气举阀工作筒能广泛用于油田气举井生产,并能固定和保护气举阀。如图1所示,气举阀工作筒的筒体3的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1、6,在筒体3的侧壁上设有保护套2和阀套4,保护套2和阀套4的轴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阀套4内加工有内螺纹,阀套4与筒体3之间开有斜向上的气流通道5。
使用时,先在地面上将调试好的气举阀穿过保护套2,将气举阀的下端与阀套4螺纹固定,保护套2将气举阀上端固定。在气举井修井作业时,将在地面上装配好的新型气举阀工作筒的上、下端与油管相联接,下入到气举井管柱设计的深度处。在气举井生产时,保护套2可防止气举阀径向振动,确保气举阀工作性能稳定,阀套4内部的气流通道5可引导高压气流斜向上进入油管后,沿着油管轴心的方向流动,推动油管内的流体,使高压气流与流体迅速溶合,提高了气举井举升效率;高压气流从气流通道5出来后没有直接冲击油管内壁,避免了因对油管内壁的直接冲击而造成的工作筒穿孔,可有效保护气举阀工作筒,延长气举井生产周期。
当气举阀或工作筒出现问题而影响气举井生产时,通过修井作业,将气举阀工作筒从井内起出来,在地面上用工具从阀套4处卸下气举阀,从保护套2内部取下气举阀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气举阀工作筒,其特征在于筒体(3)的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1)、(6),在筒体(3)的侧壁上设有保护套(2)和阀套(4),保护套(2)和阀套(4)的轴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阀套(4)内加工有内螺纹,阀套(4)与筒体(3)之间开有斜向上的气流通道(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举阀工作筒。在它的筒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外螺纹,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保护套和阀套,保护套和阀套的轴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阀套内加工有内螺纹,阀套与筒体之间开有斜向上的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增强气举阀固定的可靠性,保证气举阀起、下作业过程中不受损坏,工作正常,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安全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B23/01GK2687313SQ200420010499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9日
发明者李小奇, 王海, 王香增, 陈宗林, 李霖, 魏瑞玲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