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531048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袖阀管、模袋,袖阀管由镀锌注浆内管、PVC外管、橡胶套、密封圈等组成。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针对浅层黏土体难固定、难起压的特点,先在模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形成类桩基结构,可以有效固定袖阀管,为袖阀管注浆提供承压基础,同时,结合袖阀管注浆灵活特点,使本发明更具有普适性。本发明具有制作材料成本低,布设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注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注浆一直是处理不良地质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现在大多数注浆 技术都是针对深部注浆,浅层黏土注浆的工程很多,比如基坑开挖遇水、地铁车站开挖遇 水。浅层黏土注浆存在如下困难:注浆管路难以固定;注浆压力上不去,很难劈裂黏土体, 导致浆液进不到黏土中。注不进去浆液。以前多采用袖阀管,在袖阀管周围填套壳料来稳 固,填套壳料稳固有两个缺点,一是操作麻烦;二是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稳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方法, 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材料成本低,布设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 -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包括袖阀管,在所述袖阀管上部设有一个模袋,模袋 两端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中间部分缠在袖阀管上;所述的膜袋被打开后,形成一条水泥 桩,起到类似复合地基中桩体的作用;水泥桩跟软土的挤密、摩擦以及自身重量都为注浆提 供承压基础,使袖阀管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拔出,所述的袖阀管包括套装在一起的注浆内 管和外管,在所述的注浆内管上设有溢浆孔,在外管的外圈套装有若干橡皮套,橡皮套的上 下设有定位环,袖阀管的底部安装有一个下闷盖。
[0006] 所述的外管为PVC外管,PVC外管的作用是汇集内管出来的浆液,使其从设定位置 流出,实现分段注浆。
[0007] 所述的内管为镀锌注浆内管,镀锌的作用是防止注浆内管腐蚀,使内管可以循环 利用。
[0008] 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浅层注浆管路不稳定的问题,能够很好提供注浆压力,解 决注不进去浆液的问题。
[0009] 本发明的制作过程如下:
[0010] 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如下:
[0011] ⑴缝制直径为40-60cm的高强纺织土工密封模袋,模袋抗拉强度和缝合强度宜大 于 20KN/m ;
[0012] ⑵将模袋两端用铁丝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中间部分用胶带缠在袖阀管上,便 于下管,模袋长度设置为低于地面,高于目标注浆深度顶部,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适当调节长 度长短;
[0013] ⑶根据注浆目标深度,组装袖阀管下端注浆部分;
[0014] ⑷将组装好的注浆管下到钻孔;
[0015] (5)先用水泥-水玻璃,其配比1:1注模袋,注浆量为模袋体积的1.2-1. 5倍;待模 袋逐渐打开以后,结束模袋注浆,清洗袖阀管;
[0016] (6)模袋注浆结束15分钟,再通过袖阀管,按照要求对注浆目标进行注浆。
[0017] 模袋注浆结束标准,可以通过模袋的体积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注浆孔口压力来判 断。封好模袋,可以充分利用袖阀管注浆的灵活性,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注浆。故此装 置的适用性很强。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当膜袋打开以后,形成一条水泥桩,可起到类似复合地基中桩体的作用;水泥桩跟 软土的挤密作用、摩擦以及自身重量都可以为注浆提供承压基础,使袖阀管不会因为压力 过大而拔出。同时结合袖阀管注浆的灵活性,使其更具有普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剖面图。
[0022] 图中1.模袋,2.溢浆孔,3.镀锌注浆内管,4.橡皮套,5.定位环,6.下闷盖,7. PVC 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1所示,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包括模袋1和袖阀管两部分,袖阀管由 镀锌注浆内管3、PVC外管7、溢浆孔2、橡皮套4、定位环5及下闷盖6等组成,镀锌注浆内 管3和PVC外管7套装在一起,且在所述的镀锌注浆内管3上设有溢浆孔2,在PVC外管7 的外圈套装有若干橡皮套4,橡皮套4的上下设有定位环5,镀锌管3的底部安装有一个下 闷盖6。
[0025] PVC外管汇集注浆内管出来的浆液,使浆液从设定的位置流出,实现分段注浆。
[0026] 内管为镀锌注浆内管,镀锌防止注浆内管腐蚀,使内管循环利用。
[0027] 在袖阀管上部设有一个模袋1,模袋1两端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1中间部分缠 在袖阀管上;所述的膜袋1被打开后,形成一条水泥桩,起到类似复合地基中桩体的作用; 水泥桩跟软土的挤密、摩擦以及自身重量都为注浆提供承压基础,使袖阀管不会因为压力 过大而拔出,
[0028] 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0029] ⑴缝制直径为40-60cm的高强纺织土工密封模袋1,模袋1抗拉强度和缝合强度宜 大于 20KN/m ;
[0030] ⑵将模袋1两端用铁丝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中间部分用胶带缠在袖阀管上, 便于下管,模袋长度设置为低于地面,高于目标注浆深度顶部,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适当调节 长度长短;
[0031] ⑶根据注浆目标深度,组装袖阀管下端注浆部分;
[0032] ⑷将组装好的注浆管下到钻孔;
[0033] (5)先用水泥-水玻璃(配比1:1)注模袋,待模袋逐渐打开以后(注浆量为模袋体 积的1. 2-1. 5倍),结束模袋注浆,清洗袖阀管;
[0034] (6)模袋注浆结束15分钟,再通过袖阀管,按照要求对注浆目标进行注浆。
[0035] 绑模袋的时候,首先用铁丝紧紧困住一头,把模袋拉直捆住另一头。模袋中间用胶 带缠在袖阀管上。
[0036] 模袋注浆结束标准,可以通过模袋的体积来判断,也可以通过注浆孔口压力来判 断。封好模袋,可以充分利用袖阀管注浆的灵活性,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注浆。故此装 置的适用性很强。
[0037]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 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袖阀管,在所述袖阀管上部设有一 个模袋,模袋两端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中间部分缠在袖阀管上;所述的膜袋被打开后, 形成一条水泥桩,起到类似复合地基中桩体的作用;水泥桩跟软土的挤密、摩擦以及自身重 量都为注浆提供承压基础,使袖阀管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拔出,所述的袖阀管包括套装在 一起的注浆内管和外管,在所述的注浆内管上设有溢浆孔,在外管的外圈套装有若干橡皮 套,橡皮套的上下设有定位环,袖阀管的底部安装有一个下闷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为PVC外管, PVC外管汇集注浆内管出来的浆液,使浆液从设定的位置流出,实现分段注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为镀锌注浆 内管,镀锌防止注楽内管腐蚀,使内管循环利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出缝制高强纺织土工密封模袋, 将模袋两端捆绑在袖阀管上部,模袋中间部分缠在袖阀管上,便于下管,模袋长度设 置为低于地面,高于目标注浆深度顶部; 沈根据注浆目标深度,组装袖阀管下端注浆部分; %将组装好的注浆管下到钻孔; 況先用水泥-水玻璃注模袋,待模袋逐渐打开以后,结束模袋注浆,清洗袖阀管; ?模袋注浆结束设定的时间后,再通过袖阀管,按照要求对注浆目标进行注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所述 的模袋直径为40-60cm,模袋抗拉强度和缝合强度大于20KN/m。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所述 的注浆量为模袋体积的1. 2-1. 5倍。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所述 的水泥-水玻璃的配比为1:1。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层黏土注浆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袋 注浆结束的标准通过模袋的体积或注浆孔口压力来判断。
【文档编号】E02D15/04GK104389314SQ201410757878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洪波, 张乐文, 孙子正, 冯啸, 王健, 周轮 申请人:山东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