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8861阅读:1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装载机的单 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高效率的工程机械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公路、铁 路、港口、码头、煤炭、矿山、水利、国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场所 的铲装作业,现有技术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为连杆机构,通常为反转六 连杆机构或平行正转连杆机构。反转六连杆机构具有地面位置妒斗掘 起力传力比大、铲斗卸料速度快等优点,但在动臂举升过程中,其平移性较差,并且4产斗掘起力传力比急剧减小,造成该机构只能进行4产 装作业而无法进行叉装作业。六连杆机构通常包括前车架、动臂、摇 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六连杆机构是铰接在车架上 进行作业的,现有技术的六连杆机构中前车架、动臂、摇臂、妒斗、 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之间的直线距离还未达到较好的作业性能 和较佳的作业效率,特别是对于装载量为1. 5 - 2. 0吨的装载机而言。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载快捷、掘起力更大的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它包括前车架、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动臂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动臂的前端分别与伊斗的底部相铰接; 两动臂油缸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两动臂油缸的顶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的中部相铰接;摇臂的中部铰接于动臂之间连杆 的中部构成其回转点,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的顶杆端部相铰接,摇 臂的下端与拉杆的一端相铰接,拉杆的另 一端与铲斗的中部相铰接, 转斗油缸的尾端与前车架相铰接;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与伊斗 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4产斗与动臂铰接点至4产斗前端点之间的直线 距离4产斗与动臂4交接点至拉杆与铲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拉杆 与伊斗铰接点至摇臂与拉杆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与拉杆铰接 点至摇臂回转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回转点至摇臂与转斗油缸的顶 杆端部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油缸的顶 杆端部与动臂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转斗油 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动臂油缸 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107 - 2193: 825 - 925: 300 — 350: 530 - 570: 600 - 640: 440 - 480: 1300 - 1340: 290 - 315: 590 - 630。 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与伊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伊斗与动臂铰接点至伊斗前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伊斗与动臂铰接点至拉 杆与铲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拉杆与铲斗铰接点至摇臂与拉杆铰 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与拉杆铰接点至摇臂回转点之间的直线距 离摇臂回转点至摇臂与转斗油缸的顶杆端部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 离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油缸的顶杆端部与动臂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转斗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 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动臂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线 距离为2150: 875: 320: 550: 620: 460: 1321: 301: 610。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装载量为1. 5 - 2. 0 吨的装载机设计出合理的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 油缸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例关系,使得装载机的掘起力更大,妒掘物 料更快,平移曲线合理,保证了运输位置的物料不易洒落,同时在举 升过程中角度变化平緩,保证了装栽机具有较好的作业性能和较佳的 作业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 构,它包括前车架l、动臂2、摇臂3、铲斗4、拉杆5、动臂油缸6 和转斗油釭7。动臂2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1的两侧相铰接,动臂2的前端分别 与妒斗4的底部相铰接;两动臂油缸6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1的两侧相铰接,两动臂油缸 6的顶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2的中部相铰接;摇臂3的中部铰接
于动臂2之间连杆的中部构成其回转点,摇臂3的上端与转斗油缸7 的顶杆端部相铰接,摇臂3的下端与拉杆5的一端相铰接,拉杆5的 另一端与伊斗4的中部相铰接,转斗油缸7的尾端与前车架1相铰接。如图2所示,动臂2与前车架1铰接点为A;动臂2与妒斗4铰 接点为B;拉杆5与伊斗4铰接点为C;摇臂3与拉杆5铰接点为D; 摇臂3回转点为E;摇臂3与转斗油缸7的顶杆端部铰接点为F;转 斗油缸7与前车架1铰接点为G;动臂油缸6的顶杆端部与动臂2铰 接点为H;动臂油缸6与前车架1铰接点为I;伊斗4前端点为J。动臂2与前车架1铰接点A至动臂2与伊斗4铰接点B之间的直 线距离伊斗4与动臂2铰接点B至铲斗4前端点J之间的直线距离 4产斗4与动臂2铰接点B至拉杆5与铲斗4铰接点C之间的直线距离 拉杆5与伊斗4铰接点C至摇臂3与拉杆5铰接点D之间的直线距离 摇臂3与拉杆5铰接点D至摇臂3回转点E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3 回转点E至摇臂3与转斗油缸7的顶杆端部铰接点F之间的直线距离 动臂2与前车架1铰接点A至动臂油缸6的顶扞端部与动臂2铰接点 H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1与动臂2铰接A至转斗油缸7与前车架 1铰接点G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1与动臂2铰接点A至动臂油缸 6与前车架1铰接点I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107 - 2193: 825 - 925: 300 - 350: 530 - 570: 600 - 640: 440 - 480: 1300 - 1340: 290 - 315: 590 - 630。最佳值为A B: BJ: B C: CD: D E: E F: A H: AG: A I 为2150: 875: 320: 550: 620: 460: 1321: 301: 610。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它包括前车架、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动臂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动臂的前端分别与铲斗的底部相铰接;两动臂油缸的尾端分别与前车架的两侧相铰接,两动臂油缸的顶杆端部分别与对应的动臂的中部相铰接;摇臂的中部铰接于动臂之间连杆的中部构成其回转点,摇臂的上端与转斗油缸的顶杆端部相铰接,摇臂的下端与拉杆的一端相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中部相铰接,转斗油缸的尾端与前车架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与铲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铲斗与动臂铰接点至铲斗前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铲斗与动臂铰接点至拉杆与铲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拉杆与铲斗铰接点至摇臂与拉杆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与拉杆铰接点至摇臂回转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回转点至摇臂与转斗油缸的顶杆端部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油缸的顶杆端部与动臂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转斗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动臂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107-2193∶825-925∶300-350∶530-570∶600-640∶440-480∶1300-1340∶290-315∶590-63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 其特征在于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与伊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 离伊斗与动臂铰接点至伊斗前端点之间的直线距离4产斗与动臂铰 接点至拉杆与4产斗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拉杆与伊斗铰接点至摇臂 与拉杆铰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摇臂与拉杆铰接点至摇臂回转点之间 的直线距离摇臂回转点至摇臂与转斗油缸的顶杆端部铰接点之间的 直线距离动臂与前车架铰接点至动臂油缸的顶杆端部与动臂铰接点 之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转斗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 间的直线距离前车架与动臂铰接点至动臂油缸与前车架铰接点之间 的直线距离为2150: 875: 320: 550: 620: 460: 1321: 301: 6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装载机的单摇臂反转六连杆机构,它包括前车架、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所述的前车架、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相互之间铰接点的直线距离为一定比例取值范围。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装载量为1.5-2.0吨的装载机设计出合理的动臂、摇臂、铲斗、拉杆、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比例关系,使得装载机的掘起力更大,铲掘物料更快,平移曲线合理,保证了运输位置的物料不易洒落,同时在举升过程中角度变化平缓,保证了装载机具有较好的作业性能和较佳的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E02F3/36GK201050073SQ20072000716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4日
发明者涛 郭, 陈勇毅, 黄阳印 申请人:厦门厦工新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