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坑中为桩基和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5371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基坑中为桩基和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时因施工场地不够和为提前基桩、基底结构施工而创造性解决施工场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施工时,车辆不多、可封路或利用四周道路绿化带、旁边空地等辅助施工。而且由于建筑体量小,有的工程没有地下室,即使有地下室,也不过一层或半层,施工时施工工期、场地压力不大。
而今,都市交通压力极大,轻易封路施工越来越困难。可利用的周边绿地、空地越来越小,即使利用其相对面积也很小。同时由于对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使基坑越来越深,地下室少则一、二层,多则三、四层。所需材料、机具设备、人员大量增加。由于深基,原来基坑边可堆放材料的场地也只能缩小使用,既要控制离基坑边的距离,又要控制堆料重量,大大降低了施工场地使用效能。如果不控制好施工堆料,深基破坏的可能性很有可能发生,给周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并不鲜见。
基坑越深,施工、停留使用越久越不安全。尤其南方雨水本身就多。基坑越深,地下渗水也会越多;地下施工时间越长,地下水的抽排量也就越大,这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也越大。这在旧城改造中尤其突出。
现在基坑施工的一般顺序是基坑支护——基坑土方——桩基——基底土方和结构底模(垫层)——底结构层——的“平推法”施工。
由于基坑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支护施工周期也越来越长。“平推法”施工不能提前为基桩、基底结构施工提供施工操作面;而结构施工时施工场地不够用,给地下或地上施工带来不便、延缓影响系统施工。有效解决施工场地问题进行有效穿插、合理快速施工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基坑中为桩基和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通过解决建筑物的施工场地问题,从而加快建筑物的施工速度,抢先在建筑物内部创造施工场地,支撑建筑物自身的施工。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现场定位,给出基坑位置线,并确定基坑出土口的位置;(2)在基坑位置线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时机进行基坑土方抢挖;(3)抢挖区土方施工到基底要求标高后再沿此区向外挖土方,满足桩施工条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该区的桩基施工;(4)继续沿此区向外挖土方,产生施工部位后可迅速进行该部位的桩基施工,直至整个基坑的桩基施工完毕。
本发明当水位低、坑内土质好的情况下,不论基坑支护是否开始施工,条件许可先从基桩主要分布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桩基施工时便抢先进行桩基施工。
本发明所述的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要对基坑进行止水围幕的施工,根据止水帷幕施工进度和后续施工的急缓来综合确定抢挖施工的时间;然后从基桩主要分布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桩基施工时便抢先进行桩基施工。
本发明所述的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期非常紧急时,不论止水围幕的施工如何及配合情况如何,均对抢挖区采用局部阶梯式的降水方法,确保降水满足抢挖区土方施工的安全和降水曲线要求;抢挖区施工到底后向外安全扩挖以创建施工场地支持桩基施工。
本发明当工期较急时,等止水围幕的指定区域施工完成后,使抢挖区重点向止水围幕完成的区域扩展,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场地。
本发明工期不太急时,等止水围幕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抢挖区到底的土方施工,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场地。
本发明当进行大基坑施工时,抢挖区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的为后续结构施工创建施工场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为结构创建的施工场地下无桩——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现场定位,给出基坑位置线,并确定基坑出土口的位置;(2)在基坑位置线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时机为创建结构施工场地进行针对性抢挖土方、施工到基底标高后,向四周进行扩挖;(3)当此区域可进行则进行垫层、设计有防水则进行防水层、基底钢筋绑扎等施工,满足相关要求则进行结构砼层施工。
