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607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用液压支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 统。
背景技术
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顺槽支护历来都是安全采煤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的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顺槽支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移式端头支架支护,二是单柱兀梁或 单柱铰梁联合支护。其中自移式端头支架体积庞大且笨重、行人空间小、运输及安装都非常 困难,因此,大部分煤矿都不采用或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单柱兀梁或单柱铰梁联合支护形式 因其灵活、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被大多数煤矿所采用,但该方式操作程序复杂、劳动强度 大,严重影响采煤设备能力的发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该方式安全性相对较差,一般 性事故较多。如何既安全又高效地解决采煤工作面的端头和顺槽支护,一直是困扰煤矿安 全生产的技术难题。悬移液压支架是介于上述两种支护方式的中间产品,其既具有自移式支架整体性 好、自移性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也有单柱兀梁和铰梁结构简单、移动灵活、操控空间大 的优点,自推出以来一直被煤矿公认为目前技术条件下有效解决工作面端头或巷道支护的 基本方式。由于悬移液压支架自身没有底盘,能够避免与端头设备安装的冲突,从而既能保 证端头部位的设备有足够的布置和检修空间,又能与工作面内采煤设备同步移动。理想的 液压支架移动过程中需要克服“低头”现象,“低头”现象是由于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率 先前移部分在前伸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支撑,在顶板压力作用下向地面发生倾斜,由于该前 移部分已与液压支架的预期前移方向产生一定的斜度,而通过后期机械的支撑作用无法纠 正来自顶板巨大压力所造成的斜度,这将导致随后的移架工作无法继续;由于实际工况中,顶板并非平整,液压支架需要对不平整的顶板提供有效支撑;此外,液压支架在支撑顶板时还需要克服变形问题由于传统的液压支架为刚性 连接,而实际作业过程中的顶板并非平整的,导致液压支架在支撑顶板的过程中往往因受 力不均而发生变形。为解决“低头”的问题,CN201025054Y提出了一种抬移式组合顶梁液压支架,包括 梁体和支柱,梁体包括一字梁和由左梁、右梁以及连接左、右梁的至少一根连接横梁组成的 U形梁,左、右梁与连接横梁焊接成一体。由于左、右梁与连接横梁焊接成一体,左右梁与连 接横梁之间无法相对移动,一字梁与U形梁通过推移千斤顶连接。在U形梁与一字梁上设有 导向限位结构,该导线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U形梁的连接横梁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 左、右梁内侧和一字梁外侧的导向筋板,所述导向筋板与所述的限位块相配合,以对左、右 梁或一字梁的移动进行导向。当移架时,一字梁以U形梁为支撑率先前移,在前移过程中, 由于一字梁受到导向限位机构的位置限定,能够较好的防止“低头”现象。此外,这种结构 的液压支架移架工作也并不繁琐,只需要将一字梁与U形梁互为支撑移动即可,不存在需 要额外单独移动的连接横梁。
但是,由于该类支架的左、右梁与连接横梁焊接成一体,使得左、右梁必然处于同 一水平高度。当遇到顶板不平时,无法起到有效支撑;在移架过程中,由于一字梁与U形梁 受力不均勻,容易使得导向筋板与限位块在顶板压力下发生变形,最终导致液压支架无法 继续移架。为解决液压支架对不平顶板支撑及支架强度的问题,CN201103399Y公开了一种带 前后拖梁的悬移液压支架,其前后拖梁采用压缩弹簧装置悬挂在顶梁下方,该压缩弹簧装 置由弹簧套筒内置圆柱压缩弹簧及连接销轴组成。此结构的液压支架由于在顶梁与拖梁间 设置压缩弹簧装置,能够对不平顶板起到有效支撑。同时,在移架及支撑顶板的过程中对液 压支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避免液压支架因受压不均而产生变形。但是,该 类液压支架的移架工作较为繁琐,首先要以相邻的液压支架为支撑将本架液压支架逐个前 移,在将所有液压支架移动到位后,还需要将用于连接各液压支架的连接横梁前移。而连 接横梁往往平行设置有两根,如果这两根连接横梁的间距较宽,将导致液压支架单次前移 距离较短;反之,如果较窄,则当液压支架因前移受到来自顶板的巨大压力时,由于其底部 悬空,又得不到连接横梁的有效支撑,而必然产生“低头”现象,导致后续的移架工作无法进 行。此外,由于用于连接相邻液压支架的连接横梁并非整体,而是分段结合,这也必然会影 响液压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此外,CN1067479A公开了一种悬移顶梁液压支架,该液压支架均包括主梁、左付 梁、右付梁三个顶梁,主梁与左、右付梁之间通过弹性四连杆机构,分别铰接可同步动作的 迈步推进油缸。该类支架能够根据不平顶板而作相应的摆动,从而实现对不平顶板的支撑,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低头”问题,但是由于其主梁与左、右付梁通过弹性四连杆机构分 别连接,在遇到不平顶板时需要分别调整左、右付梁,操作繁琐。