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6011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
背景技术
长大隧道为加快施工进度通常都在正洞一侧设计有平行导坑,简称平导。 平导断面较正洞小,开挖速度快,这样平导就能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前进。等到 平导超过正洞工作面一定距离,就可以通过开挖横通道进入正洞施工,增加正
洞的施工作业面,加快正洞的施工速度。 一般情况是平导先开工,正洞晚2个 月左右开工,也可以同时开工。
通常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是在正洞洞口设置供风机,供风机上套有通风筒, 将新鲜空气从正洞口送至不同工作面;平导洞口设置风门安装抽风机,将污浊 空气由平导抽出,形成循环风流。
这种通风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 平导口设置风门,阻碍交通;
2、 平导口虽设主风机,污浊空气排出时间仍较长,通风效果差,洞内可视 条件差,影响行车;
3、 利用正洞风机将新鲜空气送至前方不同工作面,管路长且弯头多,风耗 大,施工干扰大,通风线路长,风筒老化、破损概率大,维修时间长,影响施 工;
4、 在进行三步以后施工通风运距过长,漏风滤过大,到工作面的风量少, 风速大大降低,不利于放炮之后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迅速扩散,使得污染空气在隧道滞留时间长;
5、通风设施在正洞中,给二次衬砌的台车就位,钢模的架设的施工作业带 来了困难,加大了难度,严重影响二次衬砌的进度,给工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 劳务费支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长大隧道通风技术通风效果差,施工成本高, 且妨碍施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 在于在正洞内设置抽风机,将污浊空气由正洞抽出;在平导洞口无障碍封堵, 平导洞内有新鲜空气的位置安装若干供风机,新鲜空气由平导洞口流入,供风 机通过通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不同工作面。
所述的供风机包括主供风机和分供风机,平导洞中安装主供风机,主供风 机的安装位置随着平导工作面的移动而移动,主供风机通过通风筒将新鲜空气 送至平导工作面,平导与正洞通过横通道相连,平导洞内的与主洞工作面相邻 的横通道出口处设置分供风机,分供风机通过通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主洞工作 面。与主洞工作面相邻的横通道之前的横通道封堵。
正洞内间隔设置若干抽风机,间隔距离为800 1000米。
所述抽风机采用射流风机,供风机采用轴流风机。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节约风管铺设长度,尤其是长大隧道数量可观。
2、 用小功率射流风机代替主风机,节省用电。
3、 加快污浊空气排出速度,洞内可视条件好,沿途含氧量足。
4、 工作面排烟时间短,加快施工进度。
5、平导口不设风门,实现无障碍封堵,改善交通环境。


图1为本发明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第一阶段第一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第一阶段第二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第二阶段第一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第二阶段第二步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正洞,2-平导,3-风门,4-抽风机,5-主供风机,6-分供风机, 7-主洞工作面,8-平导工作面,9-通风筒,10-32#横通道,11-31#横通道,12-30# 横通道,13-29#横通道,14-28#横通道,15-27#横通道,16-25#横通道,17-23#横 通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是用来说明发明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以申请人施工北天山隧道为例
1、 工程情况
北天山隧道为北天山越岭主隧道,位于北天山西段的中山区内,山系为博 罗科努山,是伊犁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的分水岭,其岭脊线近东西走向展布。越 岭垭口高程2780m,相对高差500 1200m。隧道进出、口高程分别为1743. 10m 和1600. 93m。隧道最大埋深约1038m。
申请人施工北天山隧道出口端正洞6850米和平导6770米,隧道最大埋深 1038米,独头掘进施工,洞内采用有轨出碴方式。
2、 通风系统布置
申请人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对北天山隧道的通风进行了分三个阶段六步走的方案:大约2公里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分为两个步骤,相邻两步骤之间具有一 定的连贯性。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步在进洞初期,进尺较短,正洞和平导都处于开挖、初期支 护阶段,且正洞与平导之间的联络通道还未打通,采取正洞与平导互不干扰的
