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

文档序号:530730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矿体划分→通风井开设→出矿巷道开凿→巷道施工→一分段出矿→一分段充填回采→二分段出矿→二分段充填回采→三分段出矿→三分段充填回采。本发明能极佳的针对缓倾斜中等稳固矿脉的开采,能有效解决传统开采方法所存在的采准量大、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多、成本高的问题,且本发明具有采准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好、资源损失浪费小、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缓倾斜矿脉是我国有色金属矿矿脉赋存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金、银、钥、锡、钨、锑等矿床中占有较大比例。这种缓倾斜矿脉存在矿石开采难以控制矿体边界、损失率和贫化率高、爆破后矿石搬运难度大等问题,目前针对这类缓倾斜矿脉的开采主要采用空场法或留矿法两种开采方法,但这两种开采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矿脉矿床采矿技术条件,容易出现控制矿体边界难度大,矿石损失率高和贫化率高的问题。而还有一种叫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的开采方法,这种开采方法的损失贫化指标较小、灵活性大,可根据矿石及岩石性质调整采准和回采方式,能适应形态不规则、分枝复合变化大的矿体,显然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是一种缓倾斜矿脉开采的最佳方法。
[0003]如公布号为CN101858217A的专利文件便公开了一种房柱变换式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将矿体沿走向划分为间隔布置的矿房、矿柱,多个房柱采场构成一个盘区;采用脉外无轨采准系统,由斜坡道、脉外分段平巷、分层联络巷和脉外集中出矿溜井构成;用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采一层,充填一层至下分层爆破补偿要求的位置。盘区房柱回米顺序是先米矿房,后米矿柱;所有矿房同时向上回米,矿房米完I个回米单位后充填接顶,矿房临时性停采并改采矿柱;矿柱回采2个回采单位后充填接顶,转为继续回采矿房;如此反复,直至矿块回采完毕。显然,在这类典型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应用在缓倾斜矿体的开采应用中时,存在着采准量大、施工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多、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脉外采准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好、资源损失浪费小、生产效率高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
[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矿体划分:沿矿体走向将其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矿块,每个阶段矿块的长40-60m、高25m ;然后将单个阶段矿块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一分段、二分段和三分段三个分段,三分段顶端预留出顶柱;
[0008]B、通风井开设:在阶段矿块靠下盘一侧的中部位置平行于矿体倾向开设脉内充填通风井,在阶段矿块底端自左向右2/3处开凿出与阶段矿块平行的阶段运输巷;
[0009]C、出矿巷道开凿:从阶段运输巷对应阶段矿块走向的中间位置向远离阶段矿块的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集中出矿平巷;从阶段运输巷向偏离阶段矿块中间4.5m的位置朝向矿体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阶段出矿平巷通达矿体;从阶段出矿平巷和集中出矿平巷端部分别向上开凿出溜矿井A和溜矿井B ;
[0010]D、巷道施工:在一分段、二分段和三分段内分别开凿出依次连通的凿岩巷道A、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分段联络横巷A、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凿岩巷道B、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分段联络横巷B、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凿岩巷道C和行人斜坡道;
[0011]E、一分段出矿:在一分段的凿岩巷道A内做0.5m厚的假底,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A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方向平行于矿体倾向,孔深10-14m ;引爆落矿后一分段的矿石通过阶段出矿平巷运至阶段运输巷出矿;
[0012]F、一分段充填回采:一分段完成出矿后,在一分段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一分段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充填体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A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0013]G、二分段出矿:在二分段的凿岩巷道B内做0.5m厚的假底,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B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方向平行于矿体倾向,孔深10-14m;引爆落矿后二分段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A,再通过溜矿井A将矿石输送至阶段出矿平巷,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出矿;
[0014]H、二分段充填回采:二分段完成出矿后,在二分段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二分段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充填体上做一层
0.5m厚的胶结面,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B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0015]1、三分段出矿:在三分段的凿岩巷道C内做0.5m厚的假底,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C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方向平行于矿体倾向,孔深
10-14m ;引爆落矿后三分段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B,再通过溜矿井B将矿石输送至集中出矿平巷,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出矿;
[0016]J、三分段充填回采:三分段完成出矿后,在三分段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三分段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充填体上做一层
0.5m厚的胶结面,然后将无轨设备由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0017]所述步骤D分为以下步骤:
[0018]1、在一分段的矿体内平行于矿体走向开设出凿岩巷道A,长度与分段矿块长度相同;从凿岩巷道A错开阶段出矿平巷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长26.96m ;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A,长9m ;分段联络横巷A远离矿体的一侧与溜矿井A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A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 ;
