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皮带转载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551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短距离皮带转载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机械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井下煤炭运输中跨巷道之间的运输使用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传动装置、储带张紧部、机身、封闭落料段、机尾,以及它们之间连接的皮带。本实用新型解决煤矿井下煤炭运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运输要求,张紧要求,又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简单经济,易拆卸维护,能延伸,减少施工人员,减小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用效率的短距离转载皮带输送机。
【专利说明】短距离皮带转载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机械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井下煤炭运输中跨巷道之间的运输使用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井下煤炭运输过程中,遇到跨巷道运输(即将煤从一条巷道的皮带机上运输到与其平行的另一条巷道的皮带机上)的情况下,采用的是刮板输送机运输方式或者普通固定式皮带机。这些运输方式的缺点是:
[0003]1.刮板输送机刮板、中部槽之间的磨损严重,耐腐蚀性差,耐磨性差。
[0004]2.刮板输送机物料与中部槽的摩擦系数大,刮板输送机的大部分功率消耗于物料与中部槽的摩擦力上,造成能耗过大,投资增加。
[0005]3.刮板输送机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维修工作量大,延伸困难,重量大,安装和搬运费时费力,人工抗抬溜槽,工人劳动强度大。
[0006]4.普通固定式皮带运输机采用驱动方式采用电机、减速器驱动,结构复杂,体积大,不适用于空间狭小的井下安装。
[0007]5.普通固定式皮带运输机采用液压皮带张紧装置或绞车张紧装置,储带仓长度长,不利于短距离巷道掘进。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煤炭开采中,出现跨巷道之间输送中存在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短距离皮带转载机。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传动装置、储带张紧部、机身、封闭落料段、机尾,以及它们之间连接的皮带。
[0010]头部传动装置,包括卸载滚筒、伸出架、机头架、重锤清扫器、螺旋托辊1、螺旋托辊I1、螺旋托辊II1、电动滚筒I和电动滚筒II ;卸载滚筒安装在伸出架的最前端,重锤清扫器位于卸载滚筒的下方,在卸载滚筒与机头架之间设计有螺旋托辊1、螺旋托辊I1、螺旋托辊III,电动滚筒I和电动滚筒11安装在机头架内,下皮带绕出卸载滚筒后绕入电动滚筒11,再绕入电动滚筒I,在电动滚筒II与电动滚筒I之间,皮带呈“反S”形缠绕。
[0011]储带张紧部由储带张紧部I和储带张紧部II连接组成,储带张紧部I内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有张紧滚筒I,储带张紧部II内设有调节螺杆,在调节螺杆上设有张紧滚筒II,下皮带绕出电动滚筒I后,首先绕入储带张紧部II的张紧滚筒II,再绕入储带张紧部I的张紧滚筒I,在张紧滚筒II和张紧滚筒I之间,皮带呈“S”形缠绕。
[0012]封闭落料段,包括中间架,中间挡煤板,挡煤板组件,上侧封板和下侧封板、底盘;底盘位于中间架下方,上侧封板和下侧封板位于中间架侧面,挡煤板组件位于中间架上方,这样挡煤板组件、上侧封板、下侧封板、中间挡煤板和底盘连接成一个整体封闭空间。