上述三种悬移液压支架只能解决下述问题中的一个,不能同时解决以下两个问 题1、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的“低头”现象及移架工作繁琐;2、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因受到顶板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且移架后不能保持平 整,无法实现对不平顶板的支撑。CN201025054Y与理想的液压支架最为接近,由于其通过设置在U形梁的连接横 梁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左、右梁内侧和一字梁外侧的导向筋板实现移架过程中的位置导 向,移架过程中限位块在导向筋板内滑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头”问题,但如果为 解决其无法对不平顶板提供有效支撑及液压支架易变形等问题,在导向筋板和限位块间引 入CN201103399Y中的弹性结构,则会破换其相互间的配合结构,使其不能按照设定的方式 移动。同样,要使得CN1067479A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移动后仍然保持平整,则需要借用 CN201025054Y的U形梁结构,实际上,既使用连接横梁又使用四连杆结构在技术上是无法 实现的。此外,由于端头面巷道的路径并非笔直,因此在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还需要根据 路径的不同方向调整移架方向,而上述提及的液压支架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CN1067136C 公开了一种转向式液压支架,由顶梁、推进油缸、单体液压支柱,以及两组绕性四连杆机构 组成,其中一组四连杆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带两个弧形长孔的立摆杆,并与滑块、上连杆、销 轴及定位板组成立摆滑块连杆机构,当支架行进时,一个顶梁支撑顶板,另一个顶梁通过立摆杆摆动改变其后端与支撑顶梁的间距,从而达到自动调节移架方向的目的。这种支架由 于采用了双架体结构,当一个顶梁支撑顶板,另一个顶梁半卸载移架时,液压支架的稳定性 较差,立摆滑块连杆机构在顶板压力较小时可以正常工作,当工况复杂或受到顶板压力过 大时,这种结构无法实现正常的移架调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液压支架无法同时解决移架过程中液压支 架由于受到顶板压力而产生的“低头”现象、无法对不平顶板提供有效支撑、液压支架受到 不均压力而变形以及移架工作繁琐等问题。进一步地,本发明还解决了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根据巷道调整移架方向的问 题,同时还解决了由于支架之间逐个前移而在其间产生的漏顶现象,实现对顶板的全时密 封,保证施工安全。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包括主支撑梁;主梁支撑装置,所述主梁支撑装置位于所述主支撑梁下方;边配梁,置于所述主支撑梁两侧;边梁支撑装置,置于所述边配梁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梁连梁,所述主梁连梁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主支撑梁的下方且 不脱落于主支撑梁,其两端通过滑动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边配梁下方滑动且不脱落于边配 梁;边梁连梁,所述边梁连梁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边配梁的下方且不 脱落于边配梁,其中部通过滑动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主支撑梁下方滑动且不脱落于边配 梁;所述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在液压控制装置的牵引作用下实现交互式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滑槽,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下表面,且沿着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长度 方向开设;滑动连接销,穿过所述主梁连梁或边梁连梁,其上端装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 内的限位块,其下端装设有防脱片,所述的防脱片用于将主梁连梁固定于所述边配梁下方 接近下表面的位置,或用于将边梁连梁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销,穿过所述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限位销,贯穿于固定连接销上端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下方的销 孔,用于将所述固定连接销上端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下方;以及,防脱片,装设于所述固定连接销下端且用于将主梁连梁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下方 接近下表面的位置,或用于将边梁连梁固定于所述边配梁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防脱片与主梁连梁或边梁连梁之间装设有弹性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边连梁,所述固定边连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边配梁一 端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之间留有用于转向的间隙,所述液压控制装置 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并沿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液压控制装置一 端与主支撑梁或主梁连梁相连,其另一端与边配梁或边梁连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位于端部的侧面沿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长度 方向开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内活动装设有不脱落于所述纵向滑槽的伸缩掩护板。