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971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
直O
背景技术
平地机是一种利用铲(刮)刀平整地面的土方机械,铲刀(体)以及为保证铲刀(体) 完成多样性作业任务的其他装置的总成通常称为平地机工作装置,以铲刀(体)为工作主体的工作装置具有六个自由度运动。平地机工作装置由摆架、牵引架、回转(机构)装置和铲刀 (体)总成等组成。摆架安装在前车架的摆轨上,可以绕摆轨转动,并用液压油缸与牵引架连接,实现铲刀(体)的上下运动和摆动(牵引架前端为球铰)。牵引架前端设计为球铰(允许转动),同时通过牵引架把牵引力从前机架传递至铲刀,牵引架后端通过导板把回转齿圈托举在牵引架的下部(当采用回转支承作为回转装置时,用螺栓固定),并允许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作回转运动。回转(机构)装置由液压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 等组成。其中,液压马达与蜗杆轴连接,再与蜗轮蜗杆减速箱组成一体,安装在牵引架上,蜗轮蜗杆减速实现减速增扭(采用蜗轮蜗杆减速的目的是既实现大的减速比,又使减速箱高度不至太高),蜗轮装有同轴的小齿轮,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再次减速增扭),带动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运动,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再带动铲刀(体)作回转运动(理论上可以实现360°回转)。铲刀(体)总成由支架、角位器和铲刀等组成。支架焊接在回转齿圈上(或用螺栓固定联接在回转支承上),角位器固定在支架的角位器安装轴上,利用液压油缸来调整铲刀角度;铲刀还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可以沿滑块和滑轨衬套滑动,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铲刀的左右移动。(为方便下面的表述,把铲刀(体)或铲刀(体)总成均称为铲刀)。当铲刀推(刮)的土壤较多并同时实行铲刀的回转时,回转齿圈上的扭(转)矩就要求较大。从回转(机构)装置实现的回转齿圈上的扭矩分析液压马达轴上的输出扭矩,经蜗轮蜗杆减速(可以称为第一级减速),再由(小齿轮与蜗轮同轴)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减速)(可以称为第二级减速)得到回转齿圈上的扭(转)矩。当蜗轮蜗杆减速比(第一级减速) 一定时,尽可能的增加小齿轮与回转齿圈(第二级减速)的减速比对回转齿圈上的输出扭矩就至关重要。增加小齿轮与回转齿圈(第二级减速)的减速比的方法一是增加回转齿圈的尺寸 (直径),二是减少小齿轮的齿数。回转齿圈的尺寸(直径)增大受到结构上的限制,并且回转齿圈的齿轮强度要满足弯曲、接触疲劳强度要求和耐磨损的要求等;减少小齿轮的齿数,采用渐开线标准齿形,会受到根切(齿数小于17)的限制,即使采用齿轮变位(径向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模数、齿数、分度圆和基圆均无变化;但是正变位时分度圆齿厚增大,齿根圆和齿顶圆也相应增大;负变位则与正变位相反)等措施,并允许齿轮产生一定量的根切, 在保证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连续、平稳运动的条件下,小齿轮的齿数也难以减少到一个较小的值。另外,回转齿圈和小齿轮的齿形就是采用一种非标的齿形,小齿轮的齿数可以减少到一个较小的值(常见的小齿轮齿数为6齿)。
目前,整体式回转齿圈大多采用钢板切割,齿形采用的是非标的齿形,由仿形切割(或插齿)等加工而成。当回转齿圈的齿轮不能通过热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时,回转齿圈的齿轮在载荷较大时,就易于变形、磨损,齿轮根部易于产生裂纹等疲劳破坏现象。回转齿圈采用整体锻造(由于结构尺寸大,对锻造设备和技术要求高),回转齿圈的齿轮部分进行一定的热处理后,会显著改进其强度和耐磨损的性能。但回转齿圈和小齿轮的齿形仍是采用仿形切割(或插齿)减少小齿轮的齿数来实现较大的传动比时,其加工的齿形质量通常是不易保证的(并且加工成本也不低),由于是一种非标的齿形,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连续、平稳运动的要求也难以保证(实际上,由于回转齿圈的回转速度相对较慢,即使有一定的不连续,也不易显现)。采用回转支承式的回转齿圈,齿轮可以采用渐开线标准齿形,但小齿轮的齿数难以减少到一个较小的值,增加的扭矩就会前移至蜗轮蜗杆上,易于出现蜗轮蜗杆的疲劳损坏。为了解决上述以回转(机构)装置为核心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机构)装置,使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1、回转机构 2和铲刀体总成3组成,其中回转机构2由液压马达4、蜗轮蜗杆减速箱5和回转齿圈6组成,液压马达4和蜗轮蜗杆减速箱5连成一体,蜗轮蜗杆减速箱5的蜗轮上装有同轴小齿轮 7,该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啮合,牵引架1的后端通过导板将回圈齿圈6托举于牵引架1 下部,且回转齿圈6能在牵引架1下部作回转运动;铲刀体总成3由支架8、角位器9和铲刀 10组成,支架8固定于回转齿圈6上,角位器9固定于位于支架8上的角位器安装轴上,铲刀10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铲刀10放置于滑轨上;角位器9连接滑轨一端。