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715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盾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大直径泥水盾构 中用于延伸泥水管道的泥水管接管装置。
技术背景-
盾构是一种在地下挖掘隧道用的专用机械设备,现代的密闭式盾 构,分为泥水平衡式和土压平衡式两种。在泥水平衡式盾构(简称泥 水盾构)掘进时,将调制好的泥水(通过送泥管)送入到盾构前部的 泥水舱内,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起到维持盾构切削刀盘(在盾构的最 前端)正面土体稳定的作用,同时将刀盘切削下来的渣土 (通过排泥 管)排走,使得盾构能正常掘进。这一送、排泥水的过程,被称为泥 水循环。随着盾构不断向前掘进,需要添加新的泥水管道,以使管道 (送泥管和排泥管)不断地延伸,保证泥水循环的正常进行。对于直 径较大的泥水盾构,泥水管的通径最小的要达到200毫米,重量达数 百公斤。
所以,必须要有一套接管装置,能完成新管道添加的整个过程, 使得泥水管道随着盾构的前进而不断地延伸。 接管的基本步骤如下(见附图l):
泥水管道用管架固定在隧道壁上,盾构台车后端伸出的延伸软管 与隧道壁上的末节管道联结。
1) 拖挂在盾构后面的台车前进,使得延伸软管伸出;
2) 台车前进一段距离后停下;
3) 将延伸软管縮回;
4) 将新管道安放在延伸软管与末节管道之间,用管接头将新管 与延伸软管及末节管道联结起来。
所设计的接管装置,必须针对上述的接管基本步骤,使其具有相 应的功能,以完成整个接管过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能 够完成整个接管的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泥水盾构 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包括接管台车,其特征在于该接管台车上设有轨 道平台,轨道平台上设有延伸小车和起重小车,轨道平台下方设有泥 水收集箱。接管台车为对称结构,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侧是储管区, 右侧为接管区,中间装有手拉葫芦,轨道平台固定在接管区的中部, 轨道平台沿前后方向装有钢轨,延伸小车和起重小车位于钢轨上。接 管台车与盾构台车相连,延伸小车前端与盾构台车伸出的延伸软管相
连,延伸小车后端的软管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泥水管连^。
当盾构向前掘进时,由于笨重的接管台车被拖挂在盾构台车的后 面,随盾构一起前进,而延伸小车则静止不动。当需要延伸小车縮回 时,只须缩回延伸软管,轻巧的延伸小车会被自动带回去,这样,避 免了笨重的接管台车的返回移动,简化了接管装置的结构。本实用新 型设计的接管装置,能顺利完成整个接管过程,其优点是结构简单, 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省力方便,投资也可最省。同时,由于使用的是一 些简单工具,几乎不用什么维护保养。


图1为隧道管片的内外径全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延伸小车的侧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延伸小车的主视图5a 图5 f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包括接管台车l,其特征在于 该接管台车1上设有轨道平台2,轨道平台2上设有延伸小车3和起 重小车4,轨道平台2下方设有泥水收集箱5。接管台车1为对称结 构,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侧是储管区,右侧为接管区,中间装有手 拉葫戸,轨道平台2固定在接管台车1接管区的中部,轨道平台2沿 前后方向装有钢轨,延伸小车3和起重小车4位于钢轨上。整个接管 台车1与盾构台车10相连,延伸小车3前端通过延伸软管9与盾构台车10相连,延伸小车3后端的软管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泥水管连 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接管装置由接管台车1、轨道平台2、延伸小
车3、起重小车4和泥水收集箱5五个部分组成,见图2。其结构的
特征为
1) 接管台车1——为一对称结构,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侧是
储管区,右侧为接管区,中间装有手拉葫芦,可以把管道从储管区6 吊运到接管区7,整个接管台车1与盾构台车10相连。接管台车1
在隧道剖面呈一刚架,这样可使隧道9内的水平运输车辆通过;
2) 轨道平台2——固定在接管台车1接管区7的中部,轨道平 台2沿前后方向装有供延伸小车3和起重小车4移动的钢轨。轨道平 台2沿前后方向还装有一排托辊,不断伸长的延伸软管坐落在其上, 当延伸软管縮回时在托辊上滑行,托辊滚动,防止延伸软管与平台产 生摩擦。同时,轨道平台也是操作人员的工作区域;
