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315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分支井完井技术中的井下完井工具,属于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技术的高速发展,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是一项正在兴起的能降低油气开发成本,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新的钻井完井技术。由于分支井完井难度大、成功率低限制了分支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支井完井后,后续作业管柱重进难题很难解决,再进入能力是分支井技术中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很多分支井完成后不久,由于管柱重进无法实现,无法进行修井等作业,只有报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要解决分支井完井后侧向分支重进问题,除了完井方案要完善外,与完井方案相配套的管柱重进时的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是一项关键工具,而现在所使用的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其性能远远不能满足管柱重进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不能满足管柱重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该工具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各分支井眼,进行各种修井作业,能够实现一趟管柱完成修井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包括油管、连接油管、油管接箍及上接头,上接头上端连接有带油管接箍的连接油管,上接头下端连接油管,油管外套有开口套管,开口套管内的下部置有导斜器,开口套管下端通过套管接箍连接有调长套管,调长套管下依次连接有定向头、扶正管及引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是由开口套管、导斜器、定向头及引入器等组成,在进行分支井修井作业时,修井作业工具可以通过导斜器的斜面顺利滑入分支井筒内,一趟管柱即可实现修井作业。该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可实现选择性进入各分支井眼,解决分支井完井后侧向分支重进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图中1-连接油管,2-油管接箍,3-上接头,4-接箍,5-开口套管,6-油管,7-导斜器,8-套管接箍,9-调长套管,10-定向头,11-扶正管,12-引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及图2,一种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包括油管6、连接油管1、油管接箍2及上接头3,上接头3上端连接有带油管接箍(2)的连接油管1,上接头3下端连接油管6,油管6外套有开口套管5,开口套管5内的下部置有导斜7,开口套管5下端通过套管接箍8连接有调长套管9,调长套管9下依次连接有定向头10、扶正管11及引入器12,同时,要保证定向头10的斜面与导斜器7的斜面方向一致。
在实际使用中,将钻头等作业工具接在油管6下端,油管接箍2上连接有连接油管1,随着油管6一起将本工具下入井眼。定向头10与预先放置入完井工具的修井定向头配合,保证导斜器7斜面方位与分支井眼方位一致。依靠斜面滑动原理,钻头等修井工具通过导斜器7顺利滑入分支井筒。该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趟管柱实现修井作业,并可实现选择性进入各分支井眼,解决分支井完井后侧向分支重进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包括油管(6)、连接油管(1)、油管接箍(2)及上接头(3),其特征在于上接头(3)上端连接有带油管接箍(2)的连接油管(1),上接头(3)下端连接油管(6),油管(6)外套有开口套管(5),开口套管(5)内的下部置有导斜器(7),开口套管(5)下端通过套管接箍(8)连接有调长套管(9),调长套管(9)下依次连接有定向头(10)、扶正管(11)及引入器(12)。
专利摘要一种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解决了现有的分支井侧向进入工具不能满足管柱重进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上接头(3)上端连接有带油管接箍(2)的连接油管(1),上接头(3)下端连接油管(6),油管(6)外套有开口套管(5),开口套管(5)内的下部置有导斜器(7),开口套管(5)下端通过套管接箍(8)连接有调长套管(9),调长套管(9)下依次连接有定向头(10)、扶正管(11)及引入器(12),解决分支井完井后侧向分支重进问题。
文档编号E21B7/04GK2763454SQ20052002018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6日
发明者祁兆清, 罗凌威, 张庆玉, 于江, 张显军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