本发明中,回转齿圈6和小齿轮7采用短齿齿形。并且短齿齿形原则上允许一定的根切,允许变位修正。本发明中,所述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内啮合或外啮合。本发明中,所述回转齿圈 6上对称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小齿轮7,相应地,蜗轮蜗杆减速箱5和液压马达4也有2 个或2个以上。本发明中,当装置为回转支承式,所述回转齿圈6采用回转支承。本发明中,所述回转支承和小齿轮7采用短齿齿形,允许一定的根切,允许进行变位修正。本发明中,所述小齿轮7与回转支承的内座圈或外座圈啮合。本发明中,所述回转支承上对称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小齿轮7,相应地,蜗轮蜗杆减速箱5和液压马达4也有2个或2个以上。本发明所述基于标准短齿制的短齿齿形是指形成的齿轮齿形是采用渐开线齿形并且齿顶高系数小于1(按照标准,更明确的是指齿顶高系数为0. 8,0. 72,0. 64,0. 55等标准值,其余齿顶高系数小于1的值得到的齿形可认为是非标准的短齿齿形),其中,齿顶高系数为0.8的短齿制的短齿齿形可以采用通常的渐开线齿轮(齿顶高系数等于1、压力角为20°等)的加工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也可以定制改进的刀具;0. 72,0. 64,0. 55等标准值的短齿齿形的加工在加工设备和刀具方面都需要专门定制; 其余非标准的短齿齿形加工会更困难,已经可以认为是非标齿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标准短齿制的短齿齿形,并且小齿轮的齿数可以较少(或者说, 小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回转齿圈的减速比可以比较大)的实现是指在采用渐开线短齿齿形下,保证小齿轮和与之啮合的回转齿圈时的齿轮重合度系数大于1(保证齿轮啮合的连续性和平稳性)的条件下,再运用变位修正,再允许有一定的齿轮根切(最好不产生根切)等技术措施下可以实现的小齿轮的齿数最少(多于最小齿数的小齿轮都是允许并且重合度系数会更大)。实现的最少小齿轮齿数还应当考虑平地机工作装置在回转工作中小齿轮以及回转齿圈所需要满足的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接触疲劳强度和耐磨损等工作性能以及齿轮寿命等要求,在小齿轮和回转齿圈的材料、热处理方法、齿宽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配合实现小齿轮与回转齿圈之间较大的传动比。本发明中,所述的基于标准短齿制的短齿齿形,并且以较少齿数的小齿轮与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啮合所构成的啮合形式均分别可以有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形式。本发明中,所述的回转机构中的液压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小齿轮与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啮合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啮合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并最好布置为对称形式。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渐开线的标准短齿制的短齿齿形以及采取变位修正、允许一定的根切的技术措施下得到的最少齿数(允许多于最少齿数)的小齿轮与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啮合所构成的回转机构下的实现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从结构形式上与通常的渐开线齿轮(齿顶高系数等于1、压力角为20°等,也可以变位修正或产生一定根切)齿形或仿形切割的非标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机构)装置相同。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 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啮合(内啮合和外啮合也均可)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发展为更多结构变形的、功能更强大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本发明中关于短齿齿形与小齿轮减少齿数的原理
