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453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它包括注浆外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浆外管为钢管,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和外支架,在滑坡治理中,它包括钻孔、袖筏管灌浆、放置钢绞线、浇筑水泥浆和锚固注浆外管和钢绞线步骤,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明显;利用袖筏管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灌浆材料,实现分段注浆并可以在注浆区域内某一段反复注浆,留置的注浆外管内安装钢绞线并注水泥浆,将其作为锚杆利用,能有效的加固边坡中的软弱夹层,提高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袖核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土体锚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利用锚杆加固岩土体边坡,是目前工程界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加固岩土体边坡注浆施工过程中,由于普通的锚杆灌浆压力较低,灌浆时冒浆和串浆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能根据不同的地层特点,采取不同的灌浆材料,选用不同的灌浆参数。
[0003]袖筏管灌浆法由法国Soletanche基础工程公司于上个世纪50年代首创,袖阀管其结构主要由PVC注浆外管、注浆内管、橡皮套、密封圈等组成。它能在同一孔内反复多次,分段进行灌浆,且发生冒浆与串浆的可能性很小等特点,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灌浆方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的堵水灌浆,英,法,日,意等国的地铁灌浆,台湾省和香港的地铁灌浆,都是采用这一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袖筏管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它采用袖筏管灌浆法加固岩土体边坡,在留置的注浆外管内安装钢绞线并注水泥浆,将其作为锚杆利用。
[0005]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袖筏管,它包括注浆外管,所述的注浆外管为钢管。
[0006]本发明所述的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0007]本发明所述的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
[0008]上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照设计孔径,采用泥浆护壁法钻孔至设计深度,孔深穿透潜在滑动面至稳定岩土体内2m?3m,钻孔略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3度?15度;
⑵根据孔深,制作袖筏管,将袖筏管插入孔内,注浆外管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20 cm?30 Cm,将套壳料注入注浆外管与土体之间的空隙;
⑶套壳料注入48小时后,采用注浆泵通过袖筏管对边坡进行注浆作业,注浆完毕后拔出注浆内管和注浆头;
⑷按照设计的长度,将钢绞线安放在注浆外管内,钢绞线的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30cm?40 cm,向注浆外管内注入水泥浆,确保钢绞线与注浆外管之间均注满水泥浆;
(5)待水泥浆初凝完成后,利用外锚钢板对注浆外管和钢绞线施加预应力,随后用混凝土把注浆外管和钢绞线的端部和外锚钢板浇筑在内,浇筑成混凝土外锚墩;
(6)重复步骤⑴?步骤(5),完成边坡上所有锚杆的施工,随后在边坡表面设置表面排水沟。
[0009]为增加注浆外管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本发明在步骤⑵中,所述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0010]本发明在步骤⑵中,所述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
[0011]本发明在步骤⑵中,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对孔口封堵,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
[0012]本发明在步骤⑷中,所述钢绞线采用II级以上带肋钢筋制成,钢绞线的直径为16mm?28 mm,钢绞线上设有内支架。
[0013]本发明在步骤⑷中,所述内支架每隔1.5m?2.5m安装一对。
[0014]在步骤⑷中,注入水泥浆时,水灰比0.5?0.7,并加入水泥浆的0.005 %的三乙醇胺。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明显;利用袖筏管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灌浆材料,实现分段注浆并可以在注浆区域内某一段反复注浆,留置的注浆外管内安装钢绞线并注水泥浆,将其作为锚杆利用,能有效的加固边坡中的软弱夹层,提高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袖筏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时的状态不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8]由图1可知,一种袖筏管,它包括注浆外管1,所述的注浆外管1为钢管。
[0019]本发明所述的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0020]本发明所述的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2。
[0021]上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按照设计孔径,采用泥浆护壁法钻孔至设计深度,孔深穿透潜在滑动面至稳定岩土体内2m?3m,钻孔略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3度?15度;
本实施例首先平整施工场地,在边坡凌空面测量放线,放样定位,确定钻孔位置及深度。钻孔时,钻孔的直径为0.lm?0.2m(本实施例为0.15 m),钻孔深度穿透潜在滑动面至稳定岩土体内3m,并略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5度,钻孔时采用泵送泥浆护壁,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补浆。
[0022]⑵根据孔深,制作袖筏管,将袖筏管插入孔内,注浆外管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20cm?30 cm,将套壳料9注入注浆外管1与土体之间的空隙;