B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下有桩则根据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进行操作。当抢挖区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桩已施工,可进行则进行土方、垫层、设计有防水则进行防水层、基底钢筋等施工,满足相关要求则进行结构砼层施工。
如果底层于全局施工不合适,则全力向上进行抢建预定的结构创建施工场地。
本发明当施工场地下无桩、少水、水位深、土质好、稳定等好条件,直接抢挖、直奔主题、创建结构的施工场地。
本发明的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要对基坑进行止水围幕的施工,根据止水帷幕施工进度和后续施工的急缓来综合确定抢挖施工的时间;然后从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施工条件时便抢先进行创建结构施工场地施工。
当施工区域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要在基坑周围进行止水帷幕施工;在进行抢挖区土方施工前,根据地下水情况,在该抢挖区外围进行局部降水,当地下水较丰富时,采用阶梯式降水方法。
本发明当工期非常紧急时,无论止水围幕的施工如何及配合情况如何,均对抢挖区采用局部阶梯式的降水方法,确保降水满足抢挖区土方施工的安全和降水曲线要求;抢挖区施工到底后向外安全扩挖支持创建施工场地施工。
本发明当工期较急时,等止水围幕的指定区域施工完成后,使抢挖区重点向止水围幕完成的区域扩展,迅速使抢挖区变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
本发明工期不太急时,等止水围幕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抢挖区到底的土方施工,并创建结构施工场地。
本发明当进行大基坑施工时,抢挖区所创建的结构施工场地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打破常规、合理快速、多位一体,时空交叉施工的方法,极大提前了桩和结构施工时间,使基坑内和建筑物施工方便、工期缩短许多。由于基坑未支护好就实施抢挖,有效缓减了基坑边向内的侧挤力,使基坑同等支护条件下完成后向内水平总位移会减小,使之对四周的负面影响降低。这种方法使工期较短,会减小基坑支护水平位移和坑内总抽排水量,减少对自然、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雨季施工可加速减少雨水的负面影响,通过“创建施工场地”通道支援基坑支护施工。对基坑外和基坑支护,时间越短越安全,风险越小。如果为人孔桩附近的垫层进行正规施工,这对人孔桩施工有好处,便于土方车、砼车及其它车辆出入,加快桩的施工;同时施工好桩后可修补处理后用做底板垫层,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加速了基础底板结构层施工。如果为预制桩和冲、钻孔桩,就要考虑设备进场、施工情况,抢挖土方挖多深,是否到底要预先定好。由于这两类桩施工设备都较大较重,对施工操作面要求较高。如果操作层下土较软,可就近用基坑表面已撤建筑物余料或干好之土来换填。这种换填法既省钱、又省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在基坑支护未施工完成前(或者还未施工)在基坑内抢先进行开挖。如有透水层则视工程本身情况决定提前或延后抢挖。
2、根据桩的设计决定在抢挖区选择桩是在抢挖前施工还是在抢挖后施工。挖至预定抢挖区底后,边处理本区的桩基施工问题,边利用抢挖区支持基坑内其它区域的基坑支护土方挖除、桩基施工、承台、地梁模的砌筑和底板垫层等施工,迅速完成塔吊施工用以支持基坑内的施工。当抢挖区的某一区域已完成基础模垫层等工作而不需抢挖区车辆通道支持时,依现行操作要求进行该区的底板结构层施工。按已选定的抢挖区合适部分做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使用。如果从全局考虑此层不适合,可抢建更上一层或几层做为“创建施工场地”使用,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场地不够这一瓶颈问题。
这里所谓的“创建施工场地”是指基坑支护未施工完成前为提前基桩、基底施工在基坑中抢挖的施工操作面。之后是为建筑结构等施工提供的机具、设备、材料、加工、堆放、甚至人员生活、办公场地。同为创建施工场地、对桩施工而言,时间越早、面积越大、越方便为越好、越有价值;对结构施工而言,时间越早、面积足够、方便则可以了。
