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405641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既有地铁隧道上方的地下工程施工中, 当隧道上方卸载后防止隧道上浮变形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
技术背景随着地铁的发展以及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地铁隧道上方进行一些地 下工程的施工,但是在完成隧道上方地下工程的施工时,运营隧道因上方卸载而产生上浮变 形,从而危及到隧道结构安全。目前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如下措施明挖顺作法或逆作法 等大面积开挖施工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均未有较有效的控制运营地铁隧道上浮变形的方法, 往往容易引起隧道变形,甚至结构破坏。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因地铁隧道上方地下工程卸载而产 生上浮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首先将隧道上方地下工程底板结构划分成小块,确定施工流程,依次分块施工;(2) 按确定的施工流程分块进行土方开挖、钢筋制作并浇筑混凝土。每一施工块必须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从基坑土体开挖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在8 10个小时内完成;(3) 为控制隧道上浮变形,待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在新筑底板上进行堆载回压, 回压荷载量与隧道上方卸载土方的荷载量相适应;(4) 堆载回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搬移堆载;(5) 在隧道上方进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对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 监测数据,信息化指导施工。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对隧道上方地下工程采用分块分段开挖、限时 施工、堆载回压、信息化施工等措施,即可以很好完成隧道上方地下工程的施工,同时可以 有效控制运营隧道因上方卸载而产生的上浮变形,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图1为本发明施工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首先将隧道上方地下工程底板结构划分成小块,确定施工流程,依次分块施工;所 述施工块的划分必须控制每一施工块的宽度与长度,施工块长度方向应与隧道纵向正交,长 度应覆盖隧道的宽度并使底板结构与隧道两侧抗浮结构有效连接,所述施工块的宽度控制在 3 6m。(2) 按确定的施工流程分块进行土方开挖、钢筋制作并浇筑混凝土。每一施工块必须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从基坑土体开挖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在8 10个小时内完成;每一施工块的施工时间安排在夜间列车停运至次日凌晨列车恢复运行的时间段内进行。每一施工日 完成一块底板的土体开挖与结构施工,待下一个施工日进行下一块底板施工。(3) 为控制隧道上浮变形,待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在新筑底板上进行堆载回压, 回压荷载量与隧道上方卸载土方的荷载量相适应;堆载回压的物体形式不受限制,可以是脚 手钢管、钢锭、沙袋等比重较大的物体。(4) 堆载回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搬移堆载;(5) 在隧道上方进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对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 监测数据,信息化指导施工。
权利要求
1.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隧道上方地下工程底板结构划分成小块,确定施工流程,依次分块施工;(2)按确定的施工流程分块进行土方开挖、钢筋制作并浇筑混凝土,每一施工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即从基坑土体开挖至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在8~10个小时内完成;(3)为控制隧道上浮变形,待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在新筑底板上进行堆载回压,回压荷载量与隧道上方卸载土方的荷载量相适应;(4)堆载回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搬移堆载;(5)在隧道上方进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始终对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指导施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块的划分 必须控制每一施工块的宽度与长度,施工块长度方向与隧道纵向正交,长度覆盖隧道的宽度 并使底板结构,隧道两侧抗浮结构有效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块的宽度 控制在3 6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载回压的物 体形式,可以是脚手钢管、钢锭、沙袋等比重较大的物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 每一施工块的施工时间安排在夜间列车停运至次日凌晨列车恢复运行的时间段内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上方卸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隧道上方地下工程底板结构划分成小块,依次分块施工;(2)按确定的施工流程分块进行土方开挖、钢筋制作并浇筑混凝土。(3)待新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在新筑底板上进行堆载回压,回压荷载量与隧道上方卸载土方的荷载量相适应;(4)堆载回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搬移堆载;(5)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对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对隧道上方地下工程采用分块分段开挖、限时施工、堆载回压等措施,既可保证隧道上方地下工程的施工,又可有效控制运营隧道因上方卸载而产生的上浮变形,确保隧道结构安全。
文档编号E02D17/00GK101250882SQ200810035630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乔恒昌, 姜向红, 朱毅敏, 梅英宝, 龚伟东 申请人: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