[0013]机尾结构包括,机尾架,机尾螺旋滚筒,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位于机尾架上,机尾螺旋滚筒安装在调节螺杆上,螺旋滚筒上设有左螺旋片和右螺旋片,螺旋滚筒的导煤板方向为单向倾斜。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由头部传动装置、储带张紧部、机身、封闭落料段、机尾及皮带组成。整机的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滚筒,所述储带张紧部可以使皮带机的距离缩短,所述机身采用通用皮带机标准机身,互换性强,备件充足。矿方可根据需要延长转载皮带机的长度。维修更换方便,便于拆解。所述封闭落料段,在中间架上设计了中间挡煤板,通过螺栓连接,将挡煤板连接在中间架上。在两侧中间架上设计了活动挡煤板组件,方便安装。挡煤板组件上用螺栓固定上侧封板。上下侧封板通过螺栓连接,且上侧封板设置了观察口,盖帘通过合页连接在上侧封板上并遮盖住观察口。既起到防尘效果,又便于观察。挡煤板组件、上下侧封板、中间挡煤板和底盘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封闭空间,有效阻隔煤尘于侧封板之外。
[0015]所述机尾,包括机尾架和螺旋滚筒。机尾张紧亦采用螺旋拉紧装置,一是张紧方式简单,二是适应井下狭小空间。螺旋滚筒采用左右螺旋片,可同时起到胶带调心和清扫胶带的作用,使胶带与滚筒接触面时时保持清洁。转载机行人侧空间相对较大,故螺旋滚筒导煤板设计为单向倾斜,保证煤粉刮落后落在行人一侧,清煤时操作人员不必绕到狭窄的行人侧对面,既便于清扫又安全。
[001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煤矿井下煤炭运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满足运输要求,张紧要求,又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简单经济,易拆卸维护,能延伸,减少施工人员,减小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用效率的短距离转载皮带输送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头部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储带张紧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封闭落料段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
[0022]图6机尾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螺旋滚筒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_头部传动装置,2-储带张紧部,3-机身,4-封闭落料段,5-机尾,6-皮带,7-卸载滚筒,8-伸出架,9-机头架,10-重锤清扫器,11-螺旋托辊I,12-螺旋托辊II,13-螺旋托辊III,14-电动滚筒I,15-电动滚筒II,16-储带张紧部I,17-张紧滚筒I,18-张紧滚筒II,19-储带张紧部II,20-螺杆I,21-螺杆II,22-盖帘,23-合页,24-底盘,25-下侧封板,26-上侧封板,27-挡煤板组件,28-中间架,29-中间挡煤板,30-螺旋滚筒,31-机尾架,32-螺杆,33-右螺旋片,34-导煤板,35-左螺旋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意,一种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传动装置1、储带张紧部2、机身3、封闭落料段4、机尾5以及它们之间的皮带6。
[0026]如图2所示意,头部传动装置1,包括卸载滚筒7、伸出架8、机头架9、重锤清扫器10、螺旋托辊I 11、螺旋托辊II 12、螺旋托辊III 13、电动滚筒114和电动滚筒1115,卸载滚筒7安装在伸出架8的最前端,重锤清扫器10位于卸载滚筒7的下方,在卸载滚筒7与机头架9之间设计有螺旋托辊I 11、螺旋托辊II 12、螺旋托辊III 13。电动滚筒114和电动滚筒1115安装在机头架9内,下皮带绕出卸载滚筒7后绕入电动滚筒1115,再绕入电动滚筒114,在电动滚筒II15与电动滚筒114之间,皮带呈“反S”形缠绕。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机驱动方式采用头部传动装置中的电动滚筒114和电动滚筒1115驱动,头部传动装置的清扫方式采用重锤清扫器10和螺旋托辊I 11、螺旋托辊II 12和螺旋托辊III 13组合方式。
