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467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
技术背景有杆抽油是陆上使用最多的一种采油方法。主要设备包括抽油机、抽油杆和抽油泵。其工作原理是地面动カ设备通过抽油杆带动井下的深井泵工作,将井下原油举升到地面上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这种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管理方便、适应性较强,适于浅井和低产量油田,因此它在机械采油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有其缺点,如地面设备体积和重量较大、泵排量小、不能很好地适应沙、蜡、水、稠油等复杂情况及海上平台采油。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能量逐渐下降,油井不能保持自喷,或自喷产量过低 时,就必须进行机械采油。国内外海洋采油人工举升设备使用最广泛的是电潜泵、螺杆泵、水利活塞泵、水利射流泵等,这几种人工举升方式不仅受到油藏条件、油井条件、地面(平台)条件制約,而且还要受到效益和管理要求的制约;在采油方式的选择上应カ求经济、技术适应性等方面都能比较合乎具体油田情况,从而能有效的发挥油田举升能力,充分发挥油藏的产油能力。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适应海上平台丛式井组各种井况的要求,立足于地下,以油藏的特点和产液能力为基础,分析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的产能特征和不同举升方法对油井生产系统的举升效果。电潜泵的特点是排量大、扬程高、流量均衡、油管寿命长、地面设备简单、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以及具有较好的携沙、携蜡能力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高,施工、管理要求技术条件要求严格,受电机耐热程度的限制,适用的井深一般不超过3000米;油井产量改变和开采高粘度油时会影响泵效,亦不允许有较多的气体(一般不超过2%的体积含量)进入泵内。电潜泵在油井供液不足时易发生干转,造成迅速磨损失效,而且设备结构复杂、制造质量要求较高,根据其特点,它适用于高产井、井深不超3000米的井、斜井。螺杆泵属推进式容积泵,主要部件是转子和定子,转子是一个大导程大齿高和较小螺旋内经的螺杆(转子),定子是与之相配的有双头螺线的橡胶螺套,这样在转子和定子间形成了储存介质的空间,当转子在定子内运转时,介质沿轴向由吸入端向排出运动。螺杆泵有以下优点I、压カ和流量范围宽阔;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3、因为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カ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5、流量均勻连续,振动小,噪音低;6、与其它回转泵相比,对进入的气体和污物不太敏感。螺杆泵的缺点是螺杆的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定子螺套易损坏。螺杆泵抽油杆柱在井下受カ比较复杂,在承受拉应力的同时又承受剪切应カ。目前采用的抽油杆柱是否能够满足螺杆泵的正常生产需要,也就是复合强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或者强度过高造成浪费,或者强度过低造成杆柱失效而造成作业事故。螺杆泵下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00米。螺杆泵的运行寿命较短一般在6 8个月,检泵次数多。随着勘探水平的提高,我国深海勘探成为重点,深海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田的平均储量明显大于浅海。目前海上油井深度达4000米 6000米的井不断出现。因此,海上深井开采对机械采油装备的适应性要求更高,由于目前海上机械采油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潜泵、螺杆泵等有局限性,最深只能开采3000米的油井,适应性不高,综合效益低,明显不适应海上超深油井的开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平衡好、重量轻,适应性强的适和海洋石油开采的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机架(2)、前传动带(3)、前支撑(4)、旋转驴头架(5)、旋转驴头(6)、电机(7)、自动刹车(8)、上平台(9)、配重滑道(10)、后传动带(11)、梯子(12)、配重(13)、后支撑(14)、电控柜(15)、手刹(16)、減速器(17)、联轴器(18)、驱动轮(19)、悬绳器(20);所述底座(I)用H型钢焊接制成,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机架(2)用角钢制成;所述前传动带(3)用尼龙布、橡胶硫化制成,前传动带(3)绕过旋转驴头与驱动轮(19)连接,后传动带(11) 一端与配重(13)连接,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前支撑(4)用矩型钢制成,上部与旋转驴头架(5)螺 栓连接,下部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旋转驴头架(5)用エ字钢焊接制成;所述旋转驴头