对基坑支护等施工下面用一个“回”字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首先对“回”字进行说明。现在建筑有可能是一栋主楼,也可能是几栋塔楼围合而成。无论怎样都由塔楼和裙楼(个别无裙楼,但有地下室伸延出塔楼底部分)组成。“回”字外“口”边我们假设为基坑边,而“回”字中间的“口”假设为我们的“创建施工场地”区域。由于建设用地形状多种多样,而非塔楼层受制于建设用地形状和塔楼的布局,所以“创建施工场地”未必是方形,也未必是在中间部位。由于大体量施工的复杂性,“创建施工场地”未必仅用非塔楼区域,也未必一次设定(可根据施工进展,一次或多次调设),但原则就是充分利用基坑内空间进行施工自救、自助。
其次对“创建施工场地”进行可行性、创新性和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一)可行性1、实施前提确保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和基坑边外设施等安全。这就要求根据基坑外环境因素、基坑内土层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渗水层、渗水量大小等因素综合平衡。而平衡这些的主要手段就是基坑边离抢挖区的水平距离和抢挖区向下挖的边放坡坡度。如果土质好、基坑浅、地下水位深、没有什么渗透水层和渗水,基坑外没有多大的不利因素,则这水平距离不需要多大,基坑内抢挖区放坡可放陡些,反之则反。
所以当基坑深且小,抢挖区可形成的可操作面积太小则此方法无操作价值。基坑浅些内外条件好些,在假定的可操作区面积下,基坑内所占地面积可相对小些。也就是说基坑越深,坑内外条件越差,在假定的可操作区面积下,所需的基坑内面积越大。所以使用“创建施工场地”施工方法前要综合分析可操作的可能性、可行性和综合价值。可用则用,不可强行。
2、实施的安全因素。
a、确保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和基坑外设施等安全。
这些安全因素是否保证是决定整个工程的进度是否有保障的根本因素,而“创建施工场地”与之相比只是一个加速施工的积极且比较重要的因素。因而我们不能不分轻重,本未倒置。
b、地下水、流泥、流砂等不稳定不安全因素。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不安全因素,实施“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有极大的优势。在条件许可的前堤下可抢先在基坑支护的施工前或施工时就进行实施,效果会是很好的。
而有了以上这些不安全因素,我们就要根据该项目的特定因素、条件、要求对各种不利因素进行精确、细致分析。找出应对的方法、手段、时机等,估算不同处理的可行性结果和成本。然后综合对比,最终确认。
比如说这些不利因素存在,我们不采用相应有对策就冒然抢挖。如果地下水位高,会推动流泥、流砂滑动,就是想挖深也不太现实,这还没说会对基坑外和基坑施工会带来怎样的不利后果。
所以有问题则需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地下水的问题。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既有积极的如在最先抢挖区的预设区域外进行拦截、降水处理,处理好水后先降最先抢挖区内的水,然后进行开挖。也有消极的比如等基坑止水围幕做好,基坑支护施工到好的土层时再进行最先抢挖区抢挖抢建工作。积极也好、消极也好,都应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控制实现好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平衡其利害。
3、基坑内施工机具、设备、土方施工机械车辆、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方便和成本问题。
由于急于后续桩基和结构部分等施工的展开,“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基坑和土方的施工流程。使成熟简单的流程变得复杂多变,因而相关的机具、机械、设备、车辆及人员的安全控制问题,凸显重要。所以此方法的实施必须根据各工地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制严密、可靠的安全施工方案,确保此方法的有效、安全实施。确保基坑内外人员、设备、财产等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堤下方可编制基坑支护、基坑土方和抢挖的“创建施工场地”区域施工的平衡、合理、简单、快速的施工方案。由于强行抢挖,降水总成本会有所增加,会从基坑支护方转移部分到抢挖方。挖运土由于比过去复杂,施工时间提前,土降、滤水时间短等会导致总成本适当多些4、注意雨天施工安全。加强截、排水糸统的建设、确保进出基坑和抢挖区的通道。
5、使用全站仪放线、验线。可准确、分散对抢挖区和非抢挖区内桩等进行有效操控,使此施工法才有能够实施的测量保证。
(二)创新性1、时间上根据基坑内外情况选择实施时间。情况好时条件许可时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实施,情况不好时改变、改善不利因素力争在止水围幕完成前后开始实施。这比目前开始挖土方一般是为了配合基坑支护的施工,一层一层支护往下进行时慢慢挖土方,当基坑支护某部分支护到坑底时那部分位置的基坑土才挖到位,之后往后退挖才能挖出部分坑底施工操作面来。而这时我们不知在抢挖区内已施工多久了!即使基坑很深,直接抢挖风险较大或难以控制,也可在基坑支护往下施工一定深度后,安全有保障时进行抢挖。这也能为“创建施工场地”区域的施工积极提前操作时间。
