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文档序号:539552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专利摘要】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 种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一、 优化项目设计减少水土流失:优化路径 , 优选塔位 , 在外业定位中采用线位结合的方式 , 充分利用航片选线的优势 , 避免塔位选在陡峭山坡上或渠道河流旁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 ; 采用全方位不等长腿铁塔 , 并且用高低基础和深浅基础 , 这样能更大限度地降低土石方的开挖量 , 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 ; 边坡的处理采用折坡的方法减少开挖量;上边坡坡脚的优化设计 ; 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 减小了上边坡坡脚至塔位内侧基坑的距离 , 坡脚前移可减少相当数量的土石方 。
【专利说明】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经电力有限公司预测分析期间电力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预计可达8%。
[0003]2005年用电量590亿kwh,最高负载400丽,福州电网是全省电网重要负荷中心,也是电力市场需求发展较为稳定的地区之一,2000年用电量647亿kwh,最高负荷1178MW,预测2005年负荷1920MW,用电量100亿kwh。
[0004]泉州莆田福州500kV线路工程,本工程为新建单回交流500kV线路,建设单位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期限为2001-2002年,本工程分两段:北段线路建设地点为福州市晋安区-闽侯县-福清市-莆田县-仙游,线路起自莆田500kV变-止于福州500kV变,全长约170km,其中闽江跨越段17km,南段工程线路建设地点为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南安县-莆田市仙游县,线路起自泉州变-止于莆田变,全长约91km,沿线建有塔位517座,沿线地质地貌线路途经区以丘陵为主,约占75%,其次为低山18%左右,台地-阶地和冲洪积区约占7%,线路的塔基多选择在山体的山脊部位,坡度多在15-0之间,线路所经的区域地质较为复杂,主要地层为花岗岩类-凝灰岩类-第四系地层等,该工程地处福州泉州之间,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为19-21°C,极端最高温度为41°C极端最低温度为
6V,风速l-61m/S,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1600mm由于该地区受台风的影响降雨强度大年平均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暴雨天数有4-6d75%以上的暴雨集中在5_9月其占全年暴雨次数的75%以上。
[0005]该工程沿线的地带以红壤和赤红壤为主部分为水稻田沿线森林覆盖率约为20%植被覆盖率为30%-90%平均约为70%沿线部分地区丘陵地段有少量茶园-果园-旱地以及水田植被总体情况是:从泉州到福州植被覆盖率逐渐增加;从福州到泉州果园逐渐增加而地表植被覆盖率则逐渐降低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约50%为无明显侵蚀35%为轻度流失15%为中-强度流失总的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特征与植被相似:从福州到泉州随着果园和开山采石的逐渐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的逐渐降低水土流失逐渐加剧。本工程施工工艺特征-开挖及排弃的固体废弃物的特点。本工程线路是根据地形的陡缓-林木的覆盖程度等情况来选定的使用的塔型以杯型塔为主在地形陡峭-林木茂盛的地带以及个别影响拆迁的地方选猫型塔塔身用正方形断面偏心影响较大的构件采用不等枝角钢所有塔型均采用全方位不等长短腿500kV线路占用走廊较窄不需砍伐整个线路通道;线路施工采用张力放线仅需砍伐少量树木在基础设计时多采用高低基础送电线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基面-基础坑开挖及施工过牵引场地的平整破坏原状地表植被所造成工程全线绝大部分基杆塔位于山坡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一部分弃土。
