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284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对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的方法,具体说是ー种多序列水平应カ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纠正建筑物的倾斜时多采用高压水洗土施工,就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基础外侧的土层钻孔井置入PVC管或钢管,然后用高压泵将水注射进管中,高压水从管底端溢出,并将附近的土层变为泥浆被挤出地面,通过流出的泥浆量和泥浆比重来控制取土量,从而达到对建筑物纠倾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纠倾速度较慢,且由于在进行高压注入水后,建筑物基础深层原有的土体平衡状态被打破,不容易控制预期的纠偏量,且由于高压水洗土法纠偏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存在一定程度的计算误差,这也直接影响了纠倾的准确性,且有较大的施工风险。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建筑物基础深层的被水弱化的土体逐渐趋于平稳产生变形,建筑物即会再次发生傾斜,也就需要再次对建筑物进行纠倾,増加了工作量,且不利于建筑物安全,也给周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纠倾施工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ー种多序列水平应カ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不仅可以对发生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纠倾,而且纠倾速度较快,可有效防止建筑物的过倾和复倾,同时不会破坏建筑物深层地基原有工程性能状的平衡状态,能够及时准确的控制预设的纠倾量,最大程度地保证纠倾的效果和工程安全。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基础下方依次从上至下交叉进行钻孔取土,其中根据建筑物的宽度及其倾斜程度,第一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第二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和第三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顺序按比例逐渐减小,且第二次的应カ释放孔位置与第一次的应カ释放孔位置交叉,第三次的应カ释放孔位置与第二次的应カ释放孔位置交叉,应カ释放孔的直径为10 15cm,水平间距为50 60cm,垂直距离为20 25cm,同时在沉降较小一侧的建筑物基础上堆加荷载物,其堆载的区域不超过第一次进行应力释放的取土区域,并在纠倾结束后及时通过应カ释放孔进行固结注浆,进ー步提高取土区域地基土的稳定性。在建筑物基础的下方水平取土进行应カ释放后,使得这ー侧区域的地基降低,利用建筑物自重和堆载来实现建筑物的扶正,同时在纠倾取土完成后及时在取土孔内进行固结注浆,使取土区域的地基土体迅速固结达到稳定,从而有效避免了有可能形成的建筑物过倾和复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对发生倾斜的建筑物进行纠倾,而且由于采用了水平钻孔取土进行应カ释放,可直观的进行取土量统计,防止计算误差,能够准确有效地控制纠倾量,同时也避免了扰动建筑物基础下方的深层地基,保证了建筑物基础下方深层地基原有的平衡状态,防止建筑物在纠倾后再次出现复倾,从而減少了纠倾作业的工作量。另夕卜,在纠倾取土完成后及时在取土孔内进行固结注浆,使取土区域的地基土体迅速固结达到稳定,从而有效避免了有可能形成的建筑物过倾和复倾。施工方便,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代码说明1_建筑物;2_建筑物基础;3_第一次的应カ释放孔;4_第二次的应カ释放孔;5_第三次的应カ释放孔;6-荷载物;a_水平间距;b_垂直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I)沉降较小一侧的建筑物基础(2)下方依次从上至下钻孔取土进行应カ释放,其中根据建筑物的宽度及其倾斜程度,第一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3)、第二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4)和第三次应カ释放孔段长度(5)顺序按比例逐渐减小,且第二次的应カ释放孔(4)位置与第一次的应カ释放孔(3)位置交叉,第三次的应カ释放孔(5)位置与第二次的应カ释放孔(4)位置交叉。如图2所示,应カ释放孔的直径为10 15cm,水平间距(a)为50 60cm,垂直距离(b)为20 25cm。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建筑物基础上方堆加荷载物(6),利用荷载物对建筑物基础产生的压力作用,从而进ー步增加建筑物的回倾速度,节约施工周期。应当注意的是,在进行取土作业时,应实时进行回倾变形监测和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在不满足纠倾量时重复进行取土作业。而在进行荷载的堆加吋,其堆加荷载的区域不得超过第一次的应カ释放区域,避免无效堆载。在建筑物的纠倾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及时通过取土孔进行注浆作业,使取土孔内的土层迅速固结,进ー步提高了纠倾的稳定性,避免建筑物产生过倾或复倾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它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基础下方依次从上至下水平钻孔取土形成应力释放孔,同时在建筑物基础的上方堆加荷载物,在纠倾结束后再进行固结注浆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根据建筑物的宽度及其倾斜程度,第一次应力释放孔段长度、第二次应力释放孔段长度和第三次应力释放孔段长度顺序按比例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第二次的应力释放孔位置与第一次的应力释放孔位置交叉,第三次的应力释放孔位置与第二次的应力释放孔位置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应力释放孔直径为10 15cm,水平间距为50 60cm,垂直距离为20 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堆加荷载物的区域不超过第一次进行应力释放的取土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其特征是在纠倾结束后,及时通过应力释放孔对取土区域进行固结注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序列水平应力释放孔与堆荷增压及固结注浆联合纠倾法,它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基础下方依次从上至下进行水平钻孔取土,其中根据建筑物的宽度及其倾斜程度,应力释放孔段长度顺序按比例逐渐减小,且每次应力释放孔的位置相互交叉,孔径为10~15cm,孔的水平间距为50~60cm,垂直距离为20~25cm,同时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基础上方堆加荷载,以加快纠倾速度,在纠倾达到设计值后通过应力释放孔进行固结注浆。本发明通过水平取土应力释放孔使建筑物扶正,结合在建筑物基础沉降较小侧堆加荷载提高建筑物的纠倾速度,同时在纠倾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注浆固结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纠倾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E02D35/00GK103031863SQ2012105909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康景文, 杨双发, 邓正宇, 莫振林, 周其健, 王海洋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