2、基坑支护支撑上在土钉、锚索等基坑外拉平衡力还未完成时,保证基坑不被破坏是依靠坑内土体支撑。基坑内土好、水位底、渗水少在确保基坑边安全的前堤下同等面积的基坑,其坑边离可抢挖区的水平距离可适当减小,抢挖区边坡可陡些能形成的抢挖区有效操作面积则大些,反之则会小些。抢挖区提前于支护降水,利于支护施工。支护施工也要有重点,强力支持抢挖区和“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
由于基坑未支护好就实施抢挖,有效缓减了基坑边向内的侧挤力,使基坑同等支护条件下完成后向内水平总位移会减小。使之对四周的负面影响降低。
3、基坑支护施工上由于“回”字中内“口”的抢挖区先于基坑支护到达坑底,在之后与基坑支护施工同时进行的土方施工中既可以沿“回”字外“口”内自修的运土通道挖运出土,降低土体位置,配合下层支护施工,也可通过“回”字中内“口”往外“口”挖土,可挖到坑底,所挖之土可通过内“口”向外的通道转运出去。所以外“口”是不变的,而内“口”却越变越大。
4、在基桩施工上如果此区为天然基础,可直接抢挖到位,进行垫层、放线、钢筋及砼等施工。
如果为人孔桩,也可直接到位,视坑底基土情况定是否做垫层,之后放桩位线、验线、进行人孔桩的开挖。人孔桩附近的垫层进行正规施工,这对人孔桩施工有好处,便于土方车、砼车及其它车辆出入,加快桩的施工;同时施工好桩后可修补处理后用做底板垫层,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加速了基础底板结构层施工。
如果为预制桩和冲、钻孔桩,就要考虑设备进场、施工情况,抢挖土方挖多深,是否到底要预先定好。由于这两类桩施工设备都较大较重,对施工操作面要求较高。如果操作层下土较软,可就近用基坑表面已撤建筑物余料或干好之土来换填。这种换填法既省钱、又省时。打桩、冲钻桩都需车辆入抢挖区,之后面层一般要施工砼垫层保证正常施工。基坑面满足桩施工条件后立即放线、验线、进行桩基施工。
总之在抢挖区施工要严格、认真处理好防、降、排水和安全问题。如果水多、水大可阶梯式分层拦、降、排水(尤如梯田状),确保基坑支护和抢挖区施工安全。所施工的砼垫层,可用早强水泥、水泥中加速凝剂或提高垫层砼标号,待砼垫层早强满足桩的施工强度需要后,提早抢挖区的桩基施工。在放线上用全站仪,突破了传统施工方式,为抢挖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在时间上提前使不同工种、工序进行同时或交叉施工,打破了传统施工时间的“平推法”。即使同一天,白天施工桩基等,晚上挖运土方(深圳市区白天一般不许运土),极大缩短了基坑、结构底板垫层以下施工总时间。
在空间上平面(基坑边支护)合围,中心(抢挖区)开花;竖向是上面基坑支护,土方等施工,下面是挖、钻、打压桩施工。如果再配上吊车“空中”掩护,真可谓“立体战”了。
三、必要性1、从资金、利息、利润上来考虑缩短基坑内施工时间是有价值的。
2、对基坑外和基坑支护,时间越短越安全,风险越小。
3、这种多位一体,时空均交叉施工会减小基坑支护水平位移,坑内总抽排水量。减少对自然、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4、雨季施工可加速减少雨水的负面影响,通过“创建施工场地”通道支援基坑支护施工。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的要点首先要编制“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安全方案,在满足此安全方案的要求、条件下进行“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案编制。通过相关单位,人员的批准后方才进行实施。方案必须要有极强的针对性、预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搞形式。
难点降水如果基坑内无渗水层、水位低,这不用费多少心思就可以处理好。如果有渗水层、基坑深而水位高,则必须认真严肃对待,不然后果会很严重。止水围幕已施工好的话,降水也无多大难度,因为坑外渗水已基本上被拦截,坑内水位比较容易降低,抢挖土方时相对安全。有时工期急,坑内土质又不好,止水围幕未修或未施工好,急于进行抢挖区施工怎么办呢?这只能先降水、后开挖到底。要降水则必须进行严密、科学的降、排水方案设计。首先得确定最先抢挖到基底位置的区域,根据这一锁定区域,向外延伸,设定需降水的水位曲线,再进行降水布点。降水方法可一次到位,也可叠降多次到位,可井点群点降水,也可井点、坑点、沟渠等降水组合并用确定好降水方案后进行降水操作。
虽然未降水就抢挖到底会塌方,不安全,但我们在保证施工车辆通道安全、方便且畅通的前提下,利用挖沟渠等土降水时,尽量在抢挖前多挖土方(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深些),减少水处理好后的土方施工量和时间。
降水曲线一定,降水水平段距离也可大致定下来。最先抢挖区到位后将向外挖,所以降水曲线将因土方向外挖而随之向外移动,确保土方施工安全。
最先抢挖区视施工所占地大小定,可以是一处,也可能二处甚至多处。一定要清楚“创建施工场地”的第一目的是为基桩等施工抢挖操作面,因而最先抢挖区一定要在桩基施工的主战场,塔楼附近。如果塔楼就在基坑边,那一不能离塔楼太远,二要加速此基坑边支护的施工。第二目的就是支持基坑土方和支护施工,则需平衡确定。
