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6022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
背景技术
目前,疏浚是指采用人工、水力和机械的手段将泥沙土石等水下土方挖掘起来,并输移到其他地方去的过程。耙吸船是一种装备有耙头挖泥机具和水力吸泥装置的大型自航、装舱式的挖泥船。耙头通过耙臂和船体连接,耙臂可作上下升降运动,其后端放入水下一定深度,使耙头与水下土层的疏浚工作面相接触。粘土耙头下放到所需挖泥深度后,耙齿接触土壤,进行挖掘,同时泥泵进行抽吸作用,通过水将挖掘起来的泥土输送到耙头内。目前传统耙头针对粘土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堵耙头后,清理耙头时间影响施工效率。耙头挖掘粘土的过程中,由于粘土的附着力很强,容易吸附在耙头上,导致耙头堵塞,无法正常施工,这就需要水手人工清理耙头内的粘土,这样整条挖泥船就处于停工状态,导致船舶利用率非常低,最终导致单方成本过大。二是,挖掘硬质粘土时,负载过高导致断齿。在挖掘硬质粘土的过程中,由于粘土存在内聚力, 耙齿破土非常困难,因此粘土对耙齿的反作用力迅速增大,导致耙齿、齿座断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粘土附着机会,较少堵耙次数,同时缩短堵耙后的清理时间,提高挖泥效率,降低疏浚工程成本等特点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本实用新型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有耙齿、活动罩、靠梆、吸管,活动罩连有驱动液压缸,其特点是活动罩装有冲水咀。本实用新型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冲水咀为双排冲水咀,靠近活动罩两边侧板和中间隔板的冲水咀朝向两侧或中间隔板,中间的冲水咀朝向耙头内部。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活动罩有格栅,耙齿为单排结构,双排冲水咀中,后排布置在耙齿前,前排布置在活动罩格栅后方。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活动罩内部增加了一块圆弧状的导流板。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耙齿安装在整体装卸的齿床上,齿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动罩本体上。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活动罩内部装有软格栅。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点是软格栅为锚链构成的格栅。
3[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全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特点①高压冲水使粘土的表面附着力下降,不容易粘在耙头结构本体上, 也就降低了堵耙的机会,同时高压冲水还可以冲散局部的大块粘土,防止堵塞格栅。②齿床结构可以实现齿座、耙齿的整体装卸,可以在挖泥施工的同时进行齿床的维护,较少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③通过增加导流弧形板,改善耙头内部流场形态,减小局部阻力损失,有利于泥浆的吸入。④使用软格栅,在耙头被粘土堵塞之后,可以通过晃动软格栅更轻松的清理耙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排喷水咀结构示意图;图3是活动罩喷水咀布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齿床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软格栅结构示意图。图中1、补水门液压缸,2、补水门,3、活动罩,4、活动罩液压缸,5、靠梆,6、高压冲水软管,7、吸管,8、高压冲水管,9、导流弧形板,10、前排喷水咀,11、后排喷水咀,12、齿床架,13、无缝钢管,14、齿座,15、耙齿,16、钢板,17、锚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阅附图1至图6。实施例1—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有单排耙齿、活动罩、靠梆、吸管,活动罩连有驱动液压缸;活动罩有锚链制成的软格栅,装有双排冲水咀,后排布置在耙齿前,前排布置在活动罩格栅后方。靠近活动罩两边侧板和中间隔板的冲水咀朝向两侧或中间隔板,中间的冲水咀朝向耙头内部。活动罩内部增加了一块圆弧状的导流板。耙齿安装在整体装卸的齿床上,齿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动罩本体上。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过程1、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为适应粘土的吸入特性,耙头吸入口结构设计得宽敞、顺滑,以利粘土的吸入。2、采用单排耙齿,双排高压冲水,后排布置在齿前,前排布置在活动罩格栅后方, 而且布置在活动罩内的冲水方向也有所不同,靠近两边侧板和中间隔板的冲水咀朝向两侧,中间的几个冲水咀朝向耙头内部。这样的冲水结构可以减小粘土附着在侧壁上的机会, 同时可以在局部冲散粘土,减小粘土的粘性,最终达到减少堵耙次数的目的。3、通过分析耙头内部流场,发现传统耙头内部流场存在大面积的漩涡区,本发明通过在活动罩内部增加一块圆弧形的导流板,减小了上述漩涡区,从而使耙头内部流场更加流畅,减小局部阻力损失。4、此耙头增加了可更换的齿床结构,由四块厚度为50mm的齿床架,通过10个0 30mm的螺栓与活动罩固定,而0 146X30的无缝钢管与齿床架和齿座焊接上,最后在齿座上装上相对应的耙齿。通这样的结构使得更换耙齿和更换齿座的工作可以与施工同时进行, 提高换齿、换齿座的效率。5、采取软格栅的形式,用Ml-L 10 GB/TM9-1996锚链和厚度16mm、宽度60mm的钢
条组合连接成软性的格栅,该格栅通过焊接固定在活动罩的内部,粗实线表示格栅的位置。 这样即使耙头被粘土堵住,也可以通过晃动锚链来轻松的清理附着在耙头上的粘土,缩短清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有耙齿、活动罩、靠梆、吸管,活动罩连有驱动液压缸, 其特征是活动罩装有冲水咀。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冲水咀为双排冲水咀, 靠近活动罩两边侧板和中间隔板的冲水咀朝向两侧或中间隔板,中间的冲水咀朝向耙头内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活动罩有格栅,耙齿为单排结构,双排冲水咀中,后排布置在耙齿前,前排布置在活动罩格栅后方。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活动罩内部增加了一块圆弧状的导流板。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耙齿安装在整体装卸的齿床上,齿床由螺栓固定在活动罩本体上。
6.按照权利要求1一 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活动罩内部装有软格栅。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其特征是软格栅为锚链构成的格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本实用新型属于疏浚工程技术领域。一种耙吸挖泥船用粘土耙头,有耙齿、活动罩、靠梆、吸管,活动罩连有驱动液压缸,其特征是活动罩装有冲水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降低粘土附着机会,较少堵耙次数,耙齿的整体装卸,同时缩短堵耙后的清理时间,提高挖泥效率,降低疏浚工程成本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F5/28GK202139624SQ20112024525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李瑞祥, 杨建华, 林森, 肖博, 钱献国, 韩士薇 申请人: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