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476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体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锚杆对于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常规锚杆结构主要有以下不足不易施工于粉性土、砂性土等松软、易塌孔的土质中;由于受锚杆结构以及钻进设备的限制,常规锚杆长度较短,钻进深度较短;工艺流程较为复杂,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松软、易塌孔土质中施工,钻进深度较长,工艺流程简单,施工效率较高的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由多根中空杆体通过套接头I连接构成的锚杆本体2,在锚杆本体2 —端部设有钻头3,在锚杆本体2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盘4,在定位盘4外侧连接有紧固件5。上述的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中,所述的锚杆本体2的一根中空杆体长度为I L 75 m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锚杆本体兼作钻杆和注浆管,浆液通过锚杆本体从钻头喷射出,填充周围地层的裂隙和钻孔,使本实用新型与周围土质凝固成为一体,起到加固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现场环境,尤其在常规工艺不易施工的粉性土、砂性土等松软、易塌孔的土质中使用效果较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锚杆本体由多根中空杆体构成,具有加接延长的特性,加上套接头高效的紧固连接作用,使得钻进深度大幅提高。再就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将钻孔、注浆、锚固在一次钻进中完成,能大幅提闻施工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的标记为I-套接头,2-锚杆本体,3-钻头,4-定位盘,5-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I所示,它包括由多根中空杆体通过套接头I连接构成的锚杆本体2,套接头I与中空杆体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的连接方式,在锚杆本体2 —端部安装钻头3,在锚杆本体2的另一端部安装定位盘4,在定位盘4外侦仪即定位盘4的两侧中远离套接头I的一侧)连接有紧固件5。为了进一步提高锚杆本体2的稳定性,可将所述的锚杆本体2的一根中空杆体长度制作为I I. 75 m,较好的是制作成I. 5m 一根。[00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 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多根中空杆体通过套接头(I)连接构成的锚杆本体(2),在锚杆本体(2) —端部设有钻头(3),在锚杆本体(2)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盘(4),在定位盘(4)外侧连接有紧固件(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本体(2)的一根中空杆体长度为I I. 75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空自钻式锚杆支护结构。它包括由多根中空杆体通过套接头连接构成的锚杆本体,在锚杆本体一端部设有钻头,在锚杆本体的另一端部设有定位盘,在定位盘外侧连接有紧固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锚杆本体兼作钻杆和注浆管,浆液通过锚杆本体从钻头喷射出,填充周围地层的裂隙和钻孔,使本实用新型与周围土质凝固成为一体,起到加固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现场环境。本实用新型的锚杆本体由多根中空杆体构成,具有加接延长的特性,加上套接头高效的紧固连接作用,使得钻进深度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将钻孔、注浆、锚固在一次钻进中完成,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文档编号E02D5/74GK202450523SQ2012200872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杨卫中, 申献平, 符昌盛, 罗代明, 赵芳, 邵红艳, 陈军 申请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