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577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包括电子标签、读卡器、分站、网关、上位机等硬件设备。电子标签包括电源模块、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和电子标签射频模块,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与电子标签射频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和电子标签射频模块连接;读卡器包括CAN通信接口、读卡器主控单片机和读卡器射频模块,CAN通信接口连接读卡器主控单片机,读卡器主控单片机与读卡器射频模块连接;分站包括MCU最小控制单元、上位CAN控制器和驱动器、下位CAN控制器和驱动器;网关包括8051单片机和CAN驱动器组成。
【专利说明】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监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装置。【背景技术】
[0002]近几年,在煤矿安全监控大量装备之后,矿井移动目标定位系统也逐渐热门起来,该系统是将无线识别、网络通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在地面监控计算机的定位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线缆,实时对井下安装的无线采集器(即读卡器)进行信息采集,读卡器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内移动目标的无线信息,并通过井下有线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数据信息经分析处理后,将井下移动目标动态显示在计算机定位软件的地图界面上,从而实现井上管理人员对井下移动目标的位置实时监控功能。其中井下移动目标主要包括井下工作人员,和矿用火车、车厢、采煤机等设备。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国家规定,在2011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煤矿均要装备矿井定位系统。然而,目前国内正在使用的50余种煤矿定位系统中,许多系统稳定性不好,无线通信经常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井下无线通信技术不成熟。因此,研究井下定位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对提高定位系统稳定性和精确度,以至于提高煤矿安全性和生产率,有深刻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装置,通过分析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通信频率和芯片,设计了射频识别电路,达到识别电子标签的目的;通过研究读卡器硬件电路,采用电子标签相同的射频识别电路,既简化了电路设计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设计包括电子标签、读卡器两部分,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电源模块、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和电子标签射频模块,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与电子标签射频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为电子标签主控单片机和电子标签射频模块供电;所述读卡器包括CAN通信接口、读卡器主控单片机和读卡器射频模块,CAN通信接口连接读卡器主控单片机,读卡器主控单片机与读卡器射频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与读卡器通过各自的射频模块进行无线通信。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06]1、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存储被识别物体相关信息的电子装置,每个电子标签都含有惟一的编码,用来表示电子标签所附着的物体信息。电子标签的作用是对应不同的读卡器,发送相应的信息到读卡器,并接收读卡器发来的指令。电子标签采用主动工作方式,载波由电子标签自身产生,便于通信速率的提高,也利于增大通信距离;同时电子标签进入通信区域时,读卡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射频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正常工作状态下保证电池的持续供电,使电子标签能稳定工作。
[0007]2、射频识别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读卡器、电子标签两个部分的设计。其中,读卡器设计和电子标签设计都包含射频电路和主控电路两个部分,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卡器和电子标签采用了相同的射频电路,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读卡器还包括CAN通信电路,这种通信方式的设计更便于将井下采集到的数据上传给监控主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系统结构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标签的结构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读卡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系统使用有源RFID技术进行无线通信,实现井下移动目标的定位,并使用两级CAN总线作为井下有线传输网络,网关将CAN总线数据转换成串口数据并传给上位机。定位系统硬件设备主要由标签、读卡器、分站、网关和上位机等硬件设备组成。在定位系统中,矿工和井下移动设备配带标签,并定时向外发送卡号。读卡器的作用是采集标签无线信号,并加上自己的读卡器号信息,经下位CAN总线传输给分站。读卡器可以看成一个实现RFID协议到下位CAN总线的特殊功能网关。系统中最多可容纳31个分站、每个分站可容纳16个读卡器,即整个系统最多可装配256个读卡器,足够覆盖中小型煤矿的主要巷道和井下重要区域。该系统最多可配备65535张定位标签,可以满足煤矿中“每人一卡”及“每车一卡”的要求,系统中标签和读卡器的无线收发器使用相同模块。
[0013]电子标签中只包含射频模块CC2430和电池两部分,为了简化标签结构并降低成本,标签没有设计开关、复位、指示灯、报警器、显示器等设备。标签出厂时便将电池焊接在CC2430模块上,标签随即开始工作,每隔一段时间循环发送卡号。半年时间后,标签电池耗尽,更换电池即可。
[0014]读卡器的射频识别电路和电子标签的相同,电源由分站提供,分站输出18V不间断直流电源,读卡器将其转换成3.3V板级电源。在读卡器的设计时,选用Microchip公司的MCP2510芯片作为CAN控制器,MCP2510可根据CPU的要求将SPI总线数据转换封装成CAN总线数据格式,并将控制器输出的发送数据(CAN_TX)、接收数据(CAN_RX)通过CAN总线驱动器将其转换成CAN总线差分信号CAN总线高电平(CAN_H)和CAN总线低电平(CAN_L),即可进行CAN总线的数据传输。CAN总线驱动器选用周立功公司的CTM8251AT芯片,该芯片将CAN驱动器和CAN总线防雷保护、过流保护的功能合为一体,性能优秀。
[0015]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包括电子标签、读卡器两部分,其特征是:电子标签中的主控单片机与射频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为主控单片机和射频模块供电;读卡器包括CAN通信接口、主控单片机和射频模块,CAN通信接口与主控单片机相连,主控单片机与射频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读卡器电源由分站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移动目标定位仪,其特征是: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中存储被识别物体相关信息的电子装置,每个电子标签都含有惟一的编码,用来表示电子标签所附着的物体信息,电子标签中包含主控单片机、射频模块CC2430和电源模块,电子标签出厂时便将电池焊接在CC2430模块上,随即开始工作;读卡器的射频识别电路采用和电子标签相同的硬件电路,选用MCP2510芯片作为CAN控制器,MCP2510可将SPI总线数据转换封装成CAN总线数据格式,并将控制器输出的发送数据CAN_TX、接收数据CAN_RX通过CAN总线驱动器将其转换成CAN总线差分信号CAN总线高电平CAN_H和CAN总线低电平CAN_L,即可进行CAN总线的数据传输。
【文档编号】E21F17/18GK203515659SQ20132044121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张楠 申请人:山西大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