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18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装置,特别是一种制造地下混凝土桩体的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沉管灌注桩通常的做法是:将一长钢管沉入土中一段,取出此段的土体,然后再继续下沉钢管,再取土体,如此沉管、取土反复进行,直至将钢管沉入到预定深度,在沉管过程中,由于钢管在地面以上很高,取土很不方便,如果把钢管一次性沉入到预定深度,再取土就方便多了,但是,钢管在土中下沉过程中,由于管塞效应,土体在钢管中上升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了,随钢管一起下沉,因此,很难将钢管沉入到预定深度。
发明内容本发明弥补了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T形头卡入C形头内可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间隙很小。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本发明将钢 管分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分别沉入地下,消除了将整根钢管沉入时的管塞效应,可以将钢管沉入的更深,且取土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逐次沉管时在高空取土带来的不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A—A视图。图中:1、左半圆,2、右半圆,3、T形头,4、C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I和右半圆2,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3,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4,T形头卡入C形头内可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间隙很小。本发明工作时,首先将左半圆钢管沉入地下预定深度,然后将右半圆的C形头卡在左半圆的T形头上,将右半圆沉入到地下预定深度,其后,对两半圆组成的钢管内取土,取土完成后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权利要求1.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I)和右半圆(2),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3),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4),T形头 卡入C形头内。
专利摘要一种双半圆沉管灌注桩装置,将一根钢管从中间分割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左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T形头,右半圆的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C形头,T形头卡入C形头内可上下移动而左右移动间隙很小,本实用新型将钢管分成左半圆和右半圆,分别沉入地下,消除了将整根钢管沉入时的管塞效应,可以将钢管沉入的更深,且取土在地面上进行,避免了逐次沉管时在高空取土带来的不便。
文档编号E02D5/38GK203096734SQ201320072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4日
发明者张永忠 申请人:张永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