[0028]如图3所示意,储带张紧部2由储带张紧部I 16和储带张紧部II 19连接组成,储带张紧部I 16内设有调节螺杆20,调节螺杆20上设有张紧滚筒117,储带张紧部II 19内设有调节螺杆21,在调节螺杆21上设有张紧滚筒1118,下皮带绕出电动滚筒114后,首先绕入储带张紧部II 19的张紧滚筒1118,再绕入储带张紧部I 16的张紧滚筒117,在张紧滚筒1118和张紧滚筒117之间,皮带呈“S”形缠绕。
[0029]这样通过调整调节螺杆20和调节螺杆21,使张紧滚筒17和张紧滚筒18向相反方向移动来实现皮带张紧。
[0030]如图4、5所示意,封闭落料段4,包括中间架28,中间挡煤板29,挡煤板组件27,上侧封板26和下侧封板25、底盘24 ;底盘24位于中间架28下方,上侧封板26和下侧封板25位于中间架28侧面,挡煤板组件27位于中间架28上方,这样挡煤板组件27、上侧封板26、下侧封板25、中间挡煤板29和底盘24连接成一个整体封闭空间。
[0031 ] 同时在上侧封板26设计了观察口,观察口用盖帘22遮住,盖帘通过合页23连接在上侧封板26上。
[0032]如图6所示意,机尾5结构包括,机尾架31,机尾螺旋滚筒30,调节螺杆32 ;调节螺杆32位于机尾架31上,机尾螺旋滚筒30安装在调节螺杆32上,如图7所示意,螺旋滚筒30上设有左螺旋片35和右螺旋片33,螺旋滚筒30的导煤板34方向为单向倾斜。
[0033]这样一来,机尾螺旋滚筒30的张紧采用机械螺旋拉紧方式,通过调节螺杆32使螺旋滚筒30向整机机尾方向移动来实现皮带张紧调节。螺旋滚筒30采用左螺旋片35和右螺旋片33,可同时起到皮带调心和清扫皮带的作用。螺旋滚筒30的导煤板34设计为单向倾斜,保证煤粉刮落后落在一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其特征是:所述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传动装置(I)、储带张紧部(2)、机身(3)、封闭落料段(4)、机尾(5)以及它们之间的皮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其特征是:所述头部传动装置(I)包括卸载滚筒(7)、伸出架(8)、机头架(9)、重锤清扫器(10)、螺旋托辊I (11)、螺旋托辊II (12)、螺旋托辊III(13)、电动滚筒I (14)和电动滚筒II (15),所述卸载滚筒(7)安装在伸出架(8)的最前端,所述重锤清扫器(10)位于卸载滚筒(7)的下方,在卸载滚筒(7)与机头架(9)之间设计有螺旋托辊I (11)、螺旋托辊II (12)、螺旋托辊111(13),电动滚筒I (14)和电动滚筒II (15)安装在机头架(9)内,下皮带绕出卸载滚筒(7)后绕入电动滚筒II (15),再绕入电动滚筒I (14),在电动滚筒II (15)与电动滚筒I (14)之间,皮带呈“反S”形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其特征是:所述储带张紧部(2)由储带张紧部I (16)和储带张紧部II (19)连接组成,储带张紧部I (16)内设有调节螺杆(20),调节螺杆(20)上设有张紧滚筒I (17),储带张紧部II (19)内设有调节螺杆(21),在调节螺杆(21)上设有张紧滚筒II (18),下皮带绕出电动滚筒I (14)后,首先绕入储带张紧部II (19)的张紧滚筒II (18),再绕入储带张紧部I (16)的张紧滚筒I (17),在张紧滚筒II (18)和张紧滚筒I (17)之间,皮带呈“S”形缠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其特征是:所述封闭落料段(4)包括中间架(28)、中间挡煤板(29)、挡煤板组件(27)、上侧封板(26)和下侧封板(25)、底盘(24),所述底盘(24 )位于中间架(28 )下方,上侧封板(26 )和下侧封板(25 )位于中间架(28 )侧面,挡煤板组件(27)位于中间架(28)上方,所述挡煤板组件(27)、上侧封板(26)、下侧封板(25 )、中间挡煤板(29 )和底盘(24 )连接成一个整体封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距离皮带转载机,其特征是:所述机尾(5)包括机尾架(31)、机尾螺旋滚筒(30)、调节螺杆(32),所述调节螺杆(32)位于机尾架(31)上,机尾螺旋滚筒(30)安装在调节螺杆(32)上,螺旋滚筒(30)上设有左螺旋片(35)和右螺旋片(33),螺旋滚筒(30 )的导煤板(34 )方向为单向倾斜。
【文档编号】E21F13/00GK203531953SQ20132041869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高建强, 郭东兵, 李晋霞, 郭超, 申文化, 毋启斌 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