降水曲线,方案在根据施工缓急、拦、截、降、排水的各自不同情况有多种选择。拦、截水一般靠止水围幕,如果围幕未修,又急于抢挖,可打降井水井群、降水也可挖坑点降水,也可挖沟渠(垂直降水曲线)降水,挖坑点和沟渠是比较好的。因为坑占地较大,此方法对其它影响不大,而在处理水问题时也挖除了不少土方;如果基坑太深,一个围合状的沟渠无法完全达到目的,可多增加沟渠围合。下面仍用一个“回”进行说明。
在最先抢挖区施工区,尤如“回”字的内“口”,这个“口”也可能开始就是一个坑点或一段沟渠。围绕这个“口”,外需设一个或多个似“口”字状的沟渠,确保最先抢挖区的降水和施工操作安全。这个内“口”一挖到底,最靠近内“口”的外“口”沟渠次低,在往外之“口”沟渠次高,以次类推。当内“口”向外扩大时,靠近内“口”的沟渠将逐一被内“口”吃掉,所以内“口”之外的“口”要逐一增加外移,确保降水满足施工的安全和降水曲线要求。
我们在四面抵御“水敌”,艰难地往外强扩的时候,也许我们的“救兵”——止水围幕逐步(或早已)到来,使我们四面御“敌”可变为重点御“敌”。减小、减少了我们御“敌”的目标和范围。此时我们抢挖区应重点向“水敌”力量薄弱的区域迅速发展,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创建施工场地”。
对止水围幕还未完成的区域,既可消极防御——保持降水曲线不变、不向外扩张,等待止水围幕完成再图大举反攻;也可积极御“敌”——降水曲线向外移动,内“口”一波接一波向外扩张。在强行推进也要考虑击溃“水敌‘的代价和技巧。如果透、渗水较浅,也可用好土换填、堵水起临时止水围幕的作用。所以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渗、透水层等可因情况而变,用较小的代价,实现我们的目的。
急点车辆通道。活路——有路则活,无路则死。没有通道或通道不畅,只有看着急。土方太实、太重、也太多,只有实实在在的挖运,根本无偷巧这余地。在最先抢挖区外的”回“字截、降水沟渠必须要有通道进入,不然沟渠也无法按要求施工好。穿过沟渠的通道,要么下面降、滤、排水,要么对下面的渗、透水层用好土层进行换填、封堵。严防渗漏从通道下面渗透下去影响系统截、降水,给抢挖区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挖运土通道可修成“井“字,也可修成‘丰”字,也可是它俩的多个随意组合。这些字的字划代表通道,中间的空隙则表示将挖运的土方。如果基坑较深不能一次挖运,又不愿二次挖土,则通道应往内倾下,往外爬升不在同一平面。
抢挖区已抢出部分,可供桩基施工。如果人孔桩,则尽快抢挖人孔桩,把所“创建施工场地”水位降低,使面土干爽,尽快按原设定的坑底通道浇砼垫层,使坑底通道尽快、尽早投入使用,支援坑内土方和支护的施工。所以在最先抢挖区施工时也要抢挖、抢修进入抢挖区的一条甚至多条通道。
无论运土通道在高处,还是在坑底,不但要做好降、排水工作,还要有很好的防排水系统。防止或减少雨水的不利影响。如果是预制桩或中钻孔桩,则可设排水沟和降水井点,确保场内通道安全和使用。
重点是土方开挖现在一般基坑土方施工方法是开始支持基坑支护、支护要往下则先挖运走土方。如此往复,直掩护支护施工到底后拼命抢挖土方,因为挖土方太集中,反过来影响基坑支护收尾和延缓基坑完工。
本发明的土方施工方法是当水位低、坑内土质好的情况下,无论基坑支护是否开始施工,先从基桩最先主攻方位或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就到要求底位(可能有的需要几个台阶施工操作)。然后沿最先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到基坑内支护边附近时要注意节奏,不要影响基坑安全、支护及所需的运土通道。如果基桩是人孔桩(不太深)施工者善于组织指挥,说不定桩施工完了,基坑支护还未完呢!因为人孔桩可在基坑收尾的运土通道上提前施工好。
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在不影响以后施工通道等情况下可有计划先挖、多挖、甚至深挖(要安全、可行)表土。如果强行抢挖施工到底时,止水围幕的施工及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前面已从降水、修通道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现就不再就此深入展开了。但是安全降、排水、挖机、土方车在最先抢挖区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安全,不能急。要确认水位真已降到安全位才抢挖到底。如果此区需二次挖运,则二次挖运,使土方车辆尽量能离坑底远些(且不要车、机竖向一条线)。减少挖机和运土车因土方滑塌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
当抢挖区能支援外四周土方和支护施工时,在最先抢挖区浪费的挖机台班都可以找补回来。此时在上面挖运土有了是否一次挖到位还是留一部分通过坑底通道来解决的选择了。只要施工安全、方便、节省、迅速、怎样选择都可以。
要注意挖土到底部时测量人员用水淮仪控制好标高,多些工人积极配合挖机、清、平好土方、使之一次到位。
