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669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桩基础施工所用机具。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上的施工机械,真可谓日新月异,昨天看似挺先进的施工机械,可今天又出现了一种更先进的施工机械。正如同人才辈出一样;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就拿静力压桩机来讲,它的出现基本全方位取代了预制打桩机。它克服了打桩机施工时噪音大、 扰民、不环保,对相邻建筑破坏性较大等缺点。但静力压桩机虽然施工无噪音、扰民,符合环保要求,但是它只能施工预制桩,比较单一,且在地基土软弱的海漫滩、冲积平原施工尚可, 若遇地下有砂类土、砾砂、卵石或连续硬塑土就无法施工或施工很困难,爆桩、断桩、裂桩频频出现;同时由于管桩中间为空心状而不是实心,抗水平推力不够,往往给工程造成安全隐患。专利号200820090938. 7名称为静压沉管灌注桩机,虽然能克服上述缺点,但它的施工速度还不理想,压管和拔管不能做到连续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简称连续式压拔机)就能克服上述缺点,使静压沉管灌注桩的系列设备及工艺更趋完善,更加合理,更加理想。所述“连续式静力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它包括机身平台架(1)、行走船机构(2)、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电动系统(4)、操控室(5)、专用吊车(6)、泵灌注砼总承(料斗)(7)、钢管(8)、抱杆(9)、斜拉杆(10)、斜拉杆座塔(11)、鄂头(12)、鄂头滑轮组(13)、卷扬机(14)、付卷扬机(15)、钢丝绳(16)、抱杆前滑(17)、泵送砼高压胶管(18)、固定支架滑轮组(19)。其特征是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设置在平台架 (1)的中间部位,并与其成垂直状态,它是由两个夹持总承,四个下压油缸和四个上拔油缸组成。即两个独立被动上下运动的夹持机构,分别设置了两个下压油缸和其下面分别设置两个上拔油缸;两个夹持机构呈“十”字交叉设置(这样可以给下面一组夹持机构安置油缸提供空间),为确保二者同心,每个夹持机构的中间部位的两侧,留有可进入对方滑道槽内的凸突,使其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夹持机构是由多个油缸和多块卡瓦组合而成。底部带活瓣桩尖,上部用法兰连接有砼注入总承(7)的钢管(8),通过鄂头滑轮组(13)、卷扬机 (14),用钢丝绳(16)垂吊于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中。斜拉杆(10)为不防碍机身放置配重块,特将其尾部抬高,即下端设置在座塔(11)上。砼注入总承(7)的进料口连接泵送砼高压软管(18)。两个固定支架滑轮组(19)分别连接在平台架(1)末端的两侧,通过钢丝绳(16)和卷扬机(14)与抱杆(9)起吊时连接。抱杆(9)也可采用钢管和角钢焊接成花架,呈方形或三角状并底部可增可减(长短)上部可折叠式;可根据工程需求装配其长短(高低),施工时将其伸出,施工结束将其折回,不需斜拉杆,既灵活满足于施工又便于运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时,无论是钢管下压或上拔均不停的连续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图1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连续式压拔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连续式压拔机)夹持机构示意图。图3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连续式压拔机)双夹持机构安装设置示意图。图中1-机身平台架,2-行走船机构,3-全液压双夹持机构系统,4-电动系统, 5-操控室,6-专用吊车,7-泵灌砼总承,8-底部带活瓣桩尖的钢管,9-抱杆,10-斜拉杆, 11-斜拉杆座塔,12-鄂头,13-鄂头滑轮组,14-卷扬机,15-副卷扬机,16-钢丝绳,17-抱杆前滑道,18-泵送砼高压软管,19-固定支架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根据图1说明实施方式,抱杆(9)是由卷扬机(14),用钢丝绳 (16)通过鄂头滑轮组(13)和固定支架滑轮组(19)在专用吊(6)的辅助下将其拉起。两侧斜拉杆(10)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平台架(1)后部两侧的塔座(11)上,这种连接方式主要考虑斜拉杆(10)尾部高起,可以不防碍机身平台架(1)及两侧摆放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根据图1说明实施方式。钢管(8)是在砼注入总承(7)活动固定在抱杆前滑道(7)之后,由其上部(带法兰)与砼注入总承(7)的下面(也带法兰),二者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后,用卷扬机(14)将其垂吊于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内。 而后在其下端快速连接或焊接带活瓣的桩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三根据图1、图2、图3说明实施方式。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是由两个夹持机构和8个油缸组成。