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钢棒建造的钢管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289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栽植钢棒建造的钢管桩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础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浅覆盖层或裸露基岩上的钢管桩基础。

背景技术
在河床中建造钢管桩基础,一般采用打入桩,即采用打桩机械将钢管打入河床一定的深度,此时钢管桩能依靠桩底及桩身周围的地基提供承载力、并保持稳定。但在基岩裸露的河床中,由于覆盖层极浅或无覆盖层,钢管桩又很难打入岩层足够的深度,因此桩身的稳定性很难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钢管桩在水下浅覆盖层或裸露基岩上稳定的栽植钢棒建造的钢管桩基础,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它是基岩内与钢棒部分连接固定,基岩外的钢棒设在钢管内,钢管与至少一根钢棒连接成整体形成的钢管桩基础。
这里一根钢管桩内的钢棒数量可以是一根或多根,在钢管桩内均匀布置,钢棒直径根据钢管桩受力要求选定,钢棒应选用与混凝土握裹力强的外形。
该结构的钢管桩基础新颖,简单;适用于水下浅覆盖层或裸露基岩上的钢管桩基础。它解决了水下基岩面上钢管桩基础很难打入岩层足够的深度,因此桩身的稳定性很难保障等施工难题;通过相对较小的施工量来解决问题,将复杂的水下基岩面上钢管桩基础施工相对简单化,保证钢管桩基础质量。

图1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2~图5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所示,基岩5内与钢棒2部分连接固定,基岩5外的钢棒2设在钢管3内,钢管3与钢棒2由水下混凝土4连接成整体形成的钢管桩基础。在基岩5上开设抽芯孔1,抽芯孔径大于钢棒2直径,将钢棒2插在孔1中,抽芯孔1径小于钢管3内径。
其施工步骤如下 如图2,用轻型地质钻机在基岩上钻取抽芯小钻孔1; 如图3,由潜水员水下向抽芯小钻孔1中栽插钢棒2; 为了钢棒稳定,可在钢棒2与孔1壁之间设钢棒固定装置6。钢棒固定装置6可以是固定叉,固定杆等能使钢棒固定的零件或组件。
如图4,在潜水员的协助下将钢管3套接在钢棒2的外周并立于河床面上; 如图5,采用垂直导管法向钢管3底部和抽芯小钻孔1中灌注水下混凝土4;灌注水下混凝土到钢管底部和抽芯孔内。钢管2外浇筑水下混凝土将钢管2外围与基岩5连接 待水下混凝土4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将岩石地基通过钢棒2和钢管3牢固连接,形成钢管桩基础。该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由岩石地基提供、水平承载力由钢棒2和水下混凝土4共同提供。
单根钢管桩栽植施工在工程实例中的技术参数抽芯小钻孔直径为8.0~12.0cm,孔深1.0~2.0m;钢棒直径30.0~50.0mm,长3.0~4.0m,每根钢管中可放置1~3根;钢管为普通型直缝钢管或螺旋钢管,直径500.0~1000.0mm;水下混凝土用C30及以上的细石混凝土,石子粒径5.0~20.0mm,也可采用砂浆,可在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入适量早强剂。
权利要求1、一种栽植钢棒建造的钢管桩基础,其特征是它是基岩内与钢棒部分连接固定,基岩外的钢棒设在钢管内,钢管与至少一根钢棒连接成整体形成的钢管桩基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基础的钢管与基岩面由水下混凝土连接成整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钢管内灌注水下混凝土将钢管与钢棒连接成整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基岩上开设抽芯孔,抽芯孔径大于钢棒直径,将钢棒插在孔中,抽芯孔径小于钢管内径。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任一栽植钢棒建造钢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灌注水下混凝土到钢管底部和抽芯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植钢棒建造的钢管桩基础。它是基岩内与钢棒部分连接固定,基岩外的钢棒设在钢管内,钢管与至少一根钢棒连接成整体形成的钢管桩基础。该结构的钢管桩基础新颖,简单;适用于水下浅覆盖层或裸露基岩上的钢管桩基础。它解决了水下基岩面上钢管桩基础很难打入岩层足够的深度,因此桩身的稳定性很难保障等施工难题;通过相对较小的施工量来解决问题,将复杂的水下基岩面上钢管桩基础施工相对简单化,保证钢管桩基础质量。
文档编号E02D27/12GK201148615SQ20072008858
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杨齐海, 王喜良, 高兴泽, 鹤 王, 张国刚, 杨先权 申请人: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