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294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
背景技术
在兰新鉄路第二双线通过的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等大风地区,为了将外界环境与行车环境的相对隔离,从而使行车环境和外界互不影响,设置了封闭式结构的防风明洞。防风明洞设于路基结构上,道床以下路基本体采用A、B组填料和级配碎石等换填,若采用扩大条形基础,其沉降变形较大,极易造成钢筋混凝土防风明洞结构变形和开裂,对结构的受カ状态和运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能有效缓解路基沉降变形、減少施工扰动的防 风明洞桩梁基础。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设置有与路基方向一致的两列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列桩基础的桩顶设置有与路基方向一致的桩顶纵梁;所述的桩顶纵梁上沿梁方向平行设置有与梁方向垂直的纵梁变形縫。所述的桩顶纵梁的截面为倒“T”字形。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已施工的路基结构上施做,其桩的施工不仅不会破坏路基结构,且能減少施工扰动;可满足对明洞的承载力、竖向沉降的要求,且具有抗拔、抗倾覆、抗弯的优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3为桩顶纵梁断面图。图中,I-桩基础,2-桩顶纵梁,3-路基,4-明洞,5-纵梁变形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ー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设置有与路基3方向一致的两列桩基础1,桩穿透填土体伸入稳定地层,两列桩基础I的桩顶设置有与路基3方向一致的桩顶纵梁2,作为上部构筑物的基础。桩顶纵梁2的截面为倒“T”字形,桩顶纵梁2上沿梁方向平行每隔15m设置与梁方向垂直的纵梁变形缝5。桩基础I的施工采用对地层扰动小的旋挖钻成孔。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设置有与路基(3)方向一致的两列桩基础(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列桩基础(I)的桩顶设置有与路基(3)方向一致的桩顶纵梁(2); 所述的桩顶纵梁(2)上沿梁方向平行设置有与梁方向垂直的纵梁变形缝(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桩顶纵梁(2)的截面为倒“T”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明洞桩梁基础。防风明洞设于路基结构上,道床以下沉降变形较大,极易造成钢筋混凝土防风明洞结构变形和开裂,对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运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与路基方向一致的两列桩基础,两列桩基础的桩顶设置有与路基方向一致的桩顶纵梁;桩顶纵梁上沿梁方向平行设置有与梁方向垂直的纵梁变形缝。本实用新型在已施工的路基结构上施做,其桩的施工不仅不会破坏路基结构,且能减少施工扰动;可满足对明洞的承载力、竖向沉降的要求,且具有抗拔、抗倾覆、抗弯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D27/12GK202401466SQ20122000196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严文翔, 何永旺, 刘培硕, 刘赪, 司剑钧, 李国良, 李宁, 李雷, 杜晓卫, 杨国柱, 梁文灏, 武世燕, 路仕洋, 靳宝成, 马哲, 黄双林 申请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