[0006]经分析推算出的铁塔基面开挖面积为16.24hm2;塔基面施工过程对周边坡地原状地表植被所造成的破坏面积为11.37hm2;工程施工小道大部分利用原有的小道其新增扰动和破坏面积约为8.0hm2;电线安装对线路走廊植被的影响面积为208.8hm2。主要是铁塔基面开挖造成的固体废弃物为38.14万m2弃土石覆盖面积为23.63hm2根据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特点分析水土流失主要包括以下部分:铁塔基面开挖造成的裸露面;铁塔基面施工过程对周边坡地原状地表植被所造成的破坏而形成的裸露面;铁塔基开挖造成的固体废弃物;电线施工安装对线路走廊植被破坏造成的影响;工程施工小道造成的水土流失由于电线施工安装对近地表植被破坏不大工程施工小道大部分利用原有的小道就整体而言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项目水土流失重点为铁塔基面开挖造成的裸露面;铁塔基面施程对周边坡地原状地表植被所造成的破坏而形成的裸露面和铁塔基开挖造成的固体废弃物等三部分其中铁塔基面开挖造成水土流失量544t;塔基施工过程对周边坡地地表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量246t;铁塔基面开挖产生废弃土石水土流失量19898t项目共产生水土流失量为 20689t。
[0007]本工程线路途经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山高坡陡具有较大的潜在的不稳定性如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将对周边及下游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有:植被破坏降低山地保持水土功能大量的废弃土石顺坡倾倒,在暴雨的冲击下将极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下游群众生命财产构成威胁植被破坏造成的裸露面,废弃土石堆形成的青山挂白,影响自然景观废弃土石堆水土流失量大,其产生的泥沙将随山坡汇水进入下游农田和河床以及水库,破坏农田,影响农业生产,淤积河道-减少水库库容,影响河流与水库蓄水调洪能力裸露地表,特别是废弃土石堆,极易产生切沟并溯源侵蚀,危及塔基安全。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
[0009]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0010]一、优化项目设计减少水土流失。
[0011]优化路径,优选塔位,在外业定位中采用线位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航片选线的优势,避免塔位选在陡峭山坡上或渠道河流旁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采用全方位不等长腿铁塔,并且用高低基础和深浅基础,这样能更大限度地降低土石方的开挖量,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边坡的处理采用折坡的方法减少开挖量;上边坡坡脚的优化设计;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减小了上边坡坡脚至塔位内侧基坑的距离,坡脚前移可减少相当数量的土石方。
[0012]二、塔基边坡水土保持措施。
[0013]工程措施:为了确保上边坡的安全,视塔位上方的汇水情况,及山势的陡缓,在边坡上方远处设置排水沟,在土质较差的上边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保护边坡;为了塔基下边坡的安全,在塔基面上设置排水沟。
[0014]植物措施:由于降雨对塔基边坡会产生冲刷,可种植葛藤等攀缘植物进行防护。
[0015]二、塔基基面水土保持措施。
[0016]工程措施:按项目的设计要求,所有基面要求散水,其坡度为3%3除水田外,所有基面均应设置排水沟。
[0017]植物措施:采用宽叶雀稗对基面进行覆盖。
[0018]四、铁塔基面周边破坏坡地。
[0019]以乔木植被恢复为主,树种以台湾相思和湿地松混交为主,如原有植被为果树或其他农作物的,则以原有果树或农作物进行植被恢复。
[0020]五、弃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
[0021]做好弃土石堆的水土保持是本项目水土保持的重点,针对塔基所处位置,结合挡土墙谷坊和植被恢复三种措施进行防护。
[0022]挡土墙主要用于塔位位于果园?旱地,废弃土石堆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居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并直接危害下游;挡土墙根据地形和弃土石的方式布设;该工程将修建挡土墙。
[0023]谷坊主要用于废弃土石堆位于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坡度大,并直接危害下游的地方;该工程将修建谷坊。
[0024]植被恢复主要是在弃土石堆地表种植垂直根系和干茎发育香根草和水平根系和干茎发育的宽叶雀稗,形成香根草带与宽叶雀稗带相间的防护植被网;对于塔位位置比较偏远,植物覆盖率较高地方,可采用类芦等本地草进行覆盖自然恢复。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有效保持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水土,避免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0027]一、优化项目设计减少水土流失。