平衡点由于为“创建施工场地”,土方、基桩、底结构部分施工,正常秩序被打破,原来的成本分摊将有所改变。如在基坑土方未施工完成前,坑内降水由基坑支护施工方解决,现有可能由土方或基桩施工土方解决。这就存在新旧成本平衡问题。
基坑支护要施工,土方又急于要抢挖“创建施工场地”,这又产生了二者配合变化,这也需平衡。
坑内土质不好、水又多、又急于止水围幕前或完成前施工。这无形增加了降、排水成本、施工安全等问题,这也需平衡。
需平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主要因素是安全、质量、投资(成本)、进度(工期)。在安全、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更多的是考虑成本和工期的平衡。而基坑施工成本比例较小,影响却较大。下面就此可能的主要选择进行平衡1.当水位低、坑内土质好的情况下,不论基坑支护是否开始施工和施工情况,先从基桩最先主攻方位或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就到底位(可能有的需要几个台阶施工操作)。然后沿最先抢挖区(根据坑内情况可能不止一个最先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的“创建施工场地”面积、条件满足相应桩基施工时便抢先进行桩基施工。
2.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抢挖施工时,要看止水围幕的施工及配合情况和后续施工的急缓来综合确定。其它与上“1”后面相同。
2.1.工期“特”急不看止水围幕的施工及配合情况。在确定的最先抢挖区,如“回”字的内“口”,这个“口”也可能开始就是一个坑点或一段沟渠。围绕这个“口”,外需设一个或多个似“口”字状的沟渠,确保最先抢挖区的降水和施工操作安全。这个内“口”一挖到底,最靠近内“口”的外“口”沟渠次低,在往外之“口”沟渠次高,以此类推。当内“口”向外扩大时,靠近内“口”的沟渠将逐一被内“口”吃掉,所以内“口”之外的“口”要逐一向外加“口”,确保降水满足施工的降水曲线要求。如此向外强扩,强行抢挖“创建施工场地”用以支持桩基施工。同时盼望止水围幕的施工及配合。
2.2.工期“中”急要看止水围幕的施工及配合情况。等止水围幕指定区域施工完成,在确定的最先抢挖区仍可参考“2.1”开始施工法,之后我们抢挖区应重点向止水围幕区域迅速发展,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创建施工场地”。无止水围幕区域既可消极防御——保持降水曲线不变、不向外扩张,等待止水围幕完成再图大举反攻;也可积极御“敌”——降水曲线向外移动,内“口”一波接一波向外扩张、强行推进。如果透、渗水较浅,也可用好土换填、堵水。
2.3.工期“普”急等止水围幕施工完成,在确定的最先抢挖区可参考“2.1”开始施工法,之后坑内水大量减少,抢挖区向四周迅速扩挖,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创建施工场地”。
2.4.工期“不”急可按传统施工法慢慢“忽悠”,不在此次探讨范围。
3.坑内情况介于“1”与“2”之间,可参考二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处理。
工期“急”的程度、评判由相关单位综合平衡其利害予确认。
即使“创建施工场地”本身也需平衡。此前者是为了解决基桩提前施工的操作面问题,之后是要解决结构等部分的施工场地问题。为解决结构等部分“创建施工场地1”问题,可在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基桩施工前就确定。一开工,可直奔主题,可先解决好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桩施工,为了这部分桩上结构层施工,可使桩芯砼高于设计,早于28天就满足设计要求。分区验收,利于提前结构隐蔽。如果需更上层,则尽快施工予实现。在桩基、基坑支护也许还未完成时,结构施工的钢筋、模板、支撑等施工材料、设备可入场了。如果无桩基更好,直接抢挖、直奔主题、创建结构的施工场地。水位高低、土质好坏等可参照解决基桩的“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进行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现场定位,给出基坑位置线,并确定基坑出土口的位置;(2)在基坑位置线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时机进行基坑土方抢挖;(3)抢挖区土方施工到基底要求标高后再沿此区向外挖土方,满足桩施工条件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该区的桩基施工;(4)继续沿此区向外挖土方,产生施工部位后可迅速进行该部位的桩基施工,直至整个基坑的桩基施工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位低、坑内土质好的情况下,不论基坑支护是否开始施工,先从基桩主要分布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桩基施工时便抢先进行桩基施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要对