[0019]i1、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顶端开凿二分段的凿岩巷道B,于二分段的凿岩巷道B内错开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长26.96m ;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B,长9m,分段联络横巷B远离矿体的一侧与溜矿井B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B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
[0020]ii1、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顶端开凿三分段的凿岩巷道C,在凿岩巷道C内错开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行人斜坡道,行人斜坡道与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相连,长46.39m。
[0021]所述集中出矿平巷长13.49m、阶段出矿平巷长31.31m,截面均为2.5mX 2.5m的方形。
[0022]所述溜矿井A和溜矿井B的高度分别为3m和10.5m,截面均为1.5mX 1.5m的方形。
[0023]所述凿岩巷道A、凿岩巷道B和凿岩巷道C的截面均为2.5mX 2.5m的方形。
[0024]所述脉内充填通风井的截面为1.5mX 2m的矩形。
[0025]所述顶柱厚度为2.5m。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0028]I)脉外采准量少:
[0029]本发明针对缓倾斜中等稳固矿脉,利用与溜矿井相连通并且一端连接着连通下分段凿岩巷道的分段联络斜坡道,另一端连接着连通上分段凿岩巷道的分段联络斜坡道的分段联络横巷作为无轨设备运行到上一分段的中转站及出矿通道,避免了脉外分段巷道的采准工程量,有效减少了施工工程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0030]2)、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0031]采用无轨采准系统,小型凿岩台车、小型铲运机出矿,不仅机械化程度高,而且节省了劳力,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能有效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0032]3)、生产能力大、效率高:
[0033]同一分段内,两处工作面,分别向矿块中部退采;不同矿块间,工作分段高低协调,尽可能多的工作面同时作业;出矿路径短;因而生产能力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36]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0037]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0038]图中:1_阶段运输巷,2-阶段出矿平巷,3-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4_溜矿井A,
5-分段联络横巷A,6-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7-脉内充填通风井,8-顶柱,9-矿体,10-胶结面,11-充填体,12-假底,13-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4-分段联络横巷B,15-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6-行人斜坡道,17-集中出矿平巷,18-溜矿井B,19-凿岩巷道A,20-炮孔,21-凿岩巷道B,22-凿岩巷道C,101- 一分段,102- 二分段,103-三分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40]本发明提供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步骤:
[0041]沿矿体9走向布置阶段矿块,将阶段矿体在垂高上划分阶段,矿块长约40-60m,阶段高约25m ;—个阶段阶段集中于阶段运输巷道I出矿,不设分段巷道;采矿顺序自下而上,炮孔平行于矿体9倾向,分段回采,一个阶段分为一分段101、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三个分段,每个分段高7.5m,留顶柱8厚2.5m ;于阶段矿块靠下盘一侧的中部位置平行于矿体9倾向开脉内充填通风井7,长为阶段斜长,规格为1.5mX 2m ;从阶段运输巷1,对应于阶段矿块走向上的中间位置,背离矿体9方向,开凿水平的垂直于矿体9走向的集中出矿平巷17,长13.49m ;从阶段运输巷1,偏离阶段矿块走向上的中间位置约4.5m的位置,朝向矿体9方向,开凿水平的垂直于矿体9走向的阶段出矿平巷2通达矿体9,长31.31m,规格2.5mX 2.5m ;从阶段出矿平巷2和集中出矿平巷17分别向上开溜矿井A4和溜矿井B18,以备分别连接至一分段101和二分段102之间的分段联络横巷5及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之间的分段联络横巷14,高度分别约为3m和10.5m,规格为1.5mX 1.5m ;
[0042]于矿体9内,平行于矿体9走向,开凿岩巷道A19,长为阶段矿块长度,规格2.5mX2.5m ;从一分段101的凿岩巷道A19错开阶段出矿平巷2约9m的位置,向下盘斜向上开与水平面成11.3°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长26.96m ;自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末端开分段联络横巷A5,平行于矿体9走向,长约9m ;分段联络横巷A5远离矿体9 一帮与溜矿井4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A5 —端连接着自一分段101而上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另一端开朝向矿体9垂直于矿体9走向的斜向上的与水平面成11.3°左右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用于通达上部矿体9并开凿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 ;于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内错开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开口约9m距离的位置,向下盘矿体9斜向上开与水平面成11.3°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3,长26.96m ;之后步骤依次类推,直至形成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在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内错开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的开口约9m距离的位置,向下盘矿体9斜向上开与水平面成11.3°的行人斜坡道16,通达上阶段的阶段运输巷1,长约46.39m ;
[0043]在一分段101的凿岩巷道A19内,先做0.5m厚的假底12 ;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A19往中部退采;垂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_14m ;一分段101的矿石通过阶段出矿平巷2运至阶段运输巷I出矿;出矿后,在一分段101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后,无轨设备及人员通过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上到分段联络横巷A5,人员继续通过连接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及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等巷道离开采场;然后对分段进行充填;