[0028]优化路径,优选塔位,在外业定位中采用线位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航片选线的优势,避免塔位选在陡峭山坡上或渠道河流旁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采用全方位不等长腿铁塔,并且用高低基础和深浅基础,这样能更大限度地降低土石方的开挖量,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边坡的处理采用折坡的方法减少开挖量;上边坡坡脚的优化设计;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减小了上边坡坡脚至塔位内侧基坑的距离,坡脚前移可减少相当数量的土石方。
[0029]二、塔基边坡水土保持措施。
[0030]工程措施:为了确保上边坡的安全,视塔位上方的汇水情况,及山势的陡缓,在边坡上方远处设置排水沟,在土质较差的上边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保护边坡;为了塔基下边坡的安全,在塔基面上设置排水沟。
[0031]植物措施:由于降雨对塔基边坡会产生冲刷,可种植葛藤等攀缘植物进行防护。
[0032]二、塔基基面水土保持措施。
[0033]工程措施:按项目的设计要求,所有基面要求散水,其坡度为3%3除水田外,所有基面均应设置排水沟。
[0034]植物措施:采用宽叶雀稗对基面进行覆盖。
[0035]四、铁塔基面周边破坏坡地。
[0036]以乔木植被恢复为主,树种以台湾相思和湿地松混交为主,如原有植被为果树或其他农作物的,则以原有果树或农作物进行植被恢复。
[0037]五、弃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
[0038]做好弃土石堆的水土保持是本项目水土保持的重点,针对塔基所处位置,结合挡土墙谷坊和植被恢复三种措施进行防护。
[0039]挡土墙主要用于塔位位于果园?旱地,废弃土石堆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居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并直接危害下游;挡土墙根据地形和弃土石的方式布设;该工程将修建挡土墙。
[0040]谷坊主要用于废弃土石堆位于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坡度大,并直接危害下游的地方;该工程将修建谷坊。
[0041]植被恢复主要是在弃土石堆地表种植垂直根系和干茎发育香根草和水平根系和干茎发育的宽叶雀稗,形成香根草带与宽叶雀稗带相间的防护植被网;对于塔位位置比较偏远,植物覆盖率较高地方,可采用类芦等本地草进行覆盖自然恢复。
【权利要求】
1.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优化项目设计减少水土流失: 优化路径,优选塔位,在外业定位中采用线位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航片选线的优势,避免塔位选在陡峭山坡上或渠道河流旁等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采用全方位不等长腿铁塔,并且用高低基础和深浅基础,这样能更大限度地降低土石方的开挖量,减少植被的破坏及水土流失;边坡的处理采用折坡的方法减少开挖量;上边坡坡脚的优化设计;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减小了上边坡坡脚至塔位内侧基坑的距离,坡脚前移可减少相当数量的土石方; 二、塔基边坡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为了确保上边坡的安全,视塔位上方的汇水情况,及山势的陡缓,在边坡上方远处设置排水沟,在土质较差的上边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以保护边坡;为了塔基下边坡的安全,在塔基面上设置排水沟; 植物措施:由于降雨对塔基边坡会产生冲刷,可种植葛藤等攀缘植物进行防护; 三、塔基基面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按项目的设计要求,所有基面要求散水,其坡度为3%3除水田外,所有基面均应设置排水沟; 植物措施:采用宽叶雀稗对基面进行覆盖; 四、铁塔基面周边破坏坡地: 以乔木植被恢复为主,树种以台湾相思和湿地松混交为主,如原有植被为果树或其他农作物的,则以原有果树或农作物进行植被恢复; 五、弃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 做好弃土石堆的水土保持是本项目水土保持的重点,针对塔基所处位置,结合挡土墙谷坊和植被恢复三种措施进行防护; 挡土墙主要用于塔位位于果园?旱地,废弃土石堆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居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并直接危害下游;挡土墙根据地形和弃土石的方式布设;该工程将修建挡土墙; 谷坊主要用于废弃土石堆位于距离河道、沟渠、水库、农田、民点、道路较近,弃土量大,坡度大,并直接危害下游的地方;该工程将修建谷坊; 植被恢复主要是在弃土石堆地表种植垂直根系和干茎发育香根草和水平根系和干茎发育的宽叶雀稗,形成香根草带与宽叶雀稗带相间的防护植被网;对于塔位位置比较偏远,植物覆盖率较高地方,可采用类芦等本地草进行覆盖自然恢复。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4452729SQ20131042088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姜丹宁, 李国胜 申请人:姜丹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