3) 延伸小车3——置于轨道平台2的轨道上,可作前后移动。 延伸小车3的前端与从盾构台车10伸出的延伸软管7始终固定,后 端的两根软管11则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进排泥水管8可合可离。两 根软管11下方各装有一根托杆12,当软管11与泥水管分离后,此 托杆12可以托住下垂的软管11 (软管较重)。接新管时,可依靠小 车上的支点用一根杠杆13撬起托杆12,使软管11的端头向上抬起 对准新管,以方便安装管接头,见图4;
4) 起重小车4—一也置于轨道平台2的轨道上,可作前后移动, 而起重小车4上部的门架则可做左右移动,门架的上端挂有两个手拉 葫芦,可使挂在手拉葫芦下的新管做上下移动。这样,在接管区内, 新管就能进行前后、左右和上下三个方向的移动,定位十分容易;
5) 泥水收集箱5——置于轨道平台2的下方,泥水收集箱5的 一旁有一泥浆泵,添加新管道前,可以收集从泥水管路中流出的泥水, 使其不会污染隧道。当完成新管的添加后,可以用泵将箱内的泥水泵 回到管路中去。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接管装置,针对数百 斤重的新管添加过程中 的每一个步骤,设计了相应的功能,使其能顺利完成整个接管过程,其优点是
1) 仅采用了杠杆、手推小车及手拉葫芦等简单的工具——使用 这些简单的工具对付几百公斤的管道,且重物的运行距离仅几米,恰 好在人力所及的最佳范围内。在实际应用中,接新管不是一个频繁出 现的过程,每个工班仅出现一二次,使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是恰到好处, 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省力方便,投资也可最省。同时,使用这些简单工 具,几乎不用什么维护保养;
2) 采用了轻巧的延伸小车——其前端与从盾构台车伸出的延伸 软管相连,其后端的软管则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泥水管连接。当盾构 向前掘进时,由于笨重的接管台车被拖挂在盾构台车的后面,随盾构 一起前进,而延伸小车则静止不动。当需要延伸小车縮回时,只须縮 回延伸软管,轻巧的延伸小车会被自动带回去,这样,避免了笨重的 接管台车的返回移动,简化了接管装置的结构(如果不采用延伸小车, 将其车架上的机构直接安装在接管台车上,并取消轨道平台,这样盾 构台车前进时,接管台车则静止不动。当盾构台车停止前进后,须使 整个笨重的接管台车随延伸软管一起返回)。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使用过程见图5:
1) 盾构台车前进,延伸小车静止不动,而接管台车则一起前进, 延伸软管从盾构台车不断伸出。此时进排泥水管形成一个回路,泥水
循环正常进行,见附图5a;
2) 前进一段距离后,盾构台车停下,此时延伸小车已移动到接管
台车后部,泥水循环中断,见附图5b;
3) 关闭延伸小车上和距离最近的泥水管道上的阀门,打开延伸小
车上的放液阔,将两阀之间的管内泥水排至泥水收集箱内。然后解开 延伸小车与泥水管之间的接头,收縮延伸软管(盾构台车上有一回縮
延伸软管的机构),延伸小车随之同时返回,留出放置新管的位置,
见附图5C;
4) 通过接管台车上的手拉葫芦,将新管运至接管区,同时在隧道
壁上安装固定管道的管架,见附图5d;
5) 移动起重小车至新管下,将新管的载荷转移到起重小车上,见 附图5e;6) 利用起重小车三个方向的运动,将新管在管架上安放到位,见
附图5f;
7) 利用起重小车,使新管的一端与隧道壁上的末节泥水管的端头
对齐,扣好管接头。利用小车上的支点,用一根杠杆撬起托杆,使软
管的端头向上抬起对准新管,扣好管接头;
8) 开动泥水收集箱旁的泥浆泵,将箱内的泥水通过延伸小车上的 进泥阀泵回泥水管内;
9) 将关开闭的阀门打开,泥水循环管路重新接通。 这样,整个接管过程完成,盾构重新开始掘进。
权利要求1、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包括接管台车,其特征在于该接管台车上设有轨道平台,轨道平台上设有延伸小车和起重小车,轨道平台下方设有泥水收集箱。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管台车 为对称结构,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左侧是储管区,右侧为接管区,中 间装有手拉葫芦,轨道平台固定在接管区的中部,轨道平台沿前后方 向装有钢轨,延伸小车和起重小车位于钢轨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管台车 与盾构台车相连,延伸小车前端与盾构台车伸出的延伸软管相连,延伸小车后端的软管与固定在隧道壁上的泥水管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延伸小车 后端设有两根软管,每根软管下方各装有一根托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水盾构的泥水管接管装置,包括接管台车,其特征在于该接管台车上设有轨道平台,轨道平台上设有延伸小车和起重小车,轨道平台下方设有泥水收集箱。本实用新型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整个操作过程十分省力方便,投资也可最省。同时,使用的是一些简单工具,几乎不用什么维护保养。
文档编号E21D9/00GK201351495SQ20092006751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5日
发明者杨乃刚 申请人: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