即两个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夹持机构是由多个小油缸和夹持块(卡瓦)及钢板焊接而成;在夹持机构的上面分别设置两个下压油缸,和在其下面分别设置两个上拔油缸,形成两个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两个夹持压拔机构总承,沿同一滑道及滑道槽行走;分为上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和下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从而组合形成了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施工时,配置完整的压拔机,将收拢好活瓣桩尖的且垂吊于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内的钢管(8),对准桩位点,并将其扎入土中后,调整好抱杆(9)钢管(8)的垂直度,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其中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将钢管(8)夹住锁紧卡瓦呈下压状态,另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呈卡瓦松开状态。当第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下压至预定行程打开卡瓦时,原处于松开卡瓦状态的第二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便将卡瓦锁紧,抱住钢管(8)下压。而原压下去的第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开始上行,当第二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完成下压一个预定行程将卡瓦松开上行时,第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锁紧卡瓦开始下行,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将钢管(8)压至预定深度或设计荷载后,终止施压。待钢管内固定好笼顶标高并泵灌砼满管后,开始上拔钢管(8)(也可以边泵灌砼边拔管)。两个上拔油缸伸出活塞杆上顶夹持机构,另两个下压油缸回收活塞杆,往上拉夹持机构,一顶一拉 (即一推一拉)形成上拔力。上拔钢管(8)时与下压时一样,当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上拔一个预定行程松开卡瓦下行时,另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锁紧卡瓦开始上行。同样周而复始,将钢管(8)拔出地面,活瓣桩尖已自动打开,剪断露出的提引钢筋笼铁线或解除提引钢筋笼的勾环后,压拔机移位,此桩即成。当荷载较大,桩的承载力要求较高或遇复杂地质情况,一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完成不了下压或上拔钢管(8)时,可以采用两组夹持压拔机构总承同步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它包括机身平台架(1)、行走船机构(2)、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电动系统(4)、操控室(5)、专用吊车(6)、泵灌注砼总承(7)、钢管(8)、抱杆(9)、斜拉杆(10)、斜拉杆座塔(11)、鄂头(12)、鄂头滑轮组(13)、卷扬机(14)、付卷扬机(15)、钢丝绳(16)、抱杆前滑道(17)、泵送砼高压胶管(18)、固定支架滑轮组(19),其特征是所述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其设置全液压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它是由两个夹持机构,四个下压油缸和四个上拔油缸组成;两个独立的夹持机构的上部分别设置了两个下压油缸和其下部分别设置了两个上拔油缸,从而形成两个夹持压拔机构总承;两个夹持机构成“十”字交叉设置,每个夹持机构的中间部位的两侧留有可进入对方滑道槽内的凸突;底部带活瓣桩尖的上部带砼注入总承(7)的厚壁钢管 (8),通过鄂头(12)、滑轮组(13)、卷扬机(14)、用钢丝绳(16)垂吊于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其特征是为了不影响机上放置配重块,斜拉杆(10)的下端分别抬高,设置在座塔(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其特征是砼灌注总承的进料口接有泵送砼高压胶管,并连接钢管与砼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静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其特征是机上抱杆(9)可用钢管和角钢焊成,上部可折叠,底部能更换长短且不带有斜拉杆装置的方形或三角形抱杆。
专利摘要一种连续静力压拔管泵灌大流动砼承载桩机,它是一台机上带有抱杆、斜拉杆、鄂头、滑道,并用卷扬机垂吊一根底部带活瓣桩尖上部带泵注砼料斗,并能沿抱杆滑道上下行走的厚壁钢管,双夹持压拔机构系统,能将其连续不停的下压或上拔。本实用新型能相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多功能的桩基础施工机械。
文档编号E02D5/38GK202064345SQ20102066795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润郊 申请人:刘润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