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5515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内的降水管、设置在降水管底端的底部滤网、套在降水管外的滤网,降水管设置在集水井内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且滤网套在该段管壁外,封堵结构还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降水管内的混凝土圆柱体、粗砂填充层、橡胶止水活塞、管内混凝土段,混凝土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的内径,粗砂填充层的填充高度超过所述滤网顶部,橡胶止水活塞的外径与降水管的内径相等。采用本实用新型封堵结构在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专利说明】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当地下水压较大时,需在基础底板上留置集水井,并于井内设置降水管,将水泵吸水管放入降水管中进行抽水,通过水泵集中抽水实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0003]在基础施工结束后需撤除降水设备时,应对集水井处进行处理,恢复集水井的井口基础底板。一般的恢复做法是:停止降水后,抽出降水管,在集水井内(包括原降水管所在位置)填埋碎石并浇筑底板。然而,由于地下水压较大,地下水易从原降水管位置及其周边井坑大量上涌,造成施工困难,影响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产生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底板的恢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在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内的降水管、设置在降水管底端的底部滤网、包在降水管外的滤网,所述降水管设置在集水井内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滤网包在降水管设有进水孔一段的管壁外,所述封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降水管内侧底部的混凝土圆柱体、设置在降水管内侧混凝土圆柱体上方的粗砂填充层、设置在粗砂填充层上方并紧贴粗砂填充层上表面的橡胶止水活塞、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上方降水管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混凝土圆柱体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的内径,粗砂填充层的填充高度超过所述滤网顶部,橡胶止水活塞的外径与降水管的内径相等。
[000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降水管底端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所述底部滤网设置在管帽与降水管的连接处。
[0007]所述降水管靠顶端位置套有止水环。
[0008]所述混凝土圆柱体的高度为300mm-500mm。
[0009]所述橡胶止水活塞包括圆形的橡胶环、连接在橡胶环上表面的圆形钢板、连接在圆形钢板上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导向柱。
[0010]在基础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壁上安装的膨胀止水带。
[0011]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集水井内设置降水管,在施工过程中可将水泵吸水管放入将水管中抽水,在压力作用下使得地下水向集水井底部流,再流入降水管中,此时降水管外侧周边的集水井及集水井上方的集水坑相对将水管内侧干燥,对降水管周边集水井及集水坑的基础底板使用快速凝固混凝土进行浇筑,待所浇筑混凝土强度到达70%强度后,可停止降水并撤出水泵吸水管。此时地下水从降水管中涌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将一块预先浇筑好的混凝土圆柱体投入降水管底部,对降水管内进行粗砂填充形成粗砂填充层,粗砂填充层的填充高度超过滤网顶部,向降水管内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橡胶止水活塞,橡胶止水活塞紧贴在粗砂填充层上表面,橡胶止水活塞可防止降水管内的地下水透过混凝土圆柱体边缘及粗砂填充层渗透到橡胶止水活塞上表面,此时再在橡胶止水活塞上方降水管内侧浇筑快速凝固混凝土,即能顺利完成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在预留集水井处基础底板恢复过程中浇筑混凝土不会受到较大地下水上涌冲击,有效解决了因地下水压过大造成的施工困难、恢复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降水管内还未设置混凝土圆柱体、粗砂填充层、橡胶止水活塞、管内混凝土段)恢复基础底板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降水管内还未设置混凝土圆柱体、粗砂填充层、橡胶止水活塞、管内混凝土段)恢复基础底板过程中,在降水管外浇注了混凝土而降水管内尚未浇注混凝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的示意图,即在恢复基础底板过程中在降水管内浇注了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图中仅示意出降水管及其内部封堵结构);
[0016]图4是橡胶止水活塞和安装活塞用钢管的组合示意图。
[0017]附图兀件标号说明:1 一集水坑、2 —降水管、3—止水环、4一基础底板、5—花砖砲筑、6—滤网、7—底部滤网、8—管帽、9一集水井、10—混凝土层1、11一管内混凝土段、12—橡胶止水活塞、13—粗砂填充层、14 一混凝土圆柱体、15—安装活塞用钢管、16—安装导向柱、17—圆形钢板、18一橡I父环、19-膨胀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该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9内的降水管2、设置在基础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壁上的膨胀止水带19、设置在降水管2底端的底部滤网7、包在降水管2外的滤网6,降水管2为一种专用降水管,在使用过程中部分埋入集水井的土层中,所述降水管2设置在集水井9内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滤网6套在降水管2设有进水孔一段的管壁外,在地下水进入降水管2中时滤网6可将沙土过滤,避免降水管2中沙土过多引起堵塞。