通风方式。在正洞和平导洞口共设置3台55X2的轴流式供风机来解决洞内的 通风(也叫压入式通风)问题,这是常用方案,布置如图2。
第一阶段第二步将轴流风机移入平导洞内,取消正洞的轴流风机,而用不
影响二次衬砌的射流风机作为抽风机放置于正洞某一断面的边缘处,加快正洞
和平导的风流循环。布置见图3。
第二阶段第一步随着开挖深入,增加了一个开挖工作面,用最简易的方法
测量正洞与平导之间的风流向和流速,在正洞内增加射流风机,并根据现场的 通风、通行情况,封堵相应的横通道,防止隧道内形成二次循环,确保洞内污
浊空气用较快的速度排除洞外,其布置见图4。
第二阶段第二步在平导洞内2將横通道处加设了一台55X2轴流风机作为
主供风机,形成接力通风形式,在隧道内实现了二次新鲜空气供给源。主供风 机要摆在有新鲜空气的位置,要保证风机压入的是新鲜空气。正洞内将原设置
于28#横通道处的射流风机移置于27tt横通道处,加快27ft工作面的空气流动, 布置如图5。
第三阶段方案是进行第三次接力通风,布置与第二阶段类似,即把平导洞内 29#横通道出的主供风机移至27#横通道处,27tt与25#横通道贯通后主风机继续 前移至25tt。
3、经济性分析
如果采用常用方案设计是在平导洞口架设2台2X 135的风机在洞内3公里左右再架设2台2X135风机通过接力来完成供风任务,主洞内通过2台2X135 风机把污风往外抽。采用本申请是将原以为无论如何都要保留在洞外的两台风 机直接在第二阶段就放置于洞中。风机架设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经 过分析得出结果如表l所示
表l
优 点1、 该设计可以减少风机的投入量,从而减少可循环使用成本; 2、 架设简单,便于通风设备的作业。
常 用 方 案缺 点1、 施工干扰大,通风线路长,风筒老化、破损概率大,维修时间长,影响 施工; 2、 在进行三步以后施工通风运距过长,漏风滤过大,到工作面的风量少, 风速大大降低,不利于放炮之后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迅速扩散,使得污 染空气在隧道滞留时间长; 3、 通风设施在正洞中,给二次衬砌的台车就位,钢模的架设的施工作业带 来了困难,加大了难度,严重影响二次衬砌的进度,给工程造成一些不必 要的劳务费支出。加大了不可循环费用的投入; 4、 运行成本高,通风效果差。与后期工作,特别是二次衬砌的作业协调欠 佳。
本 中 请 方优 占 J "、1、 风筒、风机都架设于平导中,对正洞的影响较小,射流风机相对固定在 隧道的某一位置,也不影响二次衬砌的施工难度和进度,减少劳务费的开 支; 2、 縮短工期,给后期工作留了很大的作业空间; 3、 通风运距小,漏风率小、风量大、工作面爆破之后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灰 尘能够得到迅速扩散;
案缺 点、1、 对轴流风机、射流风机的需求量加大 2、 部分轴流式风机可能吸入己经被污染的空气,可能形成污染气体的二次 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正洞(1)内设置抽风机(4),将污浊空气由正洞(1)抽出;在平导(2)洞口无障碍封堵,平导(2)洞内有新鲜空气的位置安装若干供风机,新鲜空气由平导洞口流入,供风机通过通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不同工作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 风机包括主供风机(5)和分供风机(6),平导(2)洞中安装主供风机(5), 主供风机(5)的安装位置随着平导工作面(8)的移动而移动,主供风机(5) 通过通风筒(9)将新鲜空气送至平导工作面(8),平导(2)与正洞(1)通过 横通道相连,平导(2)洞内的与主洞工作面(7)相邻的横通道出口处设置分 供风机(6),分供风机(6)通过通风筒(9)将新鲜空气送至主洞工作面(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与主 洞工作面(7)相邻的横通道之前的横通道封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正洞(1) 内间隔设置若干抽风机(4),间隔距离为800 1000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风机(4)采用射流风机,供风机采用轴流风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大隧道通风技术通风效果差,施工成本高,且妨碍施工的问题。长大隧道巷道式通风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正洞内设置抽风机,将污浊空气由正洞抽出;在平导洞口无障碍封堵,平导洞内有新鲜空气的位置安装若干供风机,新鲜空气由平导洞口流入,供风机通过通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不同工作面。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节约风管铺设长度,尤其是长大隧道数量可观。2.用小功率射流风机代替主风机,节省用电。3.加快污浊空气排出速度,洞内可视条件好,沿途含氧量足。4.工作面排烟时间短,加快施工进度。5.平导口不设风门,实现无障碍封堵,改善交通环境。
文档编号E21F1/00GK101225746SQ20081005453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
发明者张小花, 曹国平, 李永红, 陈鉴恩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