所述伸缩掩护板安装于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相应 地,所述伸缩掩护板的前端分别对应活动装置于相邻的前一液压支架的主支撑梁和边配梁 后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或者,所述伸缩掩护板安装于所述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后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 相应地,所述伸缩掩护板的后端分别对应活动装置于相邻的后一液压支架的主支撑梁和边 配梁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梁的底部设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 槽内活动装设有主梁支撑装置。本发明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能够在工作面的上、下端头和上、下顺 槽形成一个可靠的支护整体,以确保这个区段既能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又能减轻工人的 劳动强度,减少支护工序,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中,每一个单元液压支架都是一个组合的整 体,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顶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使液压支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灵活性、可 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明显的区别和优点1、通过滑动连接机构和活动连接机构将梁体与主梁连梁及边梁连梁固定在一起, 形成组合顶梁结构,使液压支架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 在移架过程中各自随着主支撑梁和边配梁移动,使得单次移架距离更长,也不存在需要额 外单独移动的连接横梁,因而移架工作较为简便。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在移架过程中实时互 为有效支撑,液压支架稳定性更强,受力也更为合理,不易产生液压支架在移架过程中因受 到顶板压力而发生的“低头”现象。同时,由于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与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之 间为弹性连接,允许在主支撑梁和边配梁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对于不平顶板能够提供 有效支撑,相应地也降低了液压支架因受到不均勻压力而发生变形的概率。此外,弹性的连 接方式既能够使得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分别保持贴紧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在移架过程中又 有利于缓轻主支撑梁或边配梁在卸载时对液压支架产生的冲击。2、液压支架可随着巷道弯曲路径调整移架方向,结合本液压支架的结构,通过设 置两根液压控制装置,并控制其相互间的伸缩差,使得液压支架能够在移架过程中随巷道 的开设方向进行调向。3、本液压支架从根本上解决了液压支架前移而对顶板反复支撑,导致液压支架前 移顶部随空顶而顶板(煤)局部塌落伤人的问题。具体而言,在开采过程中,液压支架随 工作面的推进同步向前推进,会存在一个空顶的时间差,这个空顶时间差也恰恰是事故多 发的时间和区域,为了解决这个安全隐患问题,本液压支架将前后相邻的液压支架之间通 过伸缩掩护板形成一个对顶板全封闭的掩护整体,无论是液压支架处于移动状态或工作支撑状态皆为如此,从而有效避免液压支架移动过程中因液压支架上部垮落而发生伤人的事故。4、液压支架主支撑梁底面设置有可横向滑动的主梁支撑装置,在不降低支护强度 的前提下,主梁支撑装置可以横向移动,以避免与液压支架下方的设备发生安装位置冲突。5、由于本液压支架结构形式为组合型,可以根据巷道的规格放大或缩小支架长度 或宽度,因此具有明显的适应性。不仅如此,支架不可解体单件体积小、重量轻,对运输巷道 的规格约束性小,所以对大、中、小煤矿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6、液压支架的主梁支撑装置和边梁支撑装置可以实现集中控制,从而提高了自动 化程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图1是液压控制装置连接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剖视图;图3是图2中滑动连接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2中活动连接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凸台和滚轮结构的滑动连接机构示意图;图6是增设了固定边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液压控制装置连接主支撑梁和边配梁的液压支架系统示意图;图8是液压控制装置连接主支撑梁和边梁连梁的液压支架系统示意图。