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专用吊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347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管专用吊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管专用吊卡。
技术背景:水平井作为油气田开发的一项成熟适用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推广应用,对于水平井的生产动态评价测试技术在国内属于空白。水平井生产测试借助双管工艺实现生产系统和测试系统各自独立工作,而实现水平井生产测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双管管柱的起下技术,然而现有吊卡只能起下单根,不能实现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的同时起下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管专用吊卡,该装置实现了在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双管工艺中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的同时起下作业。克服了现有吊卡只能起下单根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管专用吊卡,包括承载本体和承载活动体;承载活动体一端通过活动销与承载本体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开关把手和插入式开关并通过开关把手和插入式开关使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之间能够自由打开和闭合,承载活动体外壁上设计有固定把手,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闭合时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之间可形成小孔和大孔,承载本体两端分别设计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承载本体和承载活动体能够自由打开和闭合并在两者之间设计大孔和小孔的方式,因而具有在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双管工艺中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的同时起下作业的功能。

: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管专用吊卡,包括承载本体I和承载活动体6 ;承载活动体6 —端通过活动销9与承载本体I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开关把手2和插入式开关4并通过开关把手2和插入式开关4使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之间能够自由打开和闭合,承载活动体6外壁上设计有固定把手5,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闭合时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之间可形成小孔7和大孔8,承载本体I两端分别设计有限位孔3。现场施工时,外力同时向外施加于开关把手2和固定把手5上,开关把手2将外力传送到插入式开关4上,借助活动销9的限位滑动功能,将承载活动体6打开,与承载本体I形成一定空间,将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分别装入大孔8和小孔7内,外力同时向内施加于开关把手2和固定把手5上闭合承载活动体6,完成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独立悬挂;将修井机大钩上的吊环装入吊卡开口处,吊环安全销插入限位孔3内,利用修井机动力完成双管起下作业。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管专用吊卡,包括承载本体(I)和承载活动体(6);其特征在于:承载活动体(6)—端通过活动销(9)与承载本体(I)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开关把手(2)和插入式开关(4)并通过开关把手(2)和插入式开关(4)使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之间能够自由打开和闭合,承载活动体(6)外壁上设计有固定把手(5),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闭合时承载活动体(6)与承载本体(I)之间可形成小孔(7)和大孔(8),承载本体(I)两端分别设计有限位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管专用吊卡。该装置的承载活动体一端通过活动销与承载本体相连接,另一端安装开关把手和插入式开关并通过开关把手和插入式开关使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之间能够自由打开和闭合,承载活动体外壁上设计有固定把手,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闭合时承载活动体与承载本体之间可形成小孔和大孔,承载本体两端分别设计有限位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水平井生产测试技术双管工艺中井下生产油管和2英寸无节箍油管的同时起下作业。克服了现有吊卡只能起下单根的不足。
文档编号E21B19/06GK203008812SQ2012205989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袁武, 王立军, 孟庆学, 李辉, 钦焕光, 马文天, 裴召华, 石峰, 周佳伟, 王国成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辽河石油勘探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