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968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线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接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吹填施工作业中的管线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法兰是使管子与管子相互连接的零件,连接于管端。法兰上有孔眼,螺栓使两法兰紧连。法兰间用衬垫密封,法兰孔用螺栓固定。在现有技术中,吹填施工作业两段管线之间就是采用两个同口径法兰相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两段管线之间的连接和连通。现有方式的缺陷就是安装较为麻烦,法兰孔一般有4-12个,每个法兰孔都需要安装螺栓,操作繁琐,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两段管线的连接采用两个同口径法兰相连接、安装方式麻烦、操作繁琐、耗时耗力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快速、无需焊接、无需螺栓的管线接头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管线接头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管线接头的固定端和一管线接头的活套连接端,该固定端与一入水管线的出水口相连通,该活套连接端与一出水管线的入水口相连通,该固定端与该活套连接端连通,并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优选地,该活套连接端包括:一圆形的活套连接法兰,一断面为一锥形的斜撑环板,一环形搁板,一第一连接环板及一嵌设于该环形搁板与斜撑环板之间的密封圈;其中,该斜撑环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活套连接法兰和该第一连接环板焊接,该环形搁板夹设于该斜撑环板内,且该环形搁板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环板固接,该环形搁板的外壁与该斜撑环板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用于嵌设该密封圈的中空部。优选地,该斜撑环板的两端均形成有用于加固焊接的倒角。优选地,该密封圈为一橡胶密封圈。优选地,该固定端包括一法兰圈和一第二连接环板,该第二连接环板的一端与该法兰圈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环板的另一端穿设该第一连接环板并抵设于该密封圈的内壁。优选地,该第一连接环板的材料为钢材。优选地,该管线接头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设于该固定端和该活套连接端之间、且用于支持承压的挡块,该至少一个挡块位于该第二连接环板的与该法兰圈相连接的一端的外周壁上。优选地,该挡块的高度范围为50mnT80mm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实现了两段管线之间连通、密封和固定,安装快速便捷,无需焊接、无需螺栓。并且该管线接头装置在吹填过程中亦可实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管线接头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管线接头装置的活套连接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该密封圈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管线接头装置的固定端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管线接头装置的组合状态下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考图1-图6,该管线接头装置包括有一管线接头的固定端I和一管线接头的活套连接端2,该固定端I与一入水管线的出水口相连通,该活套连接端2与一出水管线的入水口相连通,该固定端I 与该活套连接端2连通,并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具体来说,参考图2-4,该活套连接端2包括:一圆形的活套连接法兰21,一断面为一锥形的斜撑环板22,一环形搁板23,一第一连接环板24及一嵌设于该环形搁板23与斜撑环板22之间的密封圈25;其中,该斜撑环板22的两端分别与该活套连接法兰21和该第一连接环板24焊接,该环形搁板23夹设于该斜撑环板22内,且该环形搁板23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环板24固接,该环形搁板23的外壁与该斜撑环板2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用于嵌设该密封圈25的中空部。该密封圈25的形状为一具有一锥底部及一锥顶部的锥台,为了实现该入水管线和该出水管线之间较佳的密封和连接,该密封圈25的锥角α为40° ,该锥角为该锥台的两母线间的夹角,也就是说,锥角α的度数为40°。更具体地,该斜撑环板的两端均形成有用于加固焊接的倒角(图中未示出)。参考图5,该固定端I包括一法兰圈11和一第二连接环板12,该第二连接环板12的一端与该法兰圈11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环板12的另一端穿设该第一连接环板并抵设于该密封圈的内壁(具体组合关系见后文的描述并结合图6参考)。为了使整个管线接头装置的结构更为稳固,该管线接头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设于该固定端I和该活套连接端2之间、且用于支持承压的挡块13,该至少一个挡块位于该第二连接环板12的与该法兰圈11相连接的一端的外周壁上。图5中,示出了三个挡块13。其中,该挡块13的高度范围为50mnT80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圈3为一橡胶密封圈,该第一连接环板24的材料为钢材。参考图2和图5,该管线接头装置是这样组合的:将图5所示的该固定端I从左向右插入图2所示的该活套连接端2中,参考图6 (为了图示的清楚,图6仅仅示出了局部),由于该密封圈25的锥台形状(这里指的是该密封圈的横截面形状为一锥台形状),使得该入水管线的出水口通水后,水流自该固定端I向该活套连接端2高速流动(图6中,水流方向为自左向右),水流打击到该密封圈25上,由于该密封圈25的左端被该固定端I卡住,该密封圈25的右下端受作用力(由于该第二连接环板12对该密封圈25的作用力)产生变形,向上顶托该斜撑环板22,这样整个活套连接端2就在水流的作用力和挡块的支持力的作用下达到力的平衡,从而实现该入水管线和该出水管线之间的密封和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两段管线之间连通、密封和固定,安装快速便捷,无需焊接、无需螺栓等额外部件。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 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管线接头的固定端和一管线接头的活套连接端,该固定端与一入水管线的出水口相连通,该活套连接端与一出水管线的入水口相连通,该固定端与该活套连接端连通,并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套连接端包括:一圆形的活套连接法兰,一断面为一锥形的斜撑环板,一环形搁板,一第一连接环板及一嵌设于所述环形搁板与斜撑环板之间的密封圈; 其中,该斜撑环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活套连接法兰和该第一连接环板焊接,该环形搁板夹设于该斜撑环板内,且该环形搁板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环板固接,该环形搁板的外壁与该斜撑环板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用于嵌设该密封圈的中空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斜撑环板的两端均形成有用于加固焊接的倒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为一橡胶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包括一法兰圈和一第二连接环板,该第二连接环板的一端与该法兰圈固定连接,该第二连接环板的另一端穿设该第一连接环板并抵设于该密封圈的内壁。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环板的材料为钢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线接头装置还包括有至少一个设于该固定端和该活套连接端之间、且用于支持承压的挡块,该至少一个挡块位于该第二连接环板的与该法兰圈相连接的一端的外周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块的高度范围为50mnT80mm之间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接头装置,包括有一管线接头的固定端和一管线接头的活套连接端,该固定端与一入水管线的出水口相连通,该活套连接端与一出水管线的入水口相连通,该固定端与该活套连接端连通,并为可拆卸式密封连接。该管线接头装置实现了两段管线之间连通、密封和固定,安装快速便捷,无需焊接、无需螺栓。
文档编号E02F7/10GK203113409SQ20132004037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原 , 余龙, 张戟, 诸葛玮, 陈浩舒 申请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