其中1-主支撑梁,2-边配梁,3-边梁连梁,4-液压控制装置,5-主梁连梁,6_主 梁支撑装置,7-固定边连梁,8-边梁支撑装置,9-伸缩掩护板,10-滑槽,11-滑动连接销, 12-横向滑槽,13-固定连接销,14-限位销,15-弹性装置,16-限位块,17-滑动连接机构, 18-防脱片,19-活动连接机构,20-凸台,21-滚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 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包括主支撑梁1、位于所 述主支撑梁1下方的主梁支撑装置6、置于所述主支撑梁1两侧的边配梁2以及置于所述边 配梁2下方的边梁支撑装置8。在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方平行设置有边梁连梁3和主 梁连梁5,边梁连梁3的中部通过滑动连接机构17连接于主支撑梁1下方,并能够滑动且不 脱落于主支撑梁1 ;边梁连梁3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机构19连接于边配梁2下方。主梁连 梁5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机构19连接于主支撑梁1下方;主梁连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 连接机构17连接于边配梁2下方,并能够滑动且不脱落于边配梁2。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在液压控制装置4的牵引作用下实现交互式移动,液压控 制装置4沿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长度方向设置,其安装数量可为一根或多根,液压控制装 置4的一端可安装于主支撑梁1或主梁连梁5上,另一端安装于边配梁2或边梁连梁3上, 本实施例中液压控制装置4数量为两根且相互平行,其两端分别与主梁连梁5和边梁连梁3连接。结合图2和图3所示,滑动连接机构17包括滑槽10、滑动连接销11、限位块16以 及防脱片18。滑槽10设置于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表面,且沿着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 长度方向开设;限位块16装设于滑动连接销11上端并滑动置于滑槽10内;防脱片18装设 于滑动连接销11下端,其作用在于将主梁连梁5固定于所述边配梁2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 置,以及将边梁连梁3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1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结合图2和图4所示,活动连接机构19包括固定连接销13、限位销14以及防脱片 18。固定连接销13,贯穿于所述主梁连梁5和边梁连梁3。限位销14贯穿于固定连接销13 上端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方的销孔,用于将所述固定连接销13上 端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方;防脱片18装设于固定连接销13下端,其作用在 于将主梁连梁5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1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以及将边梁连梁3固定于 所述边配梁2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防脱片18与主梁连梁5或边梁连梁3之间装设有弹性装置15,该弹性装置15能 够使得主梁连梁5和边梁连梁3分别保持紧贴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同时,在移架过程中 也能够起到缓冲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落的过程,降低冲击力,防止液压支架变形。为使得前后相邻的液压支架之间形成有效的保护区域,在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 位于端部的侧面沿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长度方向开设有纵向滑槽(图中未示),所述 纵向滑槽内活动装设伸缩掩护板9,伸缩掩护板9不脱落出纵向滑槽的范围,其作用在于及 时掩护因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移动而暴露的顶板。本实施例中,伸缩掩护板9的前端分别活动且不脱落地安装于主支撑梁1和边配 梁2的后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该伸缩掩护板9的后端分别对应活动且不脱落地安装于 相邻的后一液压支架的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的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同理,也可以 将伸缩掩护板9的后端分别安装于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的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伸 缩掩护板9的前端分别对应活动安装于相邻的前一液压支架的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的后 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主支撑梁1底面开设有横向滑槽12,横向滑槽12内活动装设有主梁支撑装置6。 