小齿轮齿数过少引起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根切现象。根切导致齿轮齿根厚减小,降低了齿根强度。短齿齿形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根切问题。在同样模数下,短齿齿高低于标准渐开线齿形的齿高,短齿齿全高小于标准齿形的齿全高,短齿齿根线的长度大于标准齿形的齿根线长度,故短齿齿形增大了齿根强度。短齿齿形的齿顶厚度远大于标准齿形的齿顶厚度,故采用短齿齿形能增大齿顶厚度。使用短齿齿形会相应降低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考虑平地机回转(机构)装置的回转速度较低,在保证重合度大于1 (可以尽可能使重合度更大些,保证齿轮啮合的连续性和平稳性)的条件下,再运用变位修正(一般采用正变位修正),再允许有一定的齿轮根切(最好不产生根切)等技术措施下可以实现小齿轮的齿数最少。变位修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根切程度,正变位可以减小根切从而增大齿根强度,负变位则相反。对于该齿轮的设计,原则上采用正变位。为增加齿根强度,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变位系数。采用正变位对齿顶厚度和重合度也有一定影响。正变位有利于增大齿根强度,但减小了齿顶厚度,降低了齿轮啮合重合度,可以根据变位系数与重合度的关系,确定变位系数的范围。既保证小齿轮和回转齿圈的强度要求,又能实现较大的传动比。此外,从加工工艺分析,标准短齿制的短齿齿形可以采用标准渐开线齿刀来加工,成本较加工非标齿轮减少,质量会更好。小齿轮与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的啮合形式(内啮合与外啮合)和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也进一步扩展了平地机回转式工作装置的形式。因此采用短齿齿形可以使齿数下降(达到齿数为6甚至更少齿数),重合度和强度都可以满足要求,正好达到平地机回转(机构)装置关于小齿轮齿数少的要求,故提出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短齿齿形及其齿轮变位修正、允许一定的根切等技术方法(原则上重合度不小于 1),实现了平地机工作装置中回转(机构)装置的蜗轮蜗杆减速箱同轴小齿轮的齿数少,回转(机构)有更合适的传动比。使平地机回转(机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延长,由此极大提高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可靠性,也使平地机整机的可靠性相应极大提高。2、小齿轮与回转齿圈(或回转支承)的啮合形式(内啮合与外啮合)和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也进一步扩展了平地机回转式工作装置的形式,由此可以解决更大功率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的问题,为平地机产品系列的延伸奠定了基础。3、由于短齿齿形可以使用标准渐开线齿轮刀具进行加工,相比仿形加工的齿形, 降低了设备要求,减少了成本,也使整个工作(机构)装置结构紧凑。


图1为回转式平地机外形图。图2为平地机回转机构传动原理图(内啮合)。图3为平地机回转机构传动原理图(外啮合)。图4为回转式平地机的工作装置结构图(整体式回转齿圈)。图5为回转式平地机的工作装置结构图(回转支撑式)。图6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图7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图8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内啮合视图。图9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内啮合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图10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主视图)。图11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俯视图)。图12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主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图13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俯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图中标号1为牵引架,2为回转机构,3为铲刀体总成,4为液压马达,5为蜗轮蜗杆减速箱,6为回转齿圈,7为小齿轮,为8支架,9为角位器,10为铲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图1为回转式平地机外形图。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1、回转机构2和铲刀体总成3组成。图2、图3分别为平地机回转机构内啮合传动原理图和外啮合传动原理图。平地机回转机构由液压马达4、蜗轮蜗杆减速箱5、回转齿圈6组成。其中,液压马达4与蜗轮蜗杆减速箱5组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牵引架1上。液压马达4输出扭矩,经蜗轮蜗杆减速箱5 减速实现减速增扭。蜗轮上装有同轴的小齿轮7,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 (或回转支承)啮合(再次减速增扭),带动回转齿圈6 (或回转支承)作回转运动,回转齿圈6 (或回转支承) 再带动铲刀体总成3作回转运动(理论上可以实现360°回转)。