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64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属于石油钻采设备技术领域,是用于井口装置的二次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井口设备是石油钻采设备中的关键性设备,用于钻井,悬挂和密封套管,采油。本实用新型其功能就在于密封套管或套管悬挂器的延长径。目前普通的二次密封装置一般采油橡胶密封,如“P”型密封,“BT”型密封,这些橡胶密封圈在正常情况下密封可靠但均不能长期承受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恶劣的工况下工作。而随着现在钻井技术的发展,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的油气井越来越多,传统密封方式已满足不了这种恶劣的工况需要,因此,研制新型的金属密封装置以满足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成为趋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二次密封采用橡胶密封能以长期承受高温,高压,高腐蚀等恶劣工况。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上本体,下本体和悬挂器本体的环形空间中依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上压环,上金属密封环,中支持环,下金属密封环,下支撑环。上金属密封环和下金属密封环U形开口外端面的圆形凸起与上本体,悬挂器本体贴合。上压环和下支撑环受预紧力时,上金属密封环和下金属密封环产生变形并与悬挂器和上本体贴合形成密封。


`[000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图1中1.上压环,2.上金属密封环,3.中支持环,4.下金属密封环,5.下支撑环,
6.悬挂器本体,7.下本体,8.上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所示:在上本体⑧,下本体⑦和悬挂器本体⑥的环形空间中依次从上到下是:上压环①,上金属密封环②,中支持环③,下金属密封环④,下支撑环⑤。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各有两个对称的U型开口。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U型开口的开口外端面各有两个密封凸起环面。上压环①,中支持环③,下支撑环⑤皆有锥形环面与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的U形开口配合。两金属密封环采用特殊低强度合金钢。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果是:当密封装置通过法兰连接螺柱旋紧施加预紧力时,“上压环①”和“下支撑环⑤”对“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进行挤压,同时“中支持环③”支撑“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使两只密封环在U形开口处产生变形,使U形开口外端面的环形凸起产生微量位移,并与上本体和悬挂器本体贴合,通过不断的加压,增大密封环与本体间的密封力从而形成密封。金属密封环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通过金属变形实现密封使井口装置的密封性能更好,有效保证井口的安全和可靠 性。
权利要求1.一种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在上本体⑧,下本体⑦和悬挂器本体⑥的环形空间中依次从上到下是:上压环①,上金属密封环②,中支持环③,下金属密封环④,下支撑环⑤,下支撑环⑤坐在下本体⑦和悬挂器本体⑥上,下金属密封环④在下支撑环⑤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中支持环③在下金属密封环④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上金属密封环②在中支持环③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上压环①在上金属密封环②,通过锥形斜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各有两个对称的U型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U型开口的开口外端面各有两个密封凸起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环①,中支持环③,下支撑 环⑤皆有锥形环面与上金属密封环②和下金属密封环④的U形开口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套管的金属二次密封装置,在上本体,下本体和悬挂器本体的环形空间中依次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压环,上金属密封环,中支持环,下金属密封环,下支撑环,下支撑环坐在下本体和悬挂器本体上,下金属密封环下支撑环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中支持环在下金属密封环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上金属密封环在中支持环上,通过锥形斜面配合,上压环在上金属密封环,通过锥形斜面配合。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文档编号E21B33/03GK203145884SQ2013201017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王中元, 谭来顺 申请人:苏州道森钻采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