(6)用钢板卷制焊接制成;所述上平台(9)用槽钢焊接制成,所述滑道(10)用槽钢制成;所述梯子(12)用方钢制成,与机架(2)焊接;所述配重(13)用钢板焊接制成,与滑道(10)用滚轮连接;所述后支撑(14) 一端与机架(2)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底座(I)螺栓连接;所述输出联轴器(18)用钢制成,一端与減速器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驱动轮(19)用钢板卷制焊接组成;所述悬绳器(20)用钢加工制成。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改变了由原来游梁机的曲柄平衡块旋转方式储存势能的方式,而变成直线运动方式储存势能的方式,因此配重力矩不变,另外,配重箱内的配重块由不同重量的砝码组成,方便调整。机架采用轻型角钢焊接成桁架结构,多个抽油机连接组合成ー排,这种结构重量轻,刚度好,減少了震动,运行平稳,启动カ矩小,抽油机传动链短,整机的效率提高,运行成本降低,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让井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机架
(2)、前传动带(3)、前支撑(4)、旋转驴头架(5)、旋转驴头(6)、电机(7)、自动刹车(8)、上平台(9)、配重滑道(10)、后传动带(11)、梯子(12)、配重(13)、后支撑(14)、电控柜(15)、手刹(16)、減速器(17)、联轴 器(18)、驱动轮(19)、悬绳器(20);所述底座(I)用H型钢焊接制成,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机架(2)用角钢制成;所述前传动带(3)用尼龙布、橡胶硫化制成,前传动带(3)绕过旋转驴头与驱动轮(19)连接,后传动带(11) 一端与配重(13)连接,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前支撑(4)用矩型钢制成,上部与旋转驴头架(5)螺栓连接,下部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旋转驴头架(5)用エ字钢焊接制成;所述旋转驴头
(6)用钢板卷制焊接制成;所述上平台(9)用槽钢焊接制成,所述滑道(10)用槽钢制成;所述梯子(12)用方钢制成,与机架(2)焊接;所述配重(13)用钢板焊接制成,与滑道(10)用滚轮连接;所述后支撑(14) 一端与机架(2)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底座(I)螺栓连接;所述输出联轴器(18) —端与減速器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驱动轮(19)用钢板卷制焊接组成;所述悬绳器(20)用钢加工制成。当电机启动后,电机在电控柜控制下,通过联轴器、減速器带动驱动轮正反旋转,前、后传动带的带端固定在驱动轮内部的传动带固定板上,前后带一正一反缠绕在驱动轮上,前传动带一端通过旋转驴头与悬绳器连接,后传动带与配重连接,传动带与驱动轮同步旋转,从而带动油杆、油泵往复运动,完成原油抽汲。旋转驴头架可以前后微调,使悬点精确对准井口避免井杆偏磨,延长修井周期。修井作业时,前支撑拆除,旋转驴头架台起傾斜,即可让开井口。
权利要求1.ー种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机架(2)、前传动带(3)、前支撑(4)、旋转驴头架(5)、旋转驴头(6)、电机(7)、自动刹车(8)、上平台(9)、配重滑道(10)、后传动带(11)、梯子(12)、配重(13)、后支撑(14)、电控柜(15)、手刹(16)、減速器(17)、联轴器(18)、驱动轮(19)、悬绳器(20);所述底座(I)用H型钢焊接制成,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机架(2)用角钢制成;所述前传动带(3)用尼龙布、橡胶硫化制成,前传动带(3)绕过旋转驴头与驱动轮(19)连接,后传动带(11) 一端与配重(13)连接,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前支撑(4)用矩型钢制成,上部与旋转驴头架(5)螺栓连接,下部与机架(2)螺栓连接;所述旋转驴头架(5)用エ字钢焊接制成;所述旋转驴头(6)用钢板卷制焊接制成;所述上平台(9)用槽钢焊接制成,所述滑道(10)用槽钢制成;所述梯子(12)用方钢制成,与机架(2)焊接;所述配重(13)用钢板焊接制成,与滑道(10)用滚轮连接;所述后支撑(14) 一端与机架(2)螺栓连接,另一端与底座(I)螺栓连接;所述输出联轴器(18)用钢制成,一端与減速器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驱动轮(19)连接;所述驱动轮(19)用钢板卷制焊接组成;所述悬绳器(20)用钢加工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机架采用轻型角钢焊接成桁架结构,多个抽油机连接组合成ー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采油平台丛式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架、前传动带、前支撑、旋转驴头架、旋转驴头、电机、自动刹车、上平台、配重滑道、后传动带、梯子、配重、后支撑、电控柜、手刹、减速器、联轴器、驱动轮、悬绳器;所述底座用H型钢焊接制成,与机架螺栓连接;所述机架用角钢制成;所述前传动带用尼龙布、橡胶硫化制成,前传动带绕过旋转驴头与驱动轮连接,后传动带一端与配重连接,一端与驱动轮连接;所述前支撑用矩型钢制成,上部与旋转驴头架螺栓连接,下部与机架螺栓连接。所述配重由不同重量的砝码组成,可以精确调整平衡。机架采用轻型角钢焊接成桁架结构,多个抽油机连接组合成一排,这种结构重量轻,刚度好,减少了震动,运行平稳,启动力矩小,整机的效率提高,运行成本降低,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2659215SQ20112052796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高智 申请人:高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