图4为回转式平地机的工作装置结构图(整体式回转齿圈),外啮合的形式与此相同,只是涡轮蜗杆减速箱上的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做成外啮合结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1、回转机构2和铲刀体总成3组成。牵引架1前端设计为球铰(允许转动),与平地机的前机架通过球铰连接,牵引架1的后端通过导板把回转机构2中的回转齿圈托举在牵引架的下部,并允许回转齿圈作回转运动。(牵引架1上中后端还与摆架之间连接有提升油缸和摆动油缸,用于铲刀的上下运动和左右摆动)。牵引架1后端回转机构2由液压马达 4、蜗轮蜗杆减速箱5、回转齿圈6组成。其中,液压马达4与蜗轮蜗杆减速箱5组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牵引架1上。液压马达4输出扭矩,经蜗轮蜗杆减速实现减速增扭。蜗轮上装有同轴的小齿轮7,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啮合(再次减速增扭),带动回转齿圈6作回转运动,回转齿圈6再带动铲刀10作回转运动(理论上可以实现360°回转)。回转齿圈6用若干块导板(3块或3块以上)托举在牵引架1下面(导板起着支撑的作用,回转齿圈6与牵引架 1的轴向间隙,通过导板的调节螺栓进行调整,允许回转齿圈6作回转运动。铲刀体总成3 由支架8,角位器9和铲刀10组成。支架8用螺栓固定(或焊接)在回转齿圈6上,角位器 9固定在支架8的角位器安装轴上,利用油缸的伸缩来调整角位器9的角度,从而改变铲刀 10的切削角度。角位器9利用滑块和衬套来安装铲刀10,铲刀10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可以沿滑块和滑轨衬套滑动,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铲刀10的左右移动。图5为回转式平地机的工作装置结构图(回转支承式),外啮合的形式与此相同,只是涡轮蜗杆减速箱上的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做成外啮合结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1、回转机构2和铲刀体总成3组成。牵引架1前端设计为球铰(允许转动),与平地机的前机架通过球铰连接,牵引架1的后端板与回转机构2中的回转支承的外座圈(内齿传动的与外座圈联接,外齿传动的与内座圈联接)或内座圈通过螺栓联接。(牵引架1上中后端还与摆架之间连接有提升油缸和摆动油缸,用于铲刀的上下运动和左右摆动)。回转机构2 由液压马达4、蜗轮蜗杆减速箱5、回转齿圈6组成。其中,液压马达4与蜗轮蜗杆减速箱5 组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牵引架1上。液压马达4输出扭矩,经蜗轮蜗杆减速实现减速增扭 (采用蜗轮蜗杆减速的目的是既实现大的减速比,又使减速箱的高度不会太高,以免影响摆动运动),蜗轮装有同轴的小齿轮7,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的内(或外)座圈的齿轮啮合(再次减速增扭),带动回转齿圈6的内(或外)座圈运动,再带动铲刀(体)10作回转运动(理论上可以实现360°回转)。(回转支承的内、外座圈通过滚道内的滚动体接触,来传递力与扭矩,产生相对的回转运动)。铲刀体总成3由支架8,角位器9和铲刀10组成。支架8用螺栓与回转齿圈6的内座圈联接,角位器9固定在支架8的角位器安装轴上,利用油缸的伸缩来调整角位器9的角度,从而改变铲刀10的切削角度。角位器9利用滑块和衬套来安装铲刀10,铲刀10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可以沿滑块和滑轨衬套滑动,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
7铲刀10的左右移动。图6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图7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回转齿圈的齿轮的齿形是基于短齿制的短齿齿形,所述的回转机构中的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齿圈啮合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当蜗轮蜗杆减速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为了平稳地传递力,蜗轮蜗杆减速箱最好呈对称分布。图8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内啮合视图。图9为整体式回转齿圈的短齿齿形的内啮合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回转齿圈的齿轮的齿形是基于短齿制的短齿齿形,所述的回转机构中的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齿圈啮合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当蜗轮蜗杆减速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为了平稳地传递力,蜗轮蜗杆减速箱最好呈对称分布。图10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主视图)。图11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俯视图)。内啮合的形式与此相同,只是涡轮蜗杆减速箱上的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做成内啮合结构。