主梁支撑装置6可以沿横向滑槽12滑动,以方便调整主梁支撑装置6与设置于边配梁2上 的边梁支撑装置8之间的距离,并有效防止与液压支架下的设备发生位置冲突。在工作过程中对主梁支撑装置6和边梁支撑装置8的支撑与提起作用是采用集中 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液压支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步提起主支撑梁1下面的主梁支撑装置6,主支撑梁1下落于边梁连梁3和 主梁连梁5上,边梁连梁3、主梁连梁5与边配梁2连接处的弹性装置15开始被压缩,主支 撑梁1继续下落至弹性装置15被压缩后的位置,至此,实现主支撑梁1脱离顶板并卸载。第二步操作液压控制装置4收缩,此时主梁连梁5带动主支撑梁1相对边梁连梁 3和边配梁2向靠近边梁连梁3的方向移动,同时主支撑梁1上的伸缩掩护板9向相反方向 伸出,掩护主支撑梁1移动后暴露的顶板。主支撑梁1移动到液压控制装置4设定的距离 后,支撑主梁支撑装置6,使主支撑梁1接触并支撑顶板,达到初撑力,进入支撑工作状态。第三步提起边配梁2底面的边梁支撑装置8,此时,边配梁2下落于边梁连梁3和主梁连梁5上,边梁连梁3和主梁连梁5与主支撑梁1连接处的弹性装置15被同时压缩, 边配梁2继续下落至弹性装置15被压缩后的位置,实现边配梁2脱离顶板并卸载。第四步操作液压控制装置4伸出,边梁连梁3带动边配梁2相对主梁连梁5和主 支撑梁1向远离主梁连梁5的方向移动,同时边配梁2上的伸缩掩护板9向相反方向伸出, 掩护边配梁2移动后暴露的顶板。移动到液压控制装置4设定的距离后,支撑边梁支撑装 置8使边配梁2接触并支撑顶板,达到初撑力,进入支撑工作状态。第五步随着配套设备的移动和后面相邻支架的前移,伸缩掩护板9收回,实现液 压支架一个完整的前移循环。当液压支架需要随着巷道路径调整方向时,可以在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实现调 向。结合图1所示,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之间留有用于转向的间隙,液压控制装置4的安 装数量为两根,液压控制装置4之间的横向距离越大调向效果越好,移架过程中,当主支撑 梁1脱离顶板并卸载后,控制左侧和右侧液压控制装置4的伸缩量,可实现主支撑梁1前进 方向的调整。具体而言,要实现液压支架向左侧偏移,则位于左侧的液压控制装置4的伸缩 量小于右侧液压控制装置4的伸缩量,反之亦然。当主支撑梁1移动到设定的距离后,支撑 主梁支撑装置6,使主支撑梁1接触并支撑顶板,达到初撑力,进入支撑工作状态。接着继续 移动边配梁2,完成整个液压支架的调向工作。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出了另一种滑动连接机构17的设计方案,结合图5所示,在主支撑梁 1 (图中未示)和边配梁2的下表面设置一凸台20,且该凸台20沿着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 2长度方向设置,在凸台20的轨道内设有一对滚轮21,该滚轮21与主梁连梁5及边梁连梁 3 (图中未示)连接,并可带动主梁连梁5及边梁连梁3在凸台20的轨道内滑动。在主梁连梁5及边梁连梁3与凸台20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15,该弹性装置15能 够使得主梁连梁5和边梁连梁3分别保持紧贴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同时,在移架过程中 也能够起到缓冲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落的过程,降低冲击力,防止液压支架变形。实施例3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加了固定边连梁7,固定边连 梁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边配梁2—端的下方。通过增设固定边连梁7,使得两根边配梁 2的结合更为稳定,能够增强液压支架的整体性和支护强度。实施例4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伸缩掩护板9处于收缩状态,且 液压控制装置4的一端固定于主支撑梁1上,其另一端固定于边配梁2上,液压控制装置4 沿主支撑梁1长度方向伸缩。当两侧的液压控制装置4同时工作时,可以带动主支撑梁1 和两侧的边配梁2沿其长度方向交互式移动。实施例5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控制装置4的 一端同边梁连梁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同主支撑梁1固定连接。当两侧的液压控制装置4同时工作时,可以带动主支撑梁1和两侧的边配梁2沿 其长度方向交互式移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 