降水管2靠顶端位置套有止水环3,降水管2底端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8,所述底部滤网7设置在管帽8与降水管2的连接处。所述封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降水管2内侧底部的混凝土圆柱体14、设置在降水管2内侧混凝土圆柱体14上方的粗砂填充层13、设置在粗砂填充层13上方并紧贴粗砂填充层13上表面的橡胶止水活塞12、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12上方降水管2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11,混凝土圆柱体14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2的内径,混凝土圆柱体14的高度为300mm-500mm。粗砂填充层13的填充高度超过所述滤网6顶部,这样可以避免滤网6外侧的地下水直接进入粗砂填充层13上方。橡胶止水活塞12的外径与降水管2的内径相等,如图4所示,所述橡胶止水活塞12包括圆形的橡胶环18、连接在橡胶环18上表面的圆形钢板17、连接在圆形钢板17上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导向柱16。安装橡胶止水活塞12时将安装活塞用钢管15套在安装导向柱16上,再由安装活塞用钢管15将橡胶止水活塞12整体慢慢推入降水管2内紧贴在粗砂填充层13上方。橡胶止水活塞12可有效的将部分经混凝土圆柱体14边缘及滤网6进入粗砂填充层13内的地下水封堵在橡胶止水活塞12底部。
[0019]采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恢复基础底板施工过程如下所述:一、将上述专用降水管放置到集水井9内,在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壁上设置膨胀止水带19、集水井9上端设有与集水井9连为一体且空间较大的集水坑1,基础底板4下侧集水坑I周缘通过花砖砌筑5,该降水管2在接近顶部位置的管壁外加装一个止水环3,在管底部设置底部滤网7,在管壁外套滤网6 ;二、将水泵吸水管(图中未示出)放入降水管2中进行抽水,图1中箭头方向为地下水流动方向,将集水井9进入降水管2中的地下水抽干(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将降水管中的地下水抽干,只要将地下水位降低至集水坑底以下即可),对集水井9中降水管2外的基础底板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速凝剂掺量的重量百分比为3-5%),形成混凝土层I 10,在浇筑混凝土层I 10过程中保持继续降水(即保持水泵从降水管中抽水不间断);三、待步骤2中所浇筑混凝土层I 10强度到达70%强度后,可停止降水并从降水管中撤出水泵吸水管,地下水从降水管中涌出,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接着进行降水管2的封堵,先将一块预先浇筑好的混凝土圆柱体14投入降水管2底部,混凝土圆柱体14到位后,混凝土圆柱体14可阻隔部分地下水快速进入降水管2内,使地下水进入降水管2内的速度减慢,紧接着对降水管2内进行粗砂填充,形成粗砂填充层13,粗砂填充层13上端高度超过滤网6顶部,再向降水管2内放入预先准备好的橡胶止水活塞12,放置深度为使橡胶止水活塞12底端紧贴粗砂填充层13上表面,放置胶止水活塞12过程中可使用安装活塞用钢管15等辅助工具保证其就位;四、橡胶止水活塞12就位后,立即对降水管2内橡胶止水活塞12上段进行快速凝固混凝土浇筑(在浇注过程中混凝土速凝剂掺量的重量百分比也为3-5%),形成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12上方降水管2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11,即完成地下水压较大的预留集水井处混凝土基础底板4恢复过程。
[0020]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换形式,降水管底端也不一定要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也可不设置管帽,直接在降水管底端内侧安装底部过滤网;混凝土圆柱体的高度也不限定为300mm-500mm,可根据集水井的深度适当调整;橡胶止水活塞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封堵将水管内的地下水即可,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所做的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堵结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9)内的降水管(2)、设置在降水管(2)底端的底部滤网(7)、包在降水管(2)外的滤网(6 ),所述降水管(2 )设置在集水井(9 )内靠下段管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滤网(6 )套在降水管(2)设有进水孔一段的管壁外,所述封堵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降水管(2)内侧底部的混凝土圆柱体(14)、设置在降水管(2)内侧混凝土圆柱体(14)上方的粗砂填充层(13)、设置在粗砂填充层(13)上方并紧贴粗砂填充层(13)上表面的橡胶止水活塞(12)、浇筑在橡胶止水活塞(12)上方降水管(2)内侧的管内混凝土段(11),混凝土圆柱体(14)的直径略小于降水管(2)的内径,粗砂填充层(13)的填充高度超过所述滤网(6)顶部,橡胶止水活塞(12)的外径与降水管(2)的内径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2)底端连接有喇叭形的管帽(8),所述底部滤网(7)设置在管帽(8)与降水管(2)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2)靠顶端位置套有止水环(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圆柱体(14)的高度为300mm-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活塞(12)包括圆形的橡胶环(18)、连接在橡胶环(18)上表面的圆形钢板(17)、连接在圆形钢板(17)上表面中间位置的安装导向柱(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基础底板预留集水井的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基础底板厚度1/2处的集水坑壁上安装的膨胀止水带(19)。
【文档编号】E02D19/10GK203393731SQ20132041884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周志荣, 温岳斌, 赖溯欣 申请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