回转支承的齿轮的齿形是基于短齿制的短齿齿形,所述的回转机构中的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支承啮合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当蜗轮蜗杆减速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为了平稳地传递力,蜗轮蜗杆减速箱最好呈对称分布。图12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主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 图13为回转支承式的短齿齿形的外啮合视图(俯视图)(2个蜗轮蜗杆减速箱)。内啮合的形式与此相同,只是涡轮蜗杆减速箱上的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做成内啮合结构。回转支承的齿轮的齿形是基于短齿制的短齿齿形,所述的回转机构中的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以及与蜗轮同轴的小齿轮所构成的一体化装置实现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的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为有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同时实现两套以及两套以上的一体化装置与一个回转支承啮合的多输入单输出的减速形式。当蜗轮蜗杆减速箱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 为了平稳地传递力,蜗轮蜗杆减速箱最好呈对称分布。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1)、回转机构(2)和铲刀体总成C3)组成,其特征在于回转机构O)由液压马达G)、蜗轮蜗杆减速箱( 和回转齿圈 (6)组成,液压马达(4)和蜗轮蜗杆减速箱( 连成一体,蜗轮蜗杆减速箱(5)的蜗轮上装有同轴小齿轮(7),该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啮合,牵引架⑴的后端通过导板将回圈齿圈(6)托举于牵引架(1)下部,且回转齿圈(6)能在牵引架(1)下部作回转运动;铲刀体总成(3)由支架(8)、角位器(9)和铲刀(10)组成,支架(8)固定于回转齿圈(6)上,角位器(9)固定于位于支架(8)上的角位器安装轴上,铲刀(10)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铲刀 (10)放置于滑轨上;角位器(9)连接滑轨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齿圈(6)和小齿轮(7)采用短齿齿形,并且短齿齿形原则上允许一定的根切,允许变位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7)与回转齿圈(6)内啮合或外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齿圈(6)上对称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小齿轮(7),相应地,蜗轮蜗杆减速箱( 和液压马达⑷也有2个或2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工作装置为回转支承式,所述回转齿圈(6)采用回转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和小齿轮(7)采用短齿齿形,并且短齿齿形原则上允许一定的根切,允许变位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7)与回转支承(6)的内座圈或外座圈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转支承上对称分布有2个或2个以上小齿轮(7),相应地,蜗轮蜗杆减速箱( 和液压马达⑷也有2个或2个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短齿齿形的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由牵引架、回转机构和铲刀体总成组成,回转机构由液压马达、蜗轮蜗杆减速箱和回转齿圈组成,液压马达和蜗轮蜗杆减速箱连成一体,蜗轮蜗杆减速箱的蜗轮上装有同轴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回转齿圈啮合,牵引架的后端通过导板将回圈齿圈托举于牵引架下部,且回转齿圈能在牵引架下部作回转运动;铲刀体总成由支架、角位器和铲刀组成,支架固定于回转齿圈上,角位器固定于位于支架上的角位器安装轴上,铲刀与水平液压油缸连接,铲刀放置于滑轨上;角位器连接滑轨一端。所述回转齿圈可以采用有内外圈的回转支承结构替代,连接方式也需相应调整。本发明使平地机回转机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延长,由此极大提高回转式平地机工作装置可靠性,也使平地机整机的可靠性相应极大提高。
文档编号E02F3/85GK102212996SQ2011101311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吴仁智, 奚鹰, 林志育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