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6125阅读:1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大建筑均有深大基坑,担负着基坑内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的塔吊大部分 放在地下室中,可以有效提高塔吊的覆盖范围。地下室内的塔吊大部分采用逆作钢格构式 塔吊基础,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的连接需配一个过渡的转换平台有的用型钢梁,有的用 实心混凝土承台或回字形混凝土承台,有的用“十”字交叉混凝土梁,还有的用专用锚脚伸 入钢格构柱内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 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 转换平台,包括塔吊基础节、深基坑内钢格构柱和封口板,塔吊基础节的四个支柱的间距与 深基坑内钢格构柱的四个构柱间距一样,所述的四个构柱顶部焊接一块封口板,所述的塔 吊基础节的四个支柱分别与封口板进行焊接连接,保证两者的结合浑然一体。作为优选,所述塔吊基础节的四个支柱通过设置加劲肋与封口板充分焊接,满足 塔吊抗拔承载力要求。作为优选,所述封口板下部中间设置“十”字的竖向加劲肋与封口板双面焊接、四 周设置竖向的缀板与封口板单面焊接,增强封口板抗弯能力。缀板与“十”字的竖向加劲肋 采取单面坡口熔透焊接。作为优选,上述的封口板采用钢板制作而成,其平面尺寸及厚度根据钢格构柱的 截面尺寸、塔吊型号确定。上述的钢格构柱的四个构柱底部插入深基坑内塔吊所用的钻孔灌注桩内。四个构 柱整体稳定在未开挖深基坑土方之前能够满足,待四个构柱充分暴露后可以通过缀条连接 成一体。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 特点和优点转换平台设计合理、实用、安全;形状美观、牢固,相对承台基础不显得笨重; 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通过封口板焊接连接,两者结合浑然一体;连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又节工省料。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B-B处剖面图;[0013]图4是图2中C-C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塔吊基础节1,支柱2,构柱3,深基坑4,钢格构柱5,封口板6,加劲 肋7,竖向加劲肋8,缀板9,缀条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是参见图1、图2、图3、图4。这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 柱连接的转换平台,包括塔吊基础节1、深基坑4内钢格构柱5和封口板6,塔吊基础节1的 四个支柱2的间距与深基坑内钢格构柱5的四个构柱3间距一样,所述的四个构柱3顶部 焊接一块封口板6,所述的塔吊基础节1的四个支柱2分别与封口板6进行焊接连接,保证 两者的结合浑然一体。上述的封口板6采用钢板制作而成,其平面尺寸及厚度根据钢格构柱5的截面尺 寸、塔吊型号确定。塔吊基础节1的四个支柱2通过设置加劲肋7与封口板6充分焊接,满足塔吊抗 拔承载力要求。封口板6下部中间设置“十”字竖向加劲肋8与封口板6双面焊、四周设置竖向缀 板9与封口板6单面焊,增强封口板抗弯能力。缀板9与“十”字竖向加劲肋8采取单面坡 口熔透焊。上述的钢格构柱5的四个构柱3底部插入深基坑4内塔吊所用的钻孔灌注桩内。 四个构柱3整体稳定在未开挖深基坑土方之前能够满足,待四个构柱3充分暴露后可以通 过缀条10连接成一体。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包括塔吊基础节(1)、深基坑(4)内钢 格构柱( 和封口板⑴),其特征是塔吊基础节(1)的四个支柱( 的间距与深基坑内钢 格构柱(5)的四个构柱(3)间距一样,所述的四个构柱(3)顶部焊接一块封口板(6),所述 的塔吊基础节(1)的四个支柱( 分别与封口板(6)进行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塔 吊基础节(1)的四个支柱( 通过设置加劲肋(7)与封口板(6)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封 口板(6)下部中间设置“十”字的竖向加劲肋(8)与封口板(6)双面焊接、四周设置竖向的 缀板(9)与封口板(6)单面焊接,缀板(9)与“十”字的竖向加劲肋⑶采取单面坡口熔透 焊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连接的转换平台,包括塔吊基础节、深基坑内钢格构柱和封口板,塔吊基础节的四个支柱的间距与深基坑内钢格构柱的四个构柱间距一样,所述的四个构柱顶部焊接一块封口板,所述的塔吊基础节的四个支柱分别与封口板进行焊接连接,保证两者的结合浑然一体。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特点和优点转换平台设计合理、实用、安全;形状美观、牢固,相对承台基础不显得笨重;塔吊基础节与钢格构柱通过封口板焊接连接,两者结合浑然一体;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既简便又节工省料。
文档编号E02D27/42GK201896319SQ20102063810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4日
发明者吉红波, 董育健, 陈尧火 申请人: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