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830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保温基础构造,该外保温基础构造包括:在建筑物的整周连续而成的带状基础;覆盖在作为所述带状基础上的成为建筑物外周部的部分的侧面上的保温材料;用于遮蔽被所述带状基础围成的范围内的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的防湿层混凝土,所述保温材料配置在带状基础的两侧面,并且以所述保温材料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浇筑用的模板兼用材料,以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所述保温材料在混凝土硬化后所残留的残留物作为外保温基础构造。
【专利说明】外保温基础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寒冷地区用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中的带状基础的外保温基础构造。【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寒冷地区用住宅的带状基础中,为了强化地板部的保温和地板下的防湿,实施了以下的基础施工、灰泥施工以及木工。作为基础施工,在配置了钢筋并浇筑了基础混凝土之后,组装了立式临时支架(立上”仮枠),浇筑立式混凝土 (立上>9 - >々U —卜)。之后,回填地基,设置防湿层,实施砂填充(砂押λ )。作为灰泥施工,在基础的外周安装地板下换气口。作为木工,在托梁(根太)间架设网支承用架而张设支承网,在支承网上配置作为保温材料的玻璃纤维。还在托梁上铺设防湿片材。
[0003]在上述以往结构中,在地板下张设网支承用架和网来配置玻璃纤维,还设置防湿层,因此作业工作量较多而施工花费工夫和时间。另外,还为了安装地板下换气口而增加作业,而且混凝土的浇筑、凝固期间(養生期間)、临时支架的解体等需要较多的时间。
[0004]如果像一般地域的住宅那样使用板状的硬质的发泡苯乙烯作为保温材料,则保温施工就会变得容易,但是由于发泡苯乙烯的保温性较低,因此无法充分地在寒冷地区进行地板下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施工容易且能够缩短施工时间的具有优异的保温防湿性能的外保温基础构造。
[0006]一种外保温基础构造,该外保温基础构造包括:在建筑物的整周连续而成的带状基础;覆盖在作为所述带状基础上的成为建筑物外周部的部分的侧面上的保温材料;用于遮蔽被所述带状基础围成的范围内的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的防湿层混凝土,所述保温材料配置在带状基础的两侧面,并且以所述保温材料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浇筑用的模板兼用材料,以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所述保温材料在混凝土硬化后所残留的残留物作为外保温基础构造,覆盖在侧面的保温材料之间连接有连接保温材,所述连接保温材之间设置有间隙。
[0007]其中,带状基础(^<0老'乇.)在建筑物的整周连续而成的,保温材料覆盖在该带状基础的成为建筑物外周部的部分的侧面,防湿层混凝土用于遮蔽被该带状基础围成的范围内的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带状基础的成为建筑物内周部的部分的侧面也能够不设置有保温材料。另外,不沿着建筑物的外周的内部带状基础既能够用保温材料覆盖,也能够不用保温材料覆盖。
[0008]采 用该构成,则通过利用覆盖带状基础的保温材料,能够针对屋外的冷空气来进行地板下的保温。该带状基础在建筑物等的整周连续,另外,与屋外的冷空气相比,该带状基础的内侧的地基的温度较高,因此,即使不对地板部特别施加保温材料,也能够获得室内的地板部的充分的保温性。[0009]另外,用防湿层混凝土遮蔽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因此,来自地基的湿气不会传递到地板下,能够省略地板下换气口。能够这样省略地板下换气口,因此,屋外的冷空气不会进入地板下,能够一边形成为在带状根基部分实现地板部的保温的构造,一边确保优异的保温性。而且,能够省略地板下换气口,因此,不需要在带状基础开设开口部、或者进行换气口罩的安装作业。
[0010]将所述保温材料配置在带状基础的两侧面,并且,所述保温材料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浇筑用的模板。该保温材料用作所述带状基础的混凝土的浇筑的模板,该保温材料为混凝土硬化后所残留的残留物。
[0011]在这样将保温材料作为模板兼用材料的情况下,能够省略使模板解体的作业,并且,不需要另外安装保温材料的工夫。另外,带状基础呈具有根基部和立式部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浇筑一次混凝土就足够。
[0012]优选地,防湿层混凝土的下表面设置地板下防湿片材。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来自地基的湿气的侵入。另外,在该情况下,防湿层混凝土作为“防湿层压紧混凝土”发挥作用。