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一种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包括主支撑梁(1);主梁支撑装置(6),所述主梁支撑装置(6)位于所述主支撑梁(1)下方;边配梁(2),置于所述主支撑梁(1)两侧;边梁支撑装置(8),置于所述边配梁(2)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梁连梁(5),所述主梁连梁(5)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机构(19)连接于所述主支撑梁(1)的下方且不脱落于主支撑梁(1),其两端通过滑动连接机构(17)滑动连接于所述边配梁(2)下方且不脱落于边配梁(2);边梁连梁(3),所述边梁连梁(3)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机构(19)连接于所述边配梁(2)的下方且不脱落于边配梁(2),其中部通过滑动连接机构(17)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支撑梁(1)下方且不脱落于边配梁(2);所述主梁连梁(5)和边梁连梁(3)平行设置;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在液压控制装置(4)的牵引作用下实现交互式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 接机构(17)包括滑槽(10),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下表面,且沿着所述主支撑梁(1)和 边配梁(2)长度方向开设;滑动连接销(11),穿过所述主梁连梁(5)或边梁连梁(3),其上端装设有滑动设置于所 述滑槽(10)内的限位块,其下端装设有防脱片(18),所述的防脱片(18)用于将主梁连梁 (5)固定于所述边配梁(2)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或用于将边梁连梁(3)固定于所述主支 撑梁(1)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 接机构(19)包括固定连接销(13),穿过所述主梁连梁(5)或边梁连梁(3);限位销(14),贯穿于固定连接销(13)上端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主支撑梁(1)或边配梁 (2)下方的销孔,用于将所述固定连接销(13)上端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 下方;以及防脱片(18),装设于所述固定连接销(13)下端且用于将主梁连梁(5)固定于所述主支 撑梁(1)下方接近下表面的位置,或用于将边梁连梁(3)固定于所述边配梁(2)下方接近 下表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脱片(18)与主梁连梁(5)或边梁连梁(3)之间装设有弹性装置(1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边连梁(7),所述固定边连梁(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边配梁(2) —端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之间留有用于转向的间隙;所述液压控制装置(4)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平行,并沿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液压控制装置(4) 一端与主支撑梁(1)或主梁连梁(5)相连,其另一端 与边配梁(2)或边梁连梁(3)相连。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位于端部的侧面沿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长度方向开设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内活动装设有不脱落于所述纵向滑槽的伸缩掩护板 (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掩护板(9)安装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 中,相应地,所述伸缩掩护板(9)的前端分别对应活动装置于相邻的前一液压支架的主支 撑梁(1)和边配梁(2)后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掩护板(9)安装于所述主支撑梁(1)和边配梁(2)后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 中,相应地,所述伸缩掩护板的后端分别对应活动装置于相邻的后一液压支架的主支撑梁 (1)和边配梁(2)前端部开设的纵向滑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梁(1)的底部设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横向滑槽(12),所述横向滑槽(12)内活动装设有主梁支撑装置(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用联顶梁滑移液压支架系统,包括主支撑梁、主梁支撑装置、边配梁、边梁支撑装置以及主梁连梁和边梁连梁,所述主梁连梁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于主支撑梁的下方且不脱落于主支撑梁,其两端通过滑动连接机构连接于边配梁下方滑动且不脱落于边配梁,边梁连梁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机构连接于边配梁的下方且不脱落于边配梁,其中部通过滑动连接机构连接于主支撑梁下方滑动且不脱落于边配梁,主支撑梁和边配梁在液压控制装置的牵引作用下实现交互式移动。本支架解决了现有液压支架无法同时解决移架过程中的“低头”现象、无法对不平顶板提供有效支撑、支架受到不均压力而变形以及移架工作繁琐等问题。
文档编号E21D23/22GK101906984SQ20101024330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日
发明者徐兴强, 王昱, 王洪英, 石洪起, 陈志才 申请人: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