为增加注浆外管1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本发明在步骤⑵中,所述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0023]本发明在步骤⑵中,所述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2。
[0024]本发明在步骤⑵中,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对孔口封堵,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
[0025]本实施例根据孔深确定注浆外管1的长度,其外表面涂红漆或浙青,以提高耐腐蚀性,且为增加注浆外管1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并在注浆外管1的外表面每间隔1.5m?2m(本实施例为2m),焊接一对外支架2,外支架2由直径6 mm的钢筋焊接制成,同时,注浆外管I在安放时,外支架2起到居中的作用。根据设计注浆提升高度,确定注浆外管I上泄浆孔5的间距,泄浆孔5上套着橡皮袖阀3 ;注浆头7 —般长0.6m?lm(本实施例为0.8m)四周均匀地布设6个?12个(本实施例为12个)直径6 mm?8 mm (本实施例为8 mm )的出浆孔,注浆头7两端设台阶式止浆塞6,起到止浆作用,注浆内管4通过接头8与注浆头7连接。
[0026]钻孔结束后,立即插入袖筏管,直到孔底,尽量保证注浆外管I的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注浆外管I露出边坡凌空面20 cm,以便放置外锚钢板,将孔口适当防护处理,防止杂物入孔内;在注浆外管I与土体之间的空隙注入套壳料9,一般情况下,套壳料9具有止浆作用不需封口,若确实需要,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对孔口封堵,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
[0027]⑶套壳料9注入48小时后,采用注浆泵通过袖筏管对边坡进行注浆作业,注浆完毕后拔出注浆内管4和注浆头7 ;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注浆时采用后退式分段进行注浆,直至全孔注浆完成,注浆施工参数根据地层实际情况进行试验确认,并在现场施工中不断完善调整,结合注浆压力变化情况,现场动态调整优化注浆参数。
[0028]⑷按照设计的长度,将钢绞线12安放在注浆外管I内,钢绞线12的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30 cm?40 cm,向注浆外管I内注入水泥浆11,确保钢绞线12与注浆外管I之间均注满水泥浆11 ;
本发明在步骤⑷中,所述钢绞线12采用II级以上带肋钢筋制成,钢绞线12的直径为16mm?28 mm,钢绞线12上设有内支架10。
[0029]本发明在步骤⑷中,所述内支架10每隔1.5m?2.5m安装一对。
[0030]在步骤⑷中,注入水泥浆11时,水灰比0.5?0.7,并加入水泥浆11的0.005 %的
二乙醇胺。
[00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按照设计确定的长度、直径,加工好钢绞线12,钢绞线12的直径为22 mm ;安放时,为使钢绞线12处于注浆外管I的中心位置和增加钢绞线12与水泥浆11的咬合力,在钢绞线12上每隔2.0m安装一对内支架10,钢绞线12的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30 cm,以便放置外锚钢板;注浆时,采用自流方式注浆,确保钢绞线12与注浆外管I的内壁之间均注满水泥浆11,为加快水泥浆11的凝固,在水泥浆11中加入水泥浆11的
0.005 %的三乙醇胺。
[0032](5)待水泥浆11初凝完成后,利用外锚钢板对注浆外管I和钢绞线12施加预应力,随后用混凝土把注浆外管I和钢绞线12的端部和外锚钢板浇筑在内,浇筑成混凝土外锚墩;
本实施例所述的外锚钢板为圆形钢板,直径为0.4m,厚度为40 mm,浇筑的混凝土外锚墩其高度为0.5m,上部边长为0.5m,下部边长为0.7m的梯形台体。
[0033](6)重复步骤⑴?步骤(5),完成边坡上所有锚杆的施工,随后在边坡表面设置表面排水沟。
[0034]本发明利用袖筏管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灌浆材料,实现分段注浆并可以在注浆区域内某一段反复注浆,并通过留置的注浆外管内安装钢绞线并注水泥浆,将其作为锚杆利用,能有效的加固边坡中的软弱夹层,提高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咬合力,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袖筏管,它包括注浆外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浆外管为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筏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袖筏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⑴按照设计孔径,采用泥浆护壁法钻孔至设计深度,孔深穿透潜在滑动面至稳定岩土体内2m?3m,钻孔略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3度?15度;⑵根据孔深,制作袖筏管,将袖筏管插入孔内,注浆外管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20 cm?30 cm,将套壳料注入注浆外管与土体之间的空隙;⑶套壳料注入48小时后,采用注浆泵通过袖筏管对边坡进行注浆作业,注浆完毕后拔出注浆内管和注浆头;⑷按照设计的长度,将钢绞线安放在注浆外管内,钢绞线的上端露出边坡凌空面30cm?40 cm,向注浆外管内注入水泥浆,确保钢绞线与注浆外管之间均注满水泥浆;(5)待水泥浆初凝完成后,利用外锚钢板对注浆外管和钢绞线施加预应力,随后用混凝土把注浆外管和钢绞线的端部和外锚钢板浇筑在内,浇筑成混凝土外锚墩;(6)重复步骤⑴?步骤(5),完成边坡上所有锚杆的施工,随后在边坡表面设置表面排水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⑵中,所述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所述注浆外管的外表面设有外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采用速凝水泥砂浆对孔口封堵,防止注浆过程中冒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⑷中,所述钢绞线采用II级以上带肋钢筋制成,钢绞线的直径为16 mm?28 mm,钢绞线上设有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⑷中,所述内支架每隔1.5m?2.5m安装一对。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袖筏管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在步骤⑷中,注入水泥浆时,水灰比0.5?0.7,并加入水泥浆的0.005 %的三乙醇胺。
【文档编号】E02D17/20GK103669346SQ20131074220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孔纲强, 孙广超, 顾红伟, 周立朵, 孙学谨 申请人:湖南城市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