[0044]待一分段101充填完毕,人员进入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在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 ;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A5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的回采方式与一分段101相同;上面两个分段的矿石通过各自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至分段联络横巷A5、分段联络横巷B14再运到溜矿井A4、溜矿井B18出矿,所有矿石最终通过阶段运输巷I出矿;充填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进行下放,按分段由下至上回采并充填。【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45]实施例:沿矿体9走向将其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矿块,每个阶段矿块的长40-60m、高25m ;然后将单个阶段矿块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一分段101、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三个分段,三分段103顶端预留出顶柱8,顶柱8厚度为2.5m ;如图2-4所示,在阶段矿块靠下盘一侧的中部位置平行于矿体9倾向开设脉内充填通风井7,脉内充填通风井7的截面为1.5mX 2m的矩形,在阶段矿块底端自左向右2/3处开凿出与阶段矿块平行的阶段运输巷I ;从阶段运输巷I对应阶段矿块走向的中间位置向远离阶段矿块的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集中出矿平巷17,;从阶段运输巷I向偏离阶段矿块中间4.5m的位置朝向矿体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阶段出矿平巷2通达矿体9,集中出矿平巷17长13.49m、阶段出矿平巷2长31.31m,截面均为2.5mX 2.5m的方形;从阶段出矿平巷2和集中出矿平巷I端部分别向上开凿出溜矿井A4和溜矿井B18,高度分别为3m和10.5m,截面均为1.5mXl.5m的方形;在一分段101的矿体9内平行于矿体9走向开设出凿岩巷道A19,截面为2.5mX 2.5m的方形,长度为分段矿块长度相同;从凿岩巷道A19错开阶段出矿平巷2大约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长26.96m ;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A5,长9m;分段联络横巷A5远离矿体9的一侧与溜矿井A4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A5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9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 ;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顶端开凿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截面为2.5mX 2.5m的方形,于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内错开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3,长26.96m ;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3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B14,长9m,分段联络横巷B14远尚矿体9的一侧与溜矿井B18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B14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6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9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 ;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顶端开凿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截面为2.5mX 2.5m的方形,在凿岩巷道C22内错开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5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行人斜坡道16,行人斜坡道16与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I相连,长46.39m ;在一分段101的凿岩巷道A19内做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A19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_14m ;弓丨爆落矿后一分段101的矿石通过阶段出矿平巷2运至阶段运输巷I出矿;一分段101完成出矿后,在一分段101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一分段101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A5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在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内做
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B21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_14m ;引爆落矿后二分段102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A5,再通过溜矿井A4将矿石输送至阶段出矿平巷2,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I出矿;二分段102完成出矿后,在二分段102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二分段102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B14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在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内做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C22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14m ;引爆落矿后三分段103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B14,再通过溜矿井B18将矿石输送至集中出矿平巷17,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I出矿;三分段103完成出矿后,在三分段103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三分段103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I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004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变形、修饰或等同替换,均应该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矿体划分:沿矿体(9)走向将其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矿块,每个阶段矿块的长40-60m、高25m ;然后将单个阶段矿块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一分段(101)、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三个分段,三分段(103)顶端预留出顶柱⑶; B、通风井开设:在阶段矿块靠下盘一侧的中部位置平行于矿体(9)倾向开设脉内充填通风井(7),在阶段矿块底端自左向右2/3处开凿出与阶段矿块平行的阶段运输巷(1); C、出矿巷道开凿:从阶段运输巷(1)对应阶段矿块走向的中间位置向远离阶段矿块的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集中出矿平巷(17);从阶段运输巷(1)向偏离阶段矿块中间4.5m的位置朝向矿体方向,开凿出水平布置的阶段出矿平巷⑵通达矿体(9);从阶段出矿平巷(2)和集中出矿平巷(1)端部分别向上开凿出溜矿井A (4)和溜矿井B (18); D、巷道施工:在一分段(101)、二分段(102)和三分段(103)内分别开凿出依次连通的凿岩巷道A (19)、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 (3)、分段联络横巷A (5)、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 (6)、凿岩巷道B (21)、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 (13)、分段联络横巷B (14)、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 (15)、凿岩巷道C (22)和行人斜坡道(16); E、一分段出矿:在一分段(101)的凿岩巷道A(19)内做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A(19)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14m;引爆落矿后一分段(101)的矿石通过阶段出矿平巷(2)运至阶段运输巷(1)出矿; F、一分段充填回采:一分段(101)完成出矿后,在一分段(101)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一分段(101)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A(5)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G、二分段出矿:在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内做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B(21)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14m;引爆落矿后二分段(102)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 (6)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A (5),再通过溜矿井A (4)将矿石输送至阶段出矿平巷(2),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1)出矿; H、二分段充填回采:二分段(102)完成出矿后,在二分段(102)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二分段(102)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分段联络横巷B(14)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1、三分段出矿:在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内做0.5m厚的假底(12),从阶段矿块两端沿着凿岩巷道C(22)往中部逐步开凿炮孔(20),垂直方向的采高为7.5m,炮孔(20)方向平行于矿体(9)倾向,孔深10-14m;引爆落矿后三分段(103)的矿石通过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 (15)运输至分段联络横巷B (14),再通过溜矿井B (18)将矿石输送至集中出矿平巷(17),最后通过阶段运输巷(1)出矿; J、三分段充填回采:三分段(103)完成出矿后,在三分段(103)底部出口处设置好充填挡墙,由脉内充填通风井(7)下放充填料,对出矿后的三分段(103)进行充填得到充填体(11),充填体(11)上做一层0.5m厚的胶结面(10),然后将无轨设备由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I)开入采场进行回采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分为以下步骤: 1、在一分段(101)的矿体(9)内平行于矿体(9)走向开设出凿岩巷道A(19),长度与分段矿块长度相同;从凿岩巷道A(19)错开阶段出矿平巷(2)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长26.96m;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3)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A (5),长9m ;分段联络横巷A (5)远尚矿体(9)的一侧与溜矿井A(4)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A (5)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A (3)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9)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 i1、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顶端开凿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于二分段(102)的凿岩巷道B(21)内错开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A(6)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 (13),长26.96m ;在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3)顶端开凿出与其相垂直的分段联络横巷B(14),长9m,分段联络横巷B(14)远离矿体(9)的一侧与溜矿井B(IS)相连通;分段联络横巷B(14) —端与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6)相连通,另一端向上开凿朝向矿体(9)且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 ii1、在向下分段联络斜坡道B(15)顶端开凿三分段(103)的凿岩巷道C(22),在凿岩巷道C(22)内错开向上分段联络斜坡道B(15)开口 9m的距离,斜向上开凿与水平面成11.3°夹角的行人斜坡道(16),行人斜坡道(16)与上一阶段矿块底端的阶段运输巷(I)相连,长46.39m。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出矿平巷(17)长13.49m、阶段出矿平巷(2)长31.31m,截面均为2.5m X 2.5m 的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矿井A(4)和溜矿井B(18)的高度分别为3m和10.5m,截面均为1.5mX 1.5m 的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岩巷道A(19)、凿岩巷道B(21)和凿岩巷道C(22)的截面均为2.5m X 2.5m 的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内充填通风井(7)的截面为1.5mX2m的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脉外溜井出矿系统作斜坡道的缓倾斜矿脉无轨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8)厚度为2.5m。
【文档编号】E21C41/22GK104265296SQ20141036300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姚金蕊, 赵国彦, 何忠国, 彭俊, 张志红, 叶晓洪, 王梅, 李夕兵, 李文成 申请人: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