基坑进行止水围幕的施工,根据止水帷幕施工进度和后续施工的急缓来综合确定抢挖施工的时间;然后从基桩主要分布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桩基施工时便抢先进行桩基施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期非常紧急时,不论止水围幕的施工如何及配合情况如何,均对抢挖区采用局部阶梯式的降水方法,确保降水满足抢挖区土方施工的安全和降水曲线要求;抢挖区施工到底后向外安全扩挖以创建施工场地支持桩基施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工期较急时,等止水围幕的指定区域施工完成后,使抢挖区重点向止水围幕完成的区域扩展,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场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为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期不太急时,等止水围幕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抢挖区到底的土方施工,迅速使抢挖区变为可供基桩提前施工的场地。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在基坑中为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进行大基坑施工时,抢挖区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8.一种在基坑中为后续结构施工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为结构创建的施工场地下无桩——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进行现场定位,给出基坑位置线,并确定基坑出土口的位置;(2)在基坑位置线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时机为为创建结构施工场地进行针对性抢挖土方、施工到基底要求标高后,向四周进行扩挖;(3)当此区域可进行则进行垫层、设计有防水则进行防水层、基底钢筋绑扎等施工,满足相关要求则进行结构砼层施工;B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下有桩则根据桩基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进行操作。当抢挖区为结构创建施工场地的桩已施工,可进行则进行土方、垫层、设计有防水则进行防水层、基底钢筋等施工,满足相关要求则进行结构砼层施工;如果底层于全局施工不合适,则全力向上进行抢建预定的结构层以创建施工场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基坑中为后续结构施工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施工场地下无桩、少水、水位深、土质好、稳定等好条件,直接抢挖、直奔主题、创建结构的施工场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基坑中为后续结构施工创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场地下无桩,当水位高、土质不好的情况下,要对基坑进行止水围幕的施工,根据止水帷幕施工进度和后续施工的急缓来综合确定抢挖施工的时间;然后从创建施工场地区域或基坑中心附近展开抢挖到底土方的施工,一次抢挖到底或经过几个台阶抢挖到底;然后沿抢挖区向外四周扩挖;当抢挖区的面积和地质条件满足相应施工条件时便抢先进行创建结构施工场地的相应施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时因施工场地不够和为提前基桩、基底结构施工而创造性解决施工场地的方法。该方法由于基坑未支护好就实施抢挖,有效缓减了基坑边向内的侧挤力,使基坑同等支护条件下完成后向内水平总位移会减小,使之对四周的负面影响降低,改变了传统的基础工程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步骤,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统筹安排,能够使各个分项工程穿插施工,极大提前了桩和结构施工时间,使基坑内和建筑物施工方便、工期缩短许多,最终达到创建施工场地,缩短基础、结构工程施工周期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还会减小基坑支护水平位移和坑内总抽排水量,减少对自然、社会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文档编号E02D17/02GK1786353SQ20051010217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黄威力 申请人:黄威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