[0013]优选地,防湿层混凝土之下也可以设有上表面高度高于建筑物外周的地基面的土堆。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防湿层混凝土之上的地板下空间。也能够使囚在地板下空间中的湿气相对应地减少。
[0014]优选地,所述带状基础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型钢制的纵长的基座,用具有保温性的基座罩覆盖该基座的屋外表面。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冷空气自基座部分向地板下侵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外保温基础构造的纵保温面。
[0016]图2是表示应用了该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下部的纵剖视图。
[0017]图3是表示应用了该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外保温基础构造的纵剖视图。
[0019]图5是表示应用了该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下部的纵剖视图。
[0020]图6是应用了该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7是表示应用了该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基础顶端部和基座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22]图8A和图SB分别是各个该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变形例的纵剖视图。
[0023]图9是表示该外保温基础构造中的混凝土浇筑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4]图10是表不应用了该基础构造的建筑物的基础的具体例的俯视图。
[0025]图1lA是图10中的1-1线剖视图,图1lB是图10中的I1-1I线剖视图,图1lC是图10中的II1-1II线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I带状基础
[0028]2a、2b保温材料
[0029]3防湿层混凝土
[0030]4地板下防湿片材[0031 ] 6
[0032]9基座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基于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3中以分解立体图表示所述基础构造应用于寒冷地区用住宅等建筑物。带状基础I包括连续地设置于建筑物外周的整周的外周部带状基础IA和设置于建筑物内部的内部带状基础IB (图2)。内部带状基础IB能够根据建筑物的构造、大小等需要而设置,该内部带状基础IB既能够与外周部带状基础IA分开,还能够形成为局部的非连续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带状基础IB与外周部带状基础IA相连,并且,整体呈连续状。上述外周部带状基础IA和内部带状基础IB均具有根基部Ia和根基部Ia之上的立式部lb,在内部埋设有钢筋5。
[0034]带状基础I的外周部带状基础IA的屋外侧和屋内侧的面分别由保温材料2a、2b覆盖,内部带状基础IB也同样地用保温材料2a、2b覆盖两个面。上述保温材料2a、2b兼用作带状基础I的模板材料,并由发泡聚氨酯、发泡苯乙烯等发泡树脂的成形品构成,上述保温材料2a、2b覆盖在从根基部Ia到立式部Ib的侧面的整体。所述两保温材料2a、2b是通过组合多张板材2&1~2a3、2bi~2b3而构成的。即各保温材料2a、2b是通过组合有如下板材而构成的:大致垂直的成为立式部成形部的板材Za1^b1 ;从该立式部成形部的下端向外侧横向延伸的成为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的板材2a2、2b2 ;从该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的顶端下垂的成为根基部侧面成形部的板材2a3、2b3。由带状基础I围成的范围用防湿层混凝土3遮蔽地板下空间A和地基G的表面。防湿层混凝土 3是在所述保温材料2a、2b的施工后浇筑而成的,其外周部设置到保温材料2a、2b的表面。另外,防湿层混凝土 3之下,以上表面高度高于地基G的屋外部分的表面的方式预先设置有土堆。由此,使地板下空间A降低。在防湿层混凝土 3的下表面铺设有地板下防湿片材4,防湿层混凝土 3也作为地板下防湿片材4的压紧混凝土发挥作用。
