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968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疏浚整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整平器。
背景技术
在水下疏浚行业中,常采用挖泥船,尤其是耙吸式挖泥船,来进行水下疏浚作业。如果水底为粘性较大的土质,在疏浚作业后,常常会遗留较多的垅沟和浅点,疏浚效果不理想,不符合水下工程验收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用挖泥船重挖,将垅沟挖掉,再搬运卸掉。这样的做法虽然可行,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因为是挖掉垅沟或扫浅,由于挖不准,或耙头在垅沟上不易控制,耙头会经常落到沟中。另一方面,有时甚至会出现垅无法挖掉,沟却越挖越深的现象,导致挖泥效率低,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挖泥效率高,成本低廉,能高质量整平水底平面,且结构简单的疏浚整平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0105Y,名称为“疏浚整平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频率,低成本,高质量整平海底平面的水下疏浚整平专用工具。但其并未说明该疏浚整平装置中起到整平作用的整平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疏浚整平装置中整平器的具体结构的情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整平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种整平器,其特点在于,该整平器包括:两间隔平行设置的中空管,一连接所述两中空管的加强结构,一固接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前刮板,两固接于所述两中空管两端的边板,若干设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吊耳,若干设于所述两边板上的拖索孔。较佳地,所述加强结构为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接于所述两中空管上。较佳地,每一该中空管内均设有若干舱体,每一该舱体顶部均具有一进孔和一盖于该进孔上的进孔盖,每一该舱体底部均具有一出孔和一盖于该出孔上的出孔盖。该些进孔用于往舱体内灌入水或者砂,起到压载的目的。该些出孔则是用于将舱体内灌入的水或者砂排出。较佳地,每一该中空管内均设有三个舱体,位于每一该中空管两端的舱体为压载舱,位于每一该中空管中间的舱体为空舱。这样分配整平器的重力可以更有利于整平器的整平作业。较佳地,该前刮板上还固设有若干祀齿托架,每一该祀齿托架上均固设有一I巴齿。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破土、整平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平器利用自重和破土能力,铲除河床高点,填至低洼处,达到削峰平谷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整平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整平器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整平器的一侧视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整平器的又一侧视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整平器带有耙齿托架和半犁型耙齿的侧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一种整平器,其主体包括两根直径为720_的中空管,一加强结构和一前刮板I等,本实施例中优选无缝钢管2作为中空管,当然,其他材料的中空管也可以。其中,该加强结构主要包括七块加强板3(图3、4中显示了两种形状的加强板),这七块加强板3互相平行间隔设置,并与两根无缝钢管2垂直且焊接连接两根无缝钢管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该加强结构不必局限于需要采用加强板3,只要能实现连接两无缝钢管2的目的,采用其他结构也是可以的。而且,显而易见,加强板3的个数也不必局限于七块,也可以更多或更少,只要结构的强度能满足要求即可。这七块加强板上焊接一前刮板1,该前刮板I用于整平器在水底铲平高点,填至超深部分,达到削峰平谷的目的。在两根无缝钢管2 的两端焊接有两块边板4,这两块边板4密封无缝钢管2的两端,以在无缝钢管2内部形成舱体。在这两块边板4上各自设有六个拖索孔5,在每边的六个拖索孔5中各选择一个相应的拖索孔5来连接拖索,选择不同的拖索孔5,就会使得整平器在整平作业时具有不同的姿态,选择合适的姿态可以让整平器更好地整平,并且避免因姿态选择不当而造成的航行阻力过大的问题。显然,拖索孔5的个数不必局限于六个,也可以是更多或更少,只要能给整平器提供足够的姿态变化即可。在七块加强板3中的四块加强板顶部均设有吊耳6,这些吊耳6与吊索连接,用于将整平器吊入水中和从水中吊起。如图2所示,这两根无缝钢管2中的每一根均设有三个舱体,每个舱体顶部均具有一进孔7和一盖于该进孔7上的进孔盖8,每一该舱体底部均具有一出孔9和一盖于该出孔9上的出孔盖10。其中,靠近无缝钢管2两端的舱体是用来压载的,即通过从进孔灌入水或者砂来增加该整平器的自重。更具体地,靠近前刮板一侧的无缝钢管的两端的舱体11只能装水压载,而另一无缝钢管的两端的舱体12则可装水或砂。在无缝钢管中间的舱体13为永久空舱,不允许压载。这些都出于对整平器重力布局的考虑。另外,如图5所示,在前刮板I上还可以设置若干耙齿托架14,每一耙齿托架14上均固设有一耙齿,优选地,采用一半犁型耙齿15,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破土、整平的效果。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整平器,其特征在于,该整平器包括:两间隔平行设置的中空管,一连接所述两中空管的加强结构,一固接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前刮板,两固接于所述两中空管两端的边板,若干设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吊耳,若干设于所述两边板上的拖索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接于所述两中空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中空管内均设有若干舱体,每一该舱体顶部均具有一进孔和一盖于该进孔上的进孔盖,每一该舱体底部均具有一出孔和一盖于该出孔上的出孔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器,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中空管内均设有三个舱体,位于每一该中空管两端的舱体为压载舱,位于每一该中空管中间的舱体为空舱。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整平器,其特征在于,该前刮板上还固设有若干奉巴齿托架,每一该IE齿托架上均固设有一I巴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平器,其包括两间隔平行设置的中空管,一连接所述两中空管的加强结构,一固接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前刮板,两固接于所述两中空管两端的边板,若干设于该加强结构上的吊耳,若干设于所述两边板上的拖索孔。该整平器利用自重和破土能力,铲除河床高点,填至低洼处,达到削峰平谷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E02F5/28GK203113408SQ20132004036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王珉球, 顾敏童, 张戟, 诸葛玮, 陈浩舒 申请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