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64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定向井施工中,经常会使用有线测斜仪器进行定向作业,在每次接线时均需将有线仪器提出,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当在现场施工中将电缆导出于钻具外时,可实现接线不提出有线仪器进行安装,然而,采用该方法时,会导致在定向扭转方位时有线电缆缠绕在钻具外的情况,从而影响施工作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安装过程费时费力,有线电缆易缠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套、传力花键筒和传力花键轴,中间连接套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传力花键轴的下部外侧有轴肩,传力花键筒的底部座于轴肩上,传力花键筒内侧分布有内花键,位于传力花键筒上方的传力花键轴外侧分布有与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位于外花键上方的传力花键轴上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装在中间连接套内。上述限位装置包括上圆螺母、上活塞体、下圆螺母和下活塞体,上圆螺母、上活塞体、下圆螺母和下活塞体自上而 下依次套装在传力花键轴的上部外侧,传力花键轴与下圆螺母和上圆螺母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中间连接套的外壁上可沿圆周分布有三条的凸棱。上述凸棱可呈螺旋状。上述传力花键筒上方的外花键上可套装有轴头挡环。上述中间连接套的上部可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传力花键轴的下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上述中间连接套的上部可固定安装有上接头,上接头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上述在对应内花键位置的传力花键筒壁上可沿圆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与传力花键筒内部相通的油杯。上述中间连接套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内花键下方的传力花键筒的下部内侧有凹台,位于轴肩上方的传力花键轴下部外侧与凹台内侧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传力花键筒的上部、上活塞体、下活塞体和上接头下部的外侧与中间连接套I的内侧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上活塞体和下活塞体的内侧与传力花键轴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密封装置。[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内外花键的松脱和咬合实现不用提拉仪器即可在安装时避免有线电缆的缠绕,从而使其安装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上半部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下半部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中间连接套,2为传力花键筒,3为传力花键轴,4为轴肩,5为内花键,6为外花键,7为凸棱,8为上圆螺母,9为上活塞体,10为下圆螺母,11为下活塞体,12为轴头挡环,13为上接头,14为油杯,15为四台,16为S封装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所示,该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套1、传力花键筒2和传力花键轴3,中间连接套I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2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传力花键轴3的下部外侧有轴肩4,传力花键 筒2的底部座于轴肩4上,传力花键筒2内侧分布有内花键5,位于传力花键筒2上方的传力花键轴3外侧分布有与内花键5相配合的外花键
6。通过对中间连接套I施加压力使得内花键5和外花键6松脱,此时传力花键筒2的下端座于轴肩4上端进行限位,与中间连接套I上部连接的工具可以相对于下部自由旋转,通过人工调整即可轻松矫正置于本实用新型外面的线路的位置,从而避免发生缠绕现象,通过对中间连接套I施加拉力可以使得内花键5和外花键6咬合,此时可满足工作需求,正常传递受力。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位于外花键6上方的传力花键轴3上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装在中间连接套I内。通过对中间连接套I施加拉力使得内花键5和外花键6咬合时,限位装置的下端将座于传力花键筒2的上端从而限位中间连接套I。如附图1、2所示,限位装置包括上圆螺母8、上活塞体9、下圆螺母10和下活塞体11,上圆螺母8、上活塞体9、下圆螺母10和下活塞体11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传力花键轴3的上部外侧,传力花键轴3与下圆螺母10和上圆螺母8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上圆螺母8和下圆螺母10分别对上活塞体9和下活塞体11进行限位,上活塞体9和下活塞体11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强其工作效果,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如附图1、2所示,中间连接套I的外壁上沿圆周分布有三条的凸棱7。凸棱7能够在保证工具强度的同时,使得工具与井眼之间形成足够空间的环空腔,从而保证泥浆的正常流动,使得井内不至于产生过高的循环压力。[0028]如附图1、2所示,凸棱7呈螺旋状。呈螺旋状的凸棱7能够使泥浆的流动改为旋流,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如附图1、2所示,传力花键筒2上方的外花键6上套装有轴头挡环12。轴头挡环12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缓冲活塞对传力花键筒2的相互冲击,提高传力花键筒2的使用寿命,且可在轴头挡环12达到疲劳强度时,对其进行单独更换,降低生产成本。如附图1、2所示,中间连接套I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传力花键轴3的下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这样可根据实际需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更方便快捷。如附图1、2所示,中间连接套I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13,上接头13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根据需求,中间连接套I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有上接头13。由于锥形螺纹扣加工的合格率较低,且在施工过程中中间连接套I受力较频繁,其螺纹扣极易损坏,通过连接上接头13,能够提高中间连接套I的使用寿命,且当上接头13的螺纹损坏后,可对其单独进行更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在应对不同的扣型需求时,只需更换上接头13即可满足,简化安装调节过程。如附图1、2所示,在对应内花键5位置的传力花键筒2壁上沿圆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与传力花键筒2内部相通的油杯14。可以通过油杯14注入润滑油,从而保养内花键5和外花键6,提高其使用寿命。如附图1、2所示,中间连接套I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2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内花键5下方的传力花键筒2的下部内侧有凹台15,位于轴肩4上方的传力花键轴3下部外侧与凹台15内侧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16,传力花键筒2的上部、上活塞体9、下活塞体11和上接头13下部的外侧与中间连接套I的内侧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16,上活塞体9和下活塞体11的内侧与传力花键轴3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密封装置16。上活塞体9在上部形成 密封,能够阻隔上部泥浆进入,下活塞体11在下部形成密封,从而封隔下部的油腔。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套、传力花键筒和传力花键轴,中间连接套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传力花键轴的下部外侧有轴肩,传力花键筒的底部座于轴肩上,传力花键筒内侧分布有内花键,位于传力花键筒上方的传力花键轴外侧分布有与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外花键上方的传力花键轴上部固定安装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套装在中间连接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装置包括上圆螺母、上活塞体、下圆螺母和下活塞体,上圆螺母、上活塞体、下圆螺母和下活塞体自上而下依次套装在传力花键轴的上部外侧,传力花键轴与下圆螺母和上圆螺母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套的外壁上沿圆周分布有三条的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凸棱呈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花键筒上方的外花键上套装有轴头挡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套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传力花键轴的下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中间连接套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上接头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应内花键位置的传力花键筒壁上沿圆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的与传力花键筒内部相通的油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连接套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的上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位于内花键下方的传力花键筒的下部内侧有凹台,位于轴肩上方的传力花键轴下部外侧与凹台内侧之间安装有密封装置,传力花键筒的上部、上活塞体、下活塞体和上接头下部的外侧与中间连接套(I)的内侧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上活塞体和下活塞体的内侧与传力花键轴的外侧之间均安装有密封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作业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定向井有线防绕装置,包括中间连接套、传力花键筒和传力花键轴,中间连接套的下部内侧和传力花键筒的上部外侧固定安装在一起,传力花键轴的下部外侧有轴肩,传力花键筒的底部座于轴肩上,传力花键筒内侧分布有内花键,位于传力花键筒上方的传力花键轴外侧分布有与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内外花键的松脱和咬合实现不用提拉仪器即可在安装时避免有线电缆的缠绕,从而使其安装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E21B41/00GK203097832SQ20132010186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邹和均, 李俊胜, 李建忠, 方猛, 于建民, 李琰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