[0035]如上所述,保温材料 2a、2b分别覆盖外周部带状基础IA的屋外侧和屋内侧,上述作业过程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实施。另外,也能够将覆盖在侧面的保温材料2a、2b之间连接有连接保温材2d (未图示),从而能够使上述这些保温材料形成为一体,进而便于施工现场的作业。也就是说,能够将作为模板的上述保温材料预先连接为一体(其长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施工现场仅需要将上述一体成型的保温材料设置在所述钢筋上,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即可。这样能够加快所述保温材料的设置速度,另外,所述连接保温材2d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与所述保温材料2a、2b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另外,为了在保证保温性的同时,方便地进行浇筑,还能够所述连接保温材之间设置有间隙。
[0036]如图3所示,在带状基础I的上表面上,以沿着长度方向连续的方式配置由槽型钢等型钢制的纵长材料构成的基座6,利用突出到带状基础I的顶端面的锚定螺栓8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6由槽型钢制成,开口朝外。预先用基座罩9覆盖基座6的整个屋外表面。基座罩9是在装饰钢板等护板(外装板)9a的内侧设有保温材料9b而成的。
[0037]在基座6的上方,如图3所示那样并列设置有成为外壁的多个壁板10,用螺栓等固定于基座6。壁板10的上端接合于H型钢等型钢制的大梁(胴差)7。壁板10包括金属制的板框架12、覆盖在板框架12的两侧的板材13、13和填充在上述板材13、13之间的保温性的发泡树脂14。此外,在图3中,为了了解壁板10的内部,对于一张壁板10仅图示了板框架12。
[0038]建筑物的各层的地板使用地板嵌板16(床^才、>)。地板嵌板16是通过将托梁18装入平行的一对地板小梁17、17之间、在其上粘贴地板块19 (床板)而构成的。地板嵌板16通过螺栓固定于地板支承零件21上,所述地板支承零件21被安装在基座6或地板大梁20上。地板大梁20的两端接合于基座6。
[0039]采用该基础构造,通过带状基础I的保温材料2a、2b将屋外的冷空气相对于地板下隔离。另外,地板下空间A用防湿层混凝土 3和地板下防湿片材4从地基面开始遮蔽,因此,湿气不会从地基传递到地板下,能够省略地板下换气口。由于能够这样省略地板下换气口,所以在形成为使屋外的冷空气不进入地板下而利用带状基础I的保温材料2a、2b实现地板部的保温的构造的同时,能够确保优异的保温性。因此,不需要对I层的地板嵌板16实施保温施工。另外,由于能够如所述那样防止湿气的侵入,因此也不需要对地板嵌板16实施防湿施工。而且,由于能够省略地板下换气口,所以不需要在带状基础I开设作为换气口的开口部,或者安装换气口罩的作业。在防湿层混凝土3之下实施有土堆而使地板下空间A降低了的情况下,地板下容纳湿气的容积变小,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湿气对地板面的影响。防湿层混凝土 3也可以接近地板嵌板16的下表面而使地板下空间A几乎不存在。
[0040]带状基础I的保温材料2a、2b兼用作模板,因此,不需要使模板解体的作业,另外,带状基础I呈具有根基部Ia和立式部Ib的截面形状,并且能够通过一次混凝土浇筑来完成。由此,基础施工、灰泥施工、木工被简单化,提高了施工性。
[0041]并且,在带状基础I的上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型钢制的基座6,用带保温材料的基座罩9覆盖在基座6的屋外表面,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冷空气从基座部分向地板下侵入,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建筑物的地板部的保温效果。
[0042]图4至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分别覆盖带状基础I的两面的保温材料2a、2b,使用如图4那样为一体成型的,并且将根基部上表面成形为倾斜面的形状的保温材料。即各保温材料2a、2b包括:大致垂直的立式部成形部2an,2bn ;从该立式部成形部的下端向外侧斜下方延伸的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2a22、2b22 ;从该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的顶端下垂的根基部侧面成形部2a33、2b33。各保温材料2a、2b的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2a22、2b22也可以为厚度一定,也可以如图8A那样呈上侧部分厚的锥状。另外,如图9所示,各保温材料2a、2b也可以将下端配置于一对平行的槽型材27、27上,该一对平行的槽型材27、27配置于地基G的根切底面或者混凝土底板(捨- >々U —卜)(未图示)之上,用棒状的分隔件28将两侧的保温材料2a、2b相互结合起来。槽形材27具有能够载置沿着基础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保温材料2a、2b的长度。这样通过嵌合到槽形材27,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在施工时进行保温材料2a、2b的定位。
