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扭伸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123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扭伸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扭伸缩器,属于采油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分层注水过程中,在打压坐封封隔器和正常注水时,井下管柱伸长,当停注压 力波动时管柱失去内压收缩,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管柱的伸缩以及封隔器蠕动失效,目前采 取管柱锚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柱伸缩带来的影响,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柱伸缩 带来的问题。另外,目前的井下伸缩器大部分不能传递转动扭矩,因此使用受到限制,例如 对于一些特殊的需要旋转坐封的锚定工具,现有的伸缩器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或者对于 在后期解封时需要转动管柱的情况,目前的伸缩器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目前难以实 现活动解卡。专利号为ZL0021016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防转伸缩管,该防转伸缩管 由中心管、上接头、缸筒,缸筒一端与上接头油管外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滑块座外螺纹连接, 下部的外套、锁帽、锁止滑块,上压环与中心管外螺纹连接锁压封隔筒,中心管下部开有纵 向槽部外接滑块座上对应的纵向孔内嵌入滑块,中心管外接缸筒之间安装封隔筒和0型橡 胶密封圈。其工作原理为中心管在缸筒内滑动,完成伸缩功能;滑块嵌在中心管纵向凹槽 和滑块座纵向孔内,完成防转功能。该防转伸缩管主要用于采油井下作业,不适用于注水 井。该实用新型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管向内管传递扭矩的方式来进行扭矩传 递,中心管外壁面上开设的纵向凹槽经常直接暴露于外部工作环境中,当缸筒外面出现沉 积物时,就会导致摩擦力增大,因此旋转扭矩增大,并且可能造成伸缩遇卡;滑块与中心管 外部纵向凹槽构成的防转结构,其配合间隙比较大,滑块克服摩擦力,易受剪切力变形,所 以留下了伸缩遇卡隐患;锁帽、滑块座螺纹连接,但无防脱机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井下长 期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工作环境影响小的具有传递扭矩作用的伸缩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扭伸缩器,包括筒体 和轴向插装在筒体内的芯管,所述筒体由上封盖、外管和下接头依次密封固连构成,所述芯 管由上接头和中心管固连构成,所述上封盖插装在外管上端的开口中,所述中心管活动插 装在上封盖中对应设置的内孔中,上封盖与中心管密封设置,中心管的下部固设有提挂环, 所述提挂环与所述上封盖的底端轴向止推配合,所述外管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轨道槽,所 述提挂环的外壁面沿轴向设有与所述轨道槽止旋滑动配合的凸型台阶。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与所述上封盖通过上固定销钉固定,所述外管与所述下接头 通过下固定销钉固定。所述外管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轨道槽,所述提挂环的外壁面沿轴向设 有两个对称的凸型台阶。
3[0008]所述轨道槽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介于上封盖底端和下接头顶端之间的内壁面上。所述上封盖的上端与上接头的下端轴向止推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补偿管柱伸缩变化功能,能避免因注水压力波动造成的管柱解封 失效,并且具有防止管柱下部封隔器蠕动失封的作用,延长了密封有效期;同时,本实用新 型具有传递转动扭矩功能,采用内管向外管传递扭矩的方式进行扭矩传递,受工作环境的 影响小,当伸缩器外面出现沉积物时,也能正常工作,提高了井下注水管柱有效期;采取提 前释放的方式,不需要打压开启,避免了开启性能不稳定的隐患,同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 稳定性;采用上、下固定销钉将外管固定,具有防脱功能,提高了井下长期工作的可靠性。本 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小,而且强度高、安全可靠,适宜在油田 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扭伸缩器,包括筒体和轴向插装在筒体内 的芯管,所述筒体由上封盖2、外管4和下接头6依次密封固连构成,所述芯管由上接头1和 中心管3固连构成,所述上封盖2插装在外管4上端的开口中,所述中心管3活动插装在上 封盖2中对应设置的内孔中,上封盖2与中心管3密封设置,所述上封盖2的上端与上接头 1的下端轴向止推配合,中心管3的下部通过焊接块9固设有提挂环5,所述提挂环5与所 述上封盖2的底端轴向止推配合,所述外管4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轨道槽8,所 述轨道槽8设置于所述外管4的介于上封盖2底端和下接头6顶端之间的内壁面上,所述 提挂环5的外壁面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与所述轨道槽8止旋滑动配合的凸型台阶7。并且,所述外管4与所述上封盖2通过上固定销钉11固定,所述外管4与所述下 接头6通过下固定销钉10固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上接头1、下接头6分别螺纹连接到油管上,之后随注水 管柱下井至设计位置,处于管柱最上一个工具位置,一般与第二个工具距离20 30米。下 井前,本实用新型处于伸长状态,提挂环5位于上封盖2下端,下井后坐封张力锚时,采用内 管向外管传递扭矩的方式进行扭矩传递,管柱上部扭矩将依次传递给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 1、中心管3、提挂环5的凸型台阶7、外管4、下接头6,然后传递给下部管柱,直到坐封张力 锚。之后下放至收缩状态,此时提挂环5下行至轨道槽8的下端,在完成坐封封隔器时,管 柱伸长,提挂环5将沿轨道槽8上行,补偿油管伸长量,出现停注时,油管内部压力降低,提 挂环5沿轨道槽8下行,吸收管柱收缩量。后期作业需要转动管柱,旋转管柱将扭矩依次传 递给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头1、中心管3、提挂环5的凸型台阶7、外管4、下接头6,然后传递给 下部管柱,实现活动解卡。
权利要求一种传扭伸缩器,包括筒体和轴向插装在筒体内的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上封盖、外管和下接头依次密封固连构成,所述芯管由上接头和中心管固连构成,所述上封盖插装在外管上端的开口中,所述中心管活动插装在上封盖中对应设置的内孔中,上封盖与中心管密封设置,中心管的下部固设有提挂环,所述提挂环与所述上封盖的底端轴向止推配合,所述外管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轨道槽,所述提挂环的外壁面沿轴向设有与所述轨道槽止旋滑动配合的凸型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扭伸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与所述上封盖通过上固 定销钉固定,所述外管与所述下接头通过下固定销钉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扭伸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两 个对称的轨道槽,所述提挂环的外壁面沿轴向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型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扭伸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槽设置于所述外管的介 于上封盖底端和下接头顶端之间的内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扭伸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的上端与上接头的下 端轴向止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扭伸缩器,包括筒体和轴向插装在筒体内的芯管,所述筒体由上封盖、外管和下接头依次密封固连构成,所述芯管由上接头和中心管固连构成,所述上封盖插装在外管上端的开口中,所述中心管活动插装在上封盖中对应设置的内孔中,上封盖与中心管密封设置,中心管的下部固设有提挂环,所述提挂环与所述上封盖的底端轴向止推配合,所述外管的内壁面沿轴向设有轨道槽,所述提挂环的外壁面沿轴向设有与所述轨道槽止旋滑动配合的凸型台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小,而且强度高、安全可靠,适宜在油田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E21B43/20GK201705217SQ20102022565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
发明者杨康敏, 王小勇, 王新志, 马宏伟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