[004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基座6的整个屋外表面的基座罩9仅由装饰钢板等护板构成,用小螺钉22将其上端立起片9c如图7那样固定于所述壁板10的板框架12,并且,利用钉子25等固定件将卡合于下端卡合槽9d的底板23钉在外侧保温材料2a的上端的加劲板条(桟木)24。底板23和加劲板条24之间夹有厚度较厚的树脂带等气密带(未图示)。加劲板条24利用发泡成形时的粘接性粘合在屋外侧保温材料2a的上端。由硬质石板等构成的外装用板26利用保温材料2a的发泡成形时的粘接性粘接在屋外侧保温材料2a的表面的一部分,由此,提高带状基础I的耐气候性。
[0044]外装用板26也可以使用如图8B那样由背面为树脂网26a的树脂灰泥层26b和在树脂灰泥层26b的外表面粘贴的空心砖26c构成的板。其他构成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0045]采用该基础构造,则兼用作模板的两保温材料2a、2b的根基部上表面成形部2a22、2b22为倾斜面,因此,与呈水平面的情况不同,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在根基部Ia的上表面侧缘等广生填充不良,能够可罪地向I旲板内的整体填充混凝土。由此,进一步提闻基础的施工性。
[0046]图10是表示应用了图4所示的外保温基础构造的寒冷地区用建筑物的一例的基础俯视图。图1lA和图1lB表示其大门的房间布置部(土間部)和门廊部19的截面,图1lC表示一般部的截面。通过在碎石40之上铺设成形品的保温材料2c之后,根据需要配置钢筋5,将该保温材料2c和主体的带状根基部1A、IBUC的保温材料2a、2b作为模板材料而浇筑混凝土 15,从而房间布置部和门廊部10与带状根基部IA?IC同时进行施工。该情况的带状根基部IC仅由大致垂直的立式部Ib构成。如图1lC所示,在一般部中,对于由带状基础I围成的整个范围,浇筑在带状基础I的上端与带状基础I相连的底板基础(?々基礎)状的基础混凝土 3D。该基础混凝土 3D是浇筑在已铺设在碎石上的保温材料2c上而成的。图10的附图标记99所示的部分表示单独基础。
[0047]本实用新型的外保温基础构造设有:带状基础,其是在建筑物的整周连续而成的;保温材料,其覆盖在该带状基础的成为建筑物外周部的部分的侧面;防湿层混凝土,其用于遮蔽被该带状基础围成的范围内的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因此,一边获得优异的保温性、防湿性,一边能够削减灰泥施工、木工等与防湿、保温相关的作业,从而使施工变得容易,能够缩短作业时间。
[0048]另外,将所述保温材料配置在带状基础的两侧面而作为模板兼用材,因此,仅通过一次浇筑基础混凝土就能完成,而且能够省略使模板解体的作业,另外安装保温材料的工夫。
[0049]在防湿层混凝土的下面设有地板下防湿片材的情况下,更加提高防湿效果。
[0050]在防湿层混凝土之下设有上表面高度高于建筑物外周的地基面的土堆的情况下,防湿层混凝土之上的地板下空间变低,能够更加可靠地使地板下不充满湿气。
[0051]另外,在带状基础的上表面上,沿着长度方向配置型钢制的纵长的基座,用具有保温性的基座罩覆盖该基座的屋外表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冷空气自基座部分侵入,能够更加提高保温效果,而且进行简单的基座部的保温施工就足够。
【权利要求】
1.一种外保温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外保温基础构造包括:在建筑物的整周连续而成的带状基础;覆盖在作为所述带状基础上的成为建筑物外周部的部分的侧面上的保温材料;用于遮蔽被所述带状基础围成的范围内的地板下空间和地基面的防湿层混凝土,所述保温材料配置在带状基础的两侧面,并且以所述保温材料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浇筑用的模板兼用材料,以作为所述带状基础的混凝土的浇筑模板的所述保温材料在混凝土硬化后所残留的残留物作为外保温基础构造,覆盖在侧面的保温材料之间连接有连接保温材,所述连接保温材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保温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湿层混凝土的下面设置有地板下防湿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保温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湿层混凝土之下设置有上表面高度高于建筑物外周的地基面的土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保温基础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基础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配置有型钢制的纵长的基座,用具有保温性的基座罩覆盖该基座的屋外表面。
【文档编号】E02D27/00GK203514335